高男:坚持用爱心传递温暖
时间: 来源:中国农村网 作者:文图 李囡 字号:【

  高男,一个拽着八○尾巴出生的东北小姑娘。2004 年,她跟着做生意的父母从黑龙江大庆来到平谷,那年她15 岁。从此,平谷成了她整个青春的阵地和故乡,她有一大把平谷朋友,她熟悉这里的每一条街道,她一直都说自己是个平谷人。

  密谋是为了一次远行

  2011年,22岁的高男结束了大学生活,准备回平谷帮父亲打理生意。回家前,她认真整理自己学生时代的各种用品,衣服、鞋子、学习工具、书⋯⋯好家伙,她被眼前的这几大箱子东西吓了一跳,这么多!这些东西并不破,也不旧,大部分只是样式过时了,有些根本没怎么用过,如果就这样扔了,实在是可惜。

  虽然打小在吃穿用度上没受过什么委屈,高男却深知父母挣钱不容易,从小就养成了节俭的好习惯。面对清理出的一大堆物品,她想到了捐赠。往哪里捐呢?高男马上上网搜索,突然,河北“402 爱心社”的页面引起了她的注意。在仔细阅览有关资料后,她拨通了联系电话。

  那年的“十一”假期,高男和同学贾倩文俩人“密谋”着要出趟远门。她没告诉家里人,也没告诉男朋友,只是说要和同学出去玩,并“骗”来了男朋友那辆汽车。汽车后座上、后备厢里装得满满当当,除了衣服、鞋子,还有她特意买来的150多包饼干。

  凌晨4点多,两个二十出头的小姑娘,拿着当地联系人的电话,开着汽车出发了。

  那个时候,她们心里还有些忐忑,还在担心被骗,还不知道多年后她们将这件事当成了一种坚持。

  远行坚定了一种信念

  经过4个多小时的颠簸,高男和同学来到了河北省石家庄市灵寿县。一番周折后,终于找到当地的爱心人士。尽管出发前高男和这个爱心人士通过几次电话,可对方的口音太重,她并没有完全听懂。见了面才知道,这位爱心人士是患有小儿麻痹的一位残疾人,有些口齿不清。

  按照爱心社惯例,爱心人士把她们带到村里,当面发放捐赠物品。可这里地处太行山脉,山高路险,沟壑纵横,一路下来又用了4个多小时。

  发完东西,两个姑娘匆忙往回赶,夜里12点后,才驶下回家的高速。

  这次灵寿之行让高男很受触动,走一路,她的鼻子酸了一路,眼圈也红了一路。没想到,那里的孩子是这样一种生活状况。她在心里暗暗发誓:要把这件事做下去!

  转眼又是一年“十一”,国庆节假期高速公路开始实施免高速费。高男高兴得不得了,这回出去“玩”更有借口了。她一早就开始悄悄地收拾东西,还趁去市里办事的机会,去小商品批发市场买了好几大箱的学习用具,篮球、彩泥和布娃娃等课外玩具。

  就在高男算计着怎么瞒过家人的时候,爸爸妈妈对她说,你做的事情我们都知道,也支持你,让你妹陪你去吧,开咱自己家的车,能多装些东西。看着父母如此支持自己,高男好一阵激动。

  再次来到灵寿,她把所见、所闻、所感都发到了微信朋友圈。朋友们在点赞的同时,有的要与她同行,有的把东西拿来让她转赠。接下来的几年,高男每年“十一”都会抽出一天,奔赴灵寿。与她同行的人越来越多,带去的东西越来越多,帮助的孩子也越来越多。

  信念明媚了一双眼睛

  2015年,在灵寿县九岭村,一个总是眯着眼睛的小姑娘引起了高男的注意。她叫薛欣月,当时只有9岁,是个被捡回来的弃婴。欣月家很困难,低矮破旧的房屋,光线很暗,刚刚走进堂屋时眼睛需要适应一段时间才能看见东西。占了屋子一半面积的土炕上堆满了破旧的衣服和棉被,没有一个能坐的地方。

  欣月长得清秀漂亮,但眼睛总看不清东西,因为没钱医治,视力变得越来越差。高男从九岭村离开后,一直忘不了那个怯生生的小姑娘和那双本来很大却总要眯起来看东西的眼睛,于是就把欣月的情况发到朋友圈。让她意想不到的是,欣月的故事受到了很多人的关注,不到两个月就收到各界人士捐款13 万元。

  后来,高男和朋友们商量趁寒假把欣月接到北京治疗,方案一定,有能力的就和北京协和医院联系,为小欣月争取免费手术机会;开旅店的免费提供住宿,有车的抢着往返北京陪欣月就诊,帮不上其他忙的就轮流请欣月到家里吃饭。欣月患的是虹膜震颤,先天性晶体半脱落,当时一个眼视力0.1,另一个0.01 ,经过治疗,视力恢复,能够正常上学了。送欣月回去的时候,高男除了为她带上各种学习生活用品,还将那些捐款塞到她的书包里。

  眼睛看见了精彩世界

  被救助的欣月和高男成了好朋友,时常发短信打电话问候。每年寒暑假,高男也会把欣月接到平谷住上一段时间。高男利用休息时间带她去动物园、游乐城,锻炼她自己买票、买吃的,让她多和陌生人沟通。高男说,她想让欣月多看看山外面的世界,感受外面世界的精彩,让她从心里生出好好读书、走出大山的强烈愿望。她想多带几个像欣月这样的孩子走出大山,激励他们好好学习。她的这一想法也得到了很多朋友和爱心人士的支持。

  5年来,高男和她的朋友们以平谷人的名义,通过河北“402 爱心社”,为灵寿县、正定县的10多个贫困地区的留守儿童捐款20多万元,棉被、毛毯70条,零食和点心50箱,书包200多个,课外图书1500余本,篮球、跳绳、彩泥等课外用具上万件。至于送去的衣服、帽子、手套、耳罩和靴子等已经不能简单地用件数来计算,足够装满5卡车,救助贫困孩子150 多名。

  这些捐赠的衣物用品中,一部分是好心人们捐赠的,一部分是高男和朋友们通过朋友圈贴吧征集的,还有一大部分是他们用爱心捐款买来的。他们送去的不仅是生活、学习物品,也是平谷人的爱心。

  在高男的带动下,参与捐赠的朋友越来越多,有平谷的一些企业人士,也有机关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不仅她的父母家人都参与其中,就连远在美国求学的表妹每年都会“打”2000 块钱,让她代为捐赠。

  高男很低调,她说,默默奉献是一种坚持和信念,我会和朋友们一起把爱心事业做下去,让贫困地区的孩子们感受到平谷人的温暖和关爱。

  作为同龄人,对高男的采访更像是和一个许久未见的老朋友在聊天。

  看着眼前这个留着清爽短发,谈起留守儿童就“喋喋不休”的姑娘,看着她那双不经意间泛起泪花的眼睛,我仿佛看到了那辆艰难行走在颠簸盘山路上、装满东西的汽车,看到了拿到新书包的留守儿童们灿烂的笑容,看到了她手里那个从小县城路边摊上花1 块钱买来的、干得掉渣的烧饼,也仿佛看到了她在深夜一两点钟回到家时疲惫的身影。

  假小子似的高男有着细腻的心思,从孩子们做手工的彩泥,到家里大人孩子盖着的棉被;从一两岁孩子的贴身小衣物,到七八十岁老人的裤子褂子,她都会和朋友们细心整理分类,重新消毒后再打包装好。

  高男说,尽管自己开车去过十几次深山,走过上千公里的土石路,车被拖底过几次,但从未出过事故;吃过山里人送的、最天然的红果和大白菜,呼吸过绝对新鲜干净的空气,见过无比诚恳热情的笑容。她觉得自己是个幸运的人。

  我觉得,与其说是幸运,不如说是好人终有好报。高男,就是这样一个好姑娘,一个浑身上下都带着正能量的好姑娘。

责任编辑:王萍
    
中国农村杂志社| 关于本网| 版权声明| 期刊订阅| 免责条款| 广告招商| 联系我们|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 新闻热线:010-68251888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电话:1232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邮箱:crnewsnet@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睿思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铸京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