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平谷区马坊镇境内共有“五河一渠”,分别为?河、无名河、金鸡河、龙河、碱沟(小龙河)和南干渠。由于前些年各方面水资源保护意识淡薄,造成河水污染,河道周围臭气扑鼻。如今的河水已经日渐清澈,蜿蜒的巡河路犹如一条条长龙围绕在一条条清澈的河流周边,不觉让人心生向往。这样优美的环境离不开平谷“治水人”的默默奉献与辛勤付出,王延平就是“治水人”中的一位。
王延平,2017年通过劳务派遣,被安排在马坊镇政府巡查大队工作,后又被调用到镇政府环境办,从事环保方面的工作。他的巡河路从金鸡河开始。从河流起点——马坊镇与马昌营镇的交界处开始,虽然只有7公里路程,但是他整整走了一天。他边走边取证,看到哪里有排污口,哪里的水脏,就用手机拍照并记录下来,回到单位汇总之后,便开始逐一思考,寻找污染根源。在马坊镇的所有河道旁,都有他拍照、记录、溯源的身影⋯⋯也正是在一次又一次认真巡查、用心记录、深入思考的过程中,他的经验越来越丰富,现在的他可谓是“查污专家”,河道边哪里有排污口,哪里容易成为高排区,他看一眼就清楚。
以前的巡河路其实并不是路,杂草丛生、荆棘遍布、蛇虫鼠蚁时常出入。王延平巡河的时候不仅要全副武装,而且还要特别带上根儿棍子,每走一步都要用手或棍子把草拨开再继续前行。即使这样防护,皮肤也会经常被剌伤,尤其是夏天,蚊虫的叮咬加上皮肤的剌伤,一圈下来常常“遍体鳞伤”。巡河是个体力活,夏季每次工作中王延平的衣服总是湿透的,用手一拧都是汗水。为了补充水分,他每次都准备好几瓶矿泉水带在身上,尽管这样,在高温下几瓶水也只能是润润嗓子。
治水要从源头做起,村内的生活污水就是阻碍治水工作的一个难题。为此,马坊镇在英城村、东撞村的重点排污处,建立了5个生活污水收集池,所收集的污水由镇政府统一运送到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污水收集池于2017年6月底建造完成并投入使用,但是问题也随之出现了。当时正值雨季,下雨的时候,流入的生活污水会和雨水混在一起。污水收集池的容量有限,污水运输车又运输不过来,雨污分流这个问题让人很是头疼。正当大家焦头烂额的时候,王延平通过实地考证和查阅资料,想到了一个点子:在雨水收集池的外侧修一个渠道,并安装一个闸门,大雨的时候,把闸门关死,这样就可以缓解污水收集池容载力不足的问题。如此又出现了一个新问题:污水也会跟着雨水一起流入河道。为解决这一问题,王延平专门找工人在污水收集池做试验,最终找到了解决方法:在污水收集池外分出两个沟渠,一条主沟渠直接对着河口,并在沟渠前边垒砌了一个小坝墙。另一条连接污水收集池。在晴天不下雨的时候,污水被小坝墙挡着,直接流入污水收集池;小雨的时候,坝墙也能阻挡,让污水和雨水一起进入收集池;暴雨时,前期在雨水的推动下,污水入池,后期雨水流不过来,自然漫过坝墙,流入河道;如果是特大暴雨,就派专人把闸门关闭。这个方法虽然不能百分之百地将雨污分流,但是实际效果能达到分流百分之八十,因此,也吸引了其他乡镇前来“取经”。
经过巡查访源、雨污分流等工作的持续开展,小龙河沿岸周围的养殖排污也都得到了整治,每个排污口也不再有污水排出。但是一到夏天,河水还是臭气扑鼻。于是,王延平又去巡河了。他沿着河道,一直来到了小龙河的上游顺义区吴雄寺村。为了更好地查出污染源,王延平在村里走了两个多小时,忽然发现河流有一处水质特别清澈,可以清楚看到河内鱼虾。找到了干净水源后,王延平顺着干净水源往下游找,发现了一处养牛场。养牛场上游的水很干净,可下游都是污水,他终于找到了污染根源所在地。于是他悄悄地爬上墙,用手机拍照取证。取证中他找到了四个排污口,原来养牛场将围墙打开了个洞,几根管子将牛粪直接排到河里,养牛场的大门两侧都是雨水沟,直接被他们占用成粪坑,私自搭建了坝墙,满了以后,只要是雨天,就直接流入小龙河。取证后,王延平马上返回,逐级上报,最终养牛场排污问题得到了有效治理。虽然养牛场不再往河水排污,但是由于污染物的积累,平谷流域的小龙河已被污染,于是马坊镇加大治水力度,在小龙河的东边设立3台抽水泵,把脏水抽上来,经过处理后的水再从小龙河西边的水坝上回灌到小龙河,如此反复循环处理,小龙河越发清澈。
如今,马坊镇通过多举措治水,“五河一渠”的污染问题得到了有效治理。马坊镇深入落实“河长制”,在治理河道的同时,每位河长把自己管辖的河段沿岸杂草都清扫干净,保证每条巡河路平坦通畅。
清澈的河流、整洁的河道让马坊镇重新靓丽起来了。这样的成绩离不开像王延平这样踏实肯干的“治水人”的默默奉献。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