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雪飞狐陉
出了正月,北京迎来第一场雪,此时我们再次出发,奔向河北蔚县寻找飞狐陉。
飞狐陉,也称飞狐口,位于今河北省涞源县北和蔚县之南。古人云:“踞飞狐,扼亢拊背,进逼幽、燕,最胜之地也。”
真是关里关外两重天,驶出北京地界,雪越来越大,时至中午,通往蔚县的公路已被漫天大雪和吼啸的白毛风笼罩,视线突降不足十米,于是我们小心翼翼地循着车辙印前行。
就这样,三百多公里的路程走了近五个小时,天快黑了才到蔚县县城,当晚只好住店看雪了。
半夜一阵狂风,窗外有节奏地敲打的金属声,像极了更夫报警,“当当当当”⋯⋯划破了夜的宁静。
可以说是狂风送走了暴雪,一大早,便隆重地推出了碧蓝的天空,不禁让人心情也跟着爽朗起来!
尽管路上还有积雪,但晴朗的天空还是让人按捺不住,饱食早点后即刻出发。
于是,出蔚县一路向南,向着太行山前行。前些年一些影友热衷于拍摄蔚县古村落,尽管今天早已残垣断壁,但从那一座座古城堡的建筑规制和砖雕木刻中,依然能感受到当年的恢宏。而至今生活在这里的人们,虽然看上去有些贫瘠,但日子过得很宁静。
虽然田野里还是一片白茫茫,但是回春的暖意让路面上的雪很快就融化了,路旁一片片桃林已润染成粉红色。雪后的太行山,像水墨画般扳麻皴,黑白的墨色,映衬着粉红的桃林,在一片洁白的大地上,好一幅壮美的山水画,更显苍劲,更有味道。
大自然的奇妙之处就在于不同的时间季节和气候总会呈现出不同的画面,而这一切也取决于你是否置身其中,感悟其中。
驶进山中,眼前一块巨石,上刻“飞狐口”。蜿蜒的公路伸进峡谷,两边峭壁陡立,路越走越窄,绝壁挟制的山谷中,路面的雪还没融化。
飞狐口又名北口峪,被当地人称为“四十里黑风洞”,因此有四十里飞狐四十里景之说。这一带的山平均海拔高度在l500〜2000米,峡谷宽处有百十来米,窄处仅10米左右!高陡与狭窄之比极其失衡。明崇祯时大学士、兵部尚书杨嗣昌在《飞狐口记》中曾经形容飞狐陉的山如“千夫拔剑,露立星躜”。而路呢,是“珠曲蚁穿”。高处“有如天门”,深处“令人旋踵转足”。
飞狐口的记载最早见于《史记·郦食其传》:公元前204年,刘邦与项羽逐鹿中原,刘邦战败,想退守到关中。不过,这一想法遭到谋士郦食其的反对,“不能西逃。”他建议:“急复进兵,收取荥阳,据敖仓之粟,塞成皋之险;杜太行之道,拒飞狐之口;守白马之津,以示诸侯形制之势,则天下知所归矣。”由此可见,他的意图一是堵塞太行山的各个关隘以及黄河、嵩山一带的各个通道,向各地诸侯显示刘邦掌控中原的战略势态;再就是防止游牧民族从这儿南下中原。后来,刘邦采纳了郦食其的建议,并最终战胜了项羽。
明初,蒙古骑兵常有绕行飞狐道进入华北平原,攻打都城后方之举,土木之变中,也先挟明帝自飞狐口入紫荆关,围攻北京。
清代以后,就不存在北方部落威胁的问题了,飞狐古道渐渐开始以商道为主,成为南北通衢。失去了军事功能的飞狐陉,商业为它注入了全新的角色定义,而这个角色的主要扮演者则是骡帮。在涞源的留家庄、蔚县的上苏庄等地,一度出现了上百条以上的骡帮大户。同时,沿路上的大宁、岔道、明铺、北口等村也都开设有草料点。骡帮一直到抗日战争爆发初期还有,随着战争全面爆发,社会变得更加动荡不安后,这个行业也就渐趋没落了。
也许是因为当年的辉煌,飞狐古道上开始出现镖局的身影。这无疑是商贸兴盛的一个明显标志。位于宋家庄堡的韩家镖局,可能是飞狐峪中唯一一个有记载的职业镖局。镖局的出现,也让飞狐陉有机会在它的故事中撰写最精彩的一篇。
如今的飞狐古道,经过多年的交通建设,已变为来往便捷的通途。随着张石高速公路的开通,人们的出行更加便利。然而,这条凝结着无数古代将士鲜血的古道,仍会不时地引发着人们对历史往事的遐思。
而当我们正被那崖壁上一簇簇杏花感动的时候,车轮开始打滑,几经尝试还是原地不动,这里的路面已经结冰。
对面驶来一辆SUV,车里人向我们摆摆手:过不去了。
艰难蒲阴陉
本打算沿着古道过飞狐去蒲阴,但风雪后的山谷里,气温寒冷,路面结冰,几次尝试,只见车轮飞转,不见前行。于是,禁不住去想象:“一队镖局押送着物资走在风雪交加的峡谷中,呼啸的寒风像鞭子抽打在身上,顶着寒冷和湿滑,警惕着峭壁间突然袭来的劫匪。”刹那间飞来一箭,一声惨叫,抬头一看正是一箭峰。直耸的山峰上一个穿心的大洞。不过,好在同时看到了头顶上的高速公路畅通,赶紧原路返回吧。
扼守蒲阴陉的是紫荆关,关城在易县城西面的太行山脉紫荆岭上,东汉时名为五阮关,又称蒲阴陉,列为太行八陉之第七陉。位于军都关、倒马关之间,与二关号称内三关。原关门之门券上有“紫塞荆城”四字石刻,现已倾圮。宋时称为金陂关,元、明以来始称紫荆关。其地峰峦峭峙,仄陉内通,是到达山西大同的军事要隘。
紫荆关始建于战国时期,汉时为土石夯筑,后历经各代扩建,修葺,到明洪武初年,则改用石条作基础,以砖砌封顶,并用石灰碎石灌注。自明成祖迁都北平(北京)后,更大兴土木,修城建关。在正统、景泰、弘治、嘉靖、万历、崇祯年间,都曾改筑、扩建关城,增设城堡、隘口,开凿盘山道等,使紫荆关逐步形成了一个较完备的防御体系。《畿辅通志》称:“控扼西山之险,为燕京上游路,通宣府、大同。山谷崎岖,易于戍守。”亦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险。
也正是因为关城险要,这条惊险的古道从来都不寂寞。历史上这里发生的战事,大都是直接为了争占北京城。明正统年间,蒙古瓦剌部曾取道紫荆关入侵北京。明嘉靖年间,蒙古鞑靼部俺答又率骑兵从大同南下,急攻紫荆关,为明军所败。1449年7月,发生在紫荆关的一次著名的军事行动——土木堡之变,更是经典。彼时,明英宗亲率大军北征瓦剌,瓦剌首领也先统率瓦剌大军三路攻明,在河北怀来东南击溃明50万大军,于土木堡俘明英宗朱祁镇。而后也先借英宗要挟明廷。但明廷已立英宗之弟朱祁钰为帝,瓦剌未达目的。后瓦剌挟持英宗攻明,前锋抵紫荆关,遭守关明军抵抗,瓦剌军令人向守军传达英宗旨意开关,但遭明军拒绝。于是瓦剌军在关前与明军对峙时,出奇兵翻越紫荆岭,从关南拆毁边墙而入,明军腹背受敌,紫荆关失守,也先大军便从紫荆关直逼京城。不过,在兵部侍郎于谦的带领下,京师保卫战打响,最终扭转了战局,损失惨重。
易县大多被认为是蒲阴陉的终点,这里历史上曾演绎过许多悲壮的故事。而那条沿着古道的易水河,更是燕赵悲歌的开篇。
夏朝,易水流域有个民族叫有易氏。从公元前一千七百多年前到战国后期的公元前296年,有易氏、白狄、鲜虞、中山国世居易水。商朝的第七代先公王亥被称为“商人”的鼻祖,曾经在有易氏部落中做买卖,后因行淫享乐被杀。为此,他的儿子上甲微便借河伯之兵讨伐并杀死了有易之君绵臣。这个故事在史书《竹书纪年》中有详细记载。据说中国饮食业的鼻祖易牙也来自于易水流域的白狄部落。
周朝,召公封地在燕,即后来“战国七雄”之一的燕国。燕昭王迁都于易水,建燕下都。然后在这里高筑黄金台,招贤纳士,使得燕国一度强盛起来。后来燕王喜时期,燕太子丹派荆轲渡易水西去刺秦,留下了“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千古绝唱。
历史已经远去,历史也未曾走远。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