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沙 在水一方的人间烟火
时间: 来源:美好生活-中国农村网 作者:张凌瑞 字号:【

  浙江省玉环市坎门街道是全国人口密度很高的乡镇之一,也是方言最多的所在,有闽南话、温州话、太平话等。被列为省级历史文化村落的坎门街道东沙社区,位于玉环岛东南端。据记载,清康熙年间,福建崇武及温州一带的渔民,在此搭寮捕鱼,后陆续迁移至此形成村落。

  这个暖冬的上午,阳光明媚,我随玉环作协文友一行到东沙采风。坎门街道的驻村干部老黄义务为我们导游。在他口里,东沙仿佛养在深闺人未识。一幢已人去楼空的老宅,横生出一世的故事;一棵苦楝树爬满木莲藤,连缀着一段凄美的爱情;一口古井,也丢下一个神秘的猜测。我探头井口,幽幽如墨,偶有水纹的光亮。深邃的井,默不作声,它是向下延伸的,也许只有明月当空的时候,才可与井对话。

  十多年前,东沙还是一个不为人知的小渔村,没有公路,我们去户口调查,只能在边防战士的引领下,从坎门后沙街的岭脚开始步行,翻越钓艚岭,得走半个多小时的山间小路才到达。只见家家户户在自家门前凿有水窑,可想而知,淡水是海头人最珍贵的,每个干旱天,他们的日常用水是何等的窘迫。我站在岭上一瞥,一条石径依坎飘下,两旁石屋群落面朝大海,依山而筑,只觉是寻常风景。沿阶而下,心却欢喜起来。高大台门的三合小院,骑楼式或纸包形房顶的楼房,错落有致,大幕似的大海作背景,包含渔韵。可惜不少院落已荒芜,墙面斑驳,杂草丛生,房门紧闭。石板路上,惟有挑担民工沉重的脚步声。

  闻到鱼面飘香,我们踏进了一清悠小院,二楼的雕花栏杆古朴雅致,几位老妪围坐着,说着听不懂的闽南话,悠闲地敲打着鱼面。一老渔民出来,主动与我们招呼,又端长板凳又敬烟。经攀谈,才知年轻人大多住到了镇上,老人们故园难离,守着这老宅子,守着那片海。有的宅子租给了外来的民工,让这老房子人气不散。

  老人的这种坚守,简直是一种顽固,十多年后的今天,我猛然发现,那是一种精神的维系,一种孤岛的守望。

  几年前,东沙社区被列为省级历史文化村落,政府正在投入巨资对古建筑、古村道、民俗文化进行保护性修缮、整理。村前的环海公路也早已接通了。我带领家人,驱车从城关出发,穿过鹰东隧道,果然出现一条水泥公路,带我返回东沙。

  正逢休渔期,渔妇在阴凉处编织渔网,渔民在滩上修理渔船,为下一季的渔汛做准备。社区办公楼前,堆满了泥沙砖石,坎沟里,到处是民工忙碌的景象。一队骡子,正驮着石块,发出沉重的喘息声,吃力地在石阶上迈步。

  对东沙,我已有了或深或浅的认识。坎门地名的由来,最权威的说法,就是指这东沙头的大坎崖与南排山岛形成的峡门,门内即坎门港,门外便是披山洋了。生活在钓艚东沙一带的人,才是最地道的“坎门人”。现在的镇上人家,清代作为军事练兵地,叫做“教场头”,民国后合并统称作坎门镇了。

  地名只是一方符号,一个地方的风土人情,是否让人长久牵挂?三毛来到周庄,就哭了,离开时说“我会再来,一定会再来。”我们要的东沙,就是这种朴素的真挚。

  山顶的普安灯塔,与远处的大鹿、鸡山、洋屿、披山等大小岛屿相望,与流水舟楫、渔歌号子相连。塔下的大坎崖,与葱郁的南排山隔海相对。大坎崖险峻巍峨,颇有气势,可惜太陡,我不敢久俯。而现在,两条新开辟的步行道,顺着山坡直通崖下,在临海的平台上,可目睹坎门港峡的风采。波光照眼,仿佛附上釉彩,加上海浪撞击礁石发出的轰鸣声,多情、哀伤、刚烈,冷与热,浓浓的海腥味,都有。大坎崖,青筋裸露,血性十足,直冲苍穹,崖壁上的每尺瘠土,大片大片的野菊花,那么扎眼地撞进我的视线。

  回望东沙的历史背影,在大明帝国时代,东沙渔人张开帆篷,紧随胡震将军的战舰,投入邳山洋歼倭;冒险送温处参将沈思学,驶出坎门港歼倭。清咸丰年间,东沙渔人立在东沙头炮轰海盗广艇帮。民国年间,持渔钗、赤脚上阵,联合国军誓死抵抗日寇。解放玉环海岛时,组成基干民兵,冒着枪林弹雨,送弹送粮,一次次横渡在坎门与披山岛间。捍卫家园,视死如归。

  在普安灯塔前,老黄娓娓道着一个传说,民国间某年春节将至,夜间大雾,东沙的渔船回家心切,在山后的海面,看不到入港的峡门,焦急不已。突然,岗上发出一丝微弱之光,这不就是自己的家山——东山头吗,这光明分明是家人的等候和期盼啊!船上的人兴奋之余,马上掉转船头,驶向大坎崖的山门。

  春节间,他们在坎里坎外打听,究竟是哪个好心人在山顶撑起桅灯?最后,也许,是岭上的花粉娘娘。船长们集资筹建了四方形基座的普安灯塔,塔身刻有“環海明星”四字。这颗夜海明珠的闪闪光芒,百年来,为温台的百楫千帆迎来送去,护佑平安。现在,灯塔照明也由原来的蓄电池供电,改成了由太阳能电板供电,成了照射数海里的新颖灯标。岭上露天广场前,修葺一新的花粉宫,里面供奉着花粉娘娘,她是渔家姑娘心目中的保护神。花粉宫缭绕的香烟之气,永远地抚摸着坎门港的海面。

  东沙岭上有两排石垒的平房,原是小学校舍,更早是解放玉环沿海岛屿而建的部队营房,1951年曾有一个连的解放军部队驻扎,现这里为红色海防文化展示和公共艺术创作中心。里面珍藏着一套布扎花龙灯具与新颖独特的坎门女子拼字龙。坎门花龙别具一格,花龙滚舞,俗称“挵龙”,传称将已成正果的海龙,于数十柱间环绕表演,包含着渔民“祭海”、“祈佑”的民俗意蕴和喜庆内涵。那一张张精彩的照片,记录了花龙在海滩、庙宇、民居表演的情景,是纵情天地的热烈,也是虔诚的祈福。传说坎门花龙的形成和发展,与渔民抗击海盗及戚继光抗倭有关。

  我们舌尖渴望的坎门味道,不妨到冷冻厂前的晒场上,渔妇们忙着晾晒各种海鲜,一匾匾虾干鱼干,齐齐排列在冬日里。

  于是,我们咂几口酒,来点海的味道,再走也不迟。

责任编辑:霍然
    
中国农村杂志社| 关于本网| 版权声明| 期刊订阅| 免责条款| 广告招商| 联系我们|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 新闻热线:010-68251888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电话:1232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邮箱:crnewsnet@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睿思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铸京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