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高管定居西溪南村
“山绕清溪水绕城,白云碧嶂画难成。处处楼台藏野色,家家灯火读书声。”这是古人对徽州一方山水和淳朴民风的赞美与向往。西溪南村,又名丰南或丰溪,位于安徽省黄山市徽州区西溪南乡,该村形成于唐,历史悠久、文化深厚,山环水绕、风景秀丽,村中现完好保存大量徽派明清古建筑,成为徽商历史的重要实物构成。
“我之所以选择定居徽州西溪南,除了景色秀美、空气清新等自然条件优势外,更重要的是,这里的历史人文底蕴深厚,比如徽商文化、徽墨文化、徽州民居。”杜春平如是说。
今年51岁的杜春平是淮南市八公山人,1992年进入成立不到5年的华为公司,是华为元老级成员之一。他从基层一线技术员做起,直至升任深圳华为公司最为核心的研发交换机的技术部副总。43岁时,杜春平因病提前从华为内退,与妻子余淮曾经去美国旅居。可是快节奏的城市生活两人并不喜欢,他们非常向往自由随性的田园生活。2011年夏天,当夫妻俩来到黄山脚下风景迤逦的西溪南村时,杜春平心里乐开了花:这不正是自己理想的梦中家园吗?于是,杜春平和妻子决定在这个皖南小山村定居下来。
2012年夏天,杜春平把村里一处古民居改造成自己的新家,取名“悠然居”。妻子酷爱花草,见缝插针撒种播绿,小院里的花草很快长势蓬勃。他们还在自己的小农场里养了两头牛、一群鸡和几只鹅。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偶遇干完农活归家的村民,杜春平总不忘上前寒暄几句,再谦恭地淘点种养经。晚上睡觉前,杜春平开始在朋友圈中记录下务农的点滴,晒晒自己回归田园的生活图片与感悟。不到半年,杜春平和妻子俨然已成这个千年古村的新村民。
“清溪涵月”搭建美好家园
令杜春平没想到的是,因为改造出了典雅别致的“悠然居”,夫妻俩一下子成了村里的“名人”。村干部登门来找他咨询一件大事:因为拆迁问题,西溪南有许多烂尾楼,如何处置很棘手。杜春平是徽州迷,不愿看到这里出现一道道残垣断壁,于是,夫妻二人利用这个契机创建了名为“清溪涵月”的乡村休闲旅游基地。
为了让自己和客人吃上放心的纯天然蔬菜,杜春平流转了90多亩土地,引导村民种植有机蔬菜,让10多名古村留守妇女在家门口拿上了工资,实现安居乐业。杜春平对农场员工只有一个要求:靠天吃饭,坚决不喷农药,不施化肥。虽然第一年蔬菜大多喂了虫,产量极少,但非常有利于增加土壤肥力,修复经年耕作贫瘠透支的土壤生态。到了第二年,菜地里蚯蚓、青蛙多了起来,白头翁、灰喜鹊来吃害虫,农场内的生态平衡了。菜地没有大棚反季节蔬菜,一切都是露天种植,让食客吃到果蔬的本真风味。“在清溪涵月这个平台,我们设置了优胜劣汰的规则。诚实守信的农民,他们种的农作物,能够通过我们这个平台找到出路。让老实人多挣一点钱,这个社会就良性循环了。如果让老实人都去做不好的事,这个社会就变得不好了。而这个社会,有一个巨大的漩涡,就是劣币驱逐良币,让老实人在变坏,这样社会就恶性循环了。”杜春平如此感叹。借助“清溪涵月”民宿这个平台,杜春平又发起成立了爱心基金会,每年筹措数万资金帮扶当地贫弱的人。
在杜春平的理想中,把西溪南村作为一个支点,通过清溪涵月这个平台,建立一个友好、诚信、美丽的家园。他进一步阐释:“清溪涵月不是一个简单的民宿,而是作为一个家园去建设。”杜春平认为,民宿其实是一个交流的平台,有了它,就能留住人,才能让更多的中国精英回馈社会、建设更多更美好的“家园”。现在,清溪涵月对他来说,是一个终身事业。他认为:“这个事情需要我们一辈子去努力,我们提倡安全、健康的食品,低碳、环保的生活方式,人与人之间要讲诚信、人与人之间要文明。这样的事情,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改变的,需要每一个人长期去坚持,去影响身边的人,慢慢形成社会的一种共识、一种常态。”
乡绅治村风景更炫
杜春平的第一个目标锁定护渔。他记得,刚到西溪南村时,河床底部全是皖南石斑鱼。古村的石斑鱼在菜市上一斤能卖近百元。在利润的驱使下,一年四季疯狂电鱼成为村民争相敛财的方法。尤其夏天,一到晚上,不少村民穿着胶靴亮起灯,大肆电击野生河鱼,连拇指粗的小鱼也不放过。这让野生河鱼的种群密度锐减为寥寥无几。寝食难安的杜春平多次找当地农委和公安部门反映,一次次正告电鱼对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一次次沟通改进遏制的方法,但是效果并不很明显。
为杜绝恶习,经过摸排,杜春平说服了村里几家经常电鱼的农户,花了数千元回收电池后销毁,并在自家酒店和农场优先安排这些村民就业。经过4年多努力,现在当地农委终于将捕鱼纳入高压执法打击范畴,自此,古村再没有发现一个非法电鱼者,“小桥流水人家,鱼虾惊跃竹排”的生态美景再度呈现。至此,杜春平逢人便欣慰地说:“生态环境是公共产品,大家都要努力多付出一些,才会让古村焕发新姿,让所有人都受益。”
有了禁渔的成就感与获得感,杜春平又主动参与村里乡规民约的制定,现在村民们家长里短、纠纷和发展都愿意找他参谋筹划,他也因此被乡亲们尊称为“杜乡绅”。现在,杜春平每天都在村里大街小巷溜达,当起了生态文明劝导员。“老乡,你这个院子里的花真好看,如果院子外面也适当种一些,一年四季开着花,看着就更舒心了。”“大嫂,溪水清澈洗菜也方便,我们如果把菜根菜叶扔到垃圾箱里,水就会越来越干净。”“老乡,西溪南是一个古村落,我们要保护式开发,平常要多骑自行车,尽量不要开车。”“孩子们,红薯叶子上生了虫是好事,它们吃叶子是正常自然现象,地球村需要万物共生才能维持多样平衡性,叶子生虫证明没有喷洒农药,既不污染土壤,又没被雨水冲刷进溪流中荼毒鱼儿的家园。”“小朋友,垃圾不可以随便乱倒,我们要对垃圾进行分类,不同的垃圾要放到不同的垃圾箱⋯⋯”
这些婉转易懂的话,都是他在西溪南古村落从早到晚不厌其烦、经常重复的语句。不仅如此,杜春平尤其爱管闲事,常提醒村民少用塑料袋,爱护村庄环境。现在,村民们不但理解了他的行为,每当节假日游客增多,还纷纷加入他的生态维护联盟。杜春平觉得,“对我来说,身上肩负一种责任。它要求我从自己做起,把环保、友爱、平民化的理念,通过自己的行动影响当地的村民,在建设美丽乡村的同时,也能让村民的行为更加文明。”
而今,像杜春平一样有知识、有创意、有情怀慕名前来西溪南村定居养老的“乡绅”越来越多。新西溪南,正是有了他们的加入,在探索乡村旅游休闲农业的道路上,焕发出新的生机,充满了新的生气和诗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