苇子水村 修志凝乡愁
时间: 来源:美好生活-中国农村网 作者:刘菲菲 字号:【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每个人对故乡都会存有复杂的情绪。故乡的山、水、林、路、桥、古井、老屋⋯⋯都寄托着浓浓的乡愁。那些看似平常的山水,都有着辗转绵长的过往,散落在京郊山区的一个个传统村落,其历史掌故正在收集整理中。

  位于北京市门头沟区雁翅镇的苇子水村,是国家级传统村落之一。车子沿109国道,一路向西北行驶,便扎进了大山深处的苇子水村。苇子水村是明清时期的古村落,村落布局依山就势,民居沿着香泉河道两边,上下错落,鳞次栉比,蜿蜒于山谷之间,宛如一幅北方版的小桥流水人家。

  苇子水村的历史遗存,不仅仅是古树、古桥、明清四合院,还有世代流传下来的治家古训、四大门风,内涵丰富、散发着浓郁乡土气息的剪纸艺术,以及京西独有的、铿锵有力、韵味深厚的秧歌戏⋯⋯

  然而,在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的年代里,苇子水村和其他传统村落一样,面临着破坏和衰落。

  说起村中传统建筑的日渐消失,村支书高连雨倍感心痛和惋惜。“近年来,随着村民婚嫁盖新房、改善生活条件翻建新居,村中大量极具传统特色的古建筑被拆除。”

  如何留住传统古村落的记忆?去年,小山村迎来了山外来客——修志员。为记录好乡村的发展演变,去年北京市全面启动传统村落志编纂,涉及全市10个区的44部村志,其中国家级传统村落志21部,市级传统村落志23部。计划在2020年底前,全部完成定稿,将以志书的形式,记述传统村落的历史演变,帮助人们记住“乡音乡愁”,做到既要“塑形”,更要“塑魂”。

  资料收集、整理,是修志的基础。由于传统村落大多位于深山区,书面资料留存较少,资料收集大多靠村民口口相传。于是,修志员吴海龙和孙宝良俩人成了这个小山村的常客,每次来都要住上十天半个月。苇子水吃住条件较差,他们自备了方便面、洗漱用具、手电筒、电脑、相机⋯⋯

  修志不像写小说,可以杜撰想象,必须实事求是。“历史存在于人的记忆之中,在追溯历史的过程中,我接触到许多可亲可敬的老人。”吴海龙感叹说,在和村里老人交谈中,一段段逝去的岁月从话语间流露出来,浸润着他们的欣喜和怀念,情至深时老人会老泪纵横、哽咽不语。此情此景,令人深受触动。“然而,我们修志人要时刻保持用客观的、真实的角度,去记录、还原历史。”为保证资料的准确性,往往一件小事,也要和多位村民反复沟通、确认,并据此后续查阅大量文献资料进行印正。村口处、院墙边、古槐下、石碾旁、土炕上⋯⋯小山村的里里外外,都留下了他们的身影,倾听着古村的“诉说”。

  目前,苇子水村志已收集资料近40万字。2020年底,将完成发行。

责任编辑:霍然
    
中国农村杂志社| 关于本网| 版权声明| 期刊订阅| 免责条款| 广告招商| 联系我们|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 新闻热线:010-68251888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电话:1232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邮箱:crnewsnet@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睿思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铸京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