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谊习俗是令人温暖的习俗,也是乡村社会正常运转的润滑剂。千百年来,乡谊作为社会伦理文化已深入人的骨髓。
在我国民间,以家庭或以家庭成员为基本单位,相互间按辈分排序并以辈分为符号相互间进行称谓,已成为中华民族特定的文化现象。这种文化现象也体现出中国人放低姿态、低调为人、谦逊谨慎和互相尊重、包容与认同。具体到乡村社会,它是乡谊习俗中最重要的一个内容,也是厚德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乡谊习俗正是从相互间的称谓开始的。
在我国广大乡村,无论一个村庄有多大,无论这个固定的范围内生活着多少人,相互间都能按辈分排出顺序,按尊卑长幼进行称谓。而辈分的排序和尊卑长幼秩序的形成,是由姻缘关系确定的。这种姻缘关系一般有三种构成形式,一是自己出身的辈分,也就是自己在父母血缘亲属中的排序;二是在旁系亲属姻缘关系中的排序,也就是堂亲或表亲姻缘关系中的排序;三是祖辈姻缘关系中的排序,也就是人们所说的“老亲”关系。旧时的农村,由于生活环境相对封闭,同村人结婚或同姓人结婚,甚至近亲结婚的都不在少数,有的还相互交织,使现实的姻缘关系变得十分混乱、复杂。遇有这种情况,则按照排近不排远的原则排序,也就是哪种关系较自己亲缘关系最近,就按那种关系称谓。久而久之,在一个孤立的村庄,就形成了一张亲戚网,这张网甚至可以网罗村里的每一位成员。在农村的亲缘关系中,我们常常可以看到一种怪现象,就是两个年龄相同或相近的人,辈分却相差甚远。如甲和乙两个人是同班同学,但不一定按兄弟或姊妹相称,可能是爷孙,也可能是姑侄。这些亲缘关系的形成为民间的乡谊习俗构筑了基本构架,奠定了乡谊文化的基础。
但乡谊情分的存续和递进,仅靠亲缘关系是不够的,也是不牢固的。亲戚需要与时俱进、相互走动、互通有无,才能维持良好的乡谊秩序,才能在乡谊的氛围中相互融洽、如鱼得水。乡谊习俗在旧时代的乡村中有三种表现形式:平时交往、遇事互助和“有事”帮忙。这些形式发挥着团结互助、睦邻友好和维护乡村生产、生活秩序正常运转的作用。
平时交往,一般有两种形式,一是适时示好,二是“与人方便,与己方便”。适时示好是乡村家庭一项经常性的交往活动。如在时令蔬果成熟时,或在制作应节食品时,按照乡村的风俗,邻里间都要主动馈赠。尽管是你来我往的互相赠送,但这是邻里间示好的好方式、好时机。适时示好的另一种方式是随礼“凑份子”,也就是邻里、亲戚哪家“办事”了,大家都去随份子。这里所说的“办事”指婚丧嫁娶、暖房、满月这些居家生活中所谓的大事情。“与人方便,与己方便”主要体现在金钱的相互拆兑和日常物品的互通有无上。旧时的乡村少见票号、银行,农民手里可周转的现金也很少,如果谁家娶媳妇、盖房子需要大量现金,就免不了向别人拆兑。这种拆兑无论数额大小、时间长短,均无利息,甚至没有借据,凭的只有平时为人的信誉和乡亲的情分。在互相拆兑中自然完成了人格的认同,递进了乡谊的情感。日常物品的互通,主要指家庭间生活物品,如针头线脑、笸箩、笊篱等,还有生产工具,如镢头、铁锨、锄头、斧头等的相互借用上。
遇事互助主要是生产互助和建房互助。生产互助也称为“换工”,就是农户间在自愿的基础上相互换着干活。换工集中在秋收和春耕两季的农忙季节。换工的形式有两种,一种是人和人换工,另一种是畜力与人力交换。如果是关系紧密的亲邻,就不按照比例换工,这种换工就变成了随意性的行为。人们常说“亲兄弟,明算账”,但还有一句常言,叫“好朋友,别提钱,提钱显生分”。我国文化中有一种“面子文化”,好的乡谊关系就不能搞利益交换,说得太明白了就丢面子。在农业集体化之前的漫长时期,通过换工比较有效地解决了普通农户间在农业生产某些环节上人手不足或技能差异的问题。建房互助也称为“帮工”。农户建房村民帮工的传统,在我国广大地区一直延续到20世纪90年代初。在此之前,村民自建房,无论木匠、泥瓦匠这些手艺人,还是干体力活的笨工,多是互助帮工,主人家只管三顿饭,没有任何报酬。有的人一辈子不盖房,盖房的人家没有“还情”的机会,但不会忘记这份情意,会想办法用其他方式进行弥补。
“办事”帮忙是乡谊习俗的又一种体现。在我国传统文化中,节日、庆典基本上是以饮食文化来表现的。人们所办的各种“事由儿”,除形式上有所不同外,主要内容都是聚集吃饭、饮酒。要聚集进餐就必须有做饭、买菜、洗碗、借餐厨具和桌椅板凳以及招待客人、安排座位的人等,对这些人的称谓各地有所不同。在北京延庆称这些帮忙的人为“忙活人”。“忙活人”不仅受累,还不能按时进餐,这些人都是和东家关系密切、感情至深的乡亲或亲戚。在红白喜事中,“红事”光忙活嘴就可以了,而“白事”既要忙活嘴,还要忙活逝者。无论是哪类“忙活人”,都是在乡谊力量的感召下,自愿参与义务帮忙。
这些递进乡谊感情的基本方式,是乡村邻里交往的主流和基础。但任何事物都要因人而异,在乡村的日常生活中,也有和邻里相处不协调的家庭,这些家庭有的不善和邻里来往,有的在交往过程中总爱占便宜,他们信誉差、交际范围小,是邻里交往中被“边缘化”的家庭。
过去的乡村,还有一些邻里关系处得一团糟的家庭。这类家庭由于主要家庭成员品行不端,或危害乡里、或损人不利己,这种人被归为名声不好的行列,被老百姓称为“人性赖”。“人性赖”通俗了讲就是没有德行。这种人由于缺少乡谊情分,也没有资格和乡亲们睦邻友好,人们自然不愿与其来往。
乡谊习俗的形成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也是儒家礼教文化熏陶的必然结果。不可否认,社会发展到现阶段,乡谊的能量正在逐步淡化和消失。随着社会的发展,商品经济的触角触及人们生活的各个角落,乡谊习俗正在失去左右人们生活的作用,在社会生活中也就步入了淡化、消失的境地。
乡谊习俗,塑造了人们淳朴厚德的品格,维系着乡村的传统风尚,维护着社会和家庭的伦理秩序,使良好的民风、乡风得以延续,使民族和地域的传统文化得以传承。
乡谊习俗就是厚德文化,它温暖着每个社会成员的心。乡谊习俗的核心价值,就是使在社会中生活的每个人,都成为有爱心、知法度、明规矩、讲友善、守诚信、促和谐、有德行的人!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