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印象里的 乡情乡愁——记北京市顺义区柳庄户村史馆
时间: 来源:美好生活-中国农村网 作者:本刊记者 张庆华 字号:【

  柳庄户村位于北京市顺义区龙湾屯镇,村庄不大,但却先后荣获“北京最美乡村”“首都绿色村庄”“北京郊区生态村”“首都文明示范村”“顺义区环境优美村”“顺义区新农村环境整治先进村”等荣誉称号。

  来到柳庄户村,你会看到整齐的房屋,洁白的墙面,干净整洁的道路,设施齐全的广场及文化墙和新建成的柳庄户乡情村史馆,品味独特的和善文化,体会柳字文化,感受原汁原味的华北乡村气息。

  柳庄户“华北印象”主题村史馆占地面积600平方米,由村南闲置厂房改建而成,用艺术与写实的手法将乡村的发展历史及人文精神全面展现。它共分为序言、缘起、传奇、印象、足迹、传承、乡贤、后记8个展区,将柳庄户村的历史渊源、发展变迁、和善文化、美好生活、未来远景以全面、综合、统一、集中的方式,通过文字、图片、实物、视频、新媒体等形式,展示了华北地区乡村生活场景和浓缩的乡村文化记忆。

  初入村史馆门廊处,一道镶满村里主要姓氏名称立体字的环形门廊引起了我们的注意,这种代表了每一位村民的设计,独具匠心。

  继续前行,柳庄户村的起源和发展脉络一目了然:柳庄户村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明末清初,最初由山东柳氏一家三口逃荒至此建村。建村初期的柳庄户村并不叫柳庄户,而叫于家新村,一开始村庄以刘姓为主,传说清朝时村里柳氏三代出了一位宫廷乐师叫柳永茂,此人广置田产,柳氏一脉得以兴旺,柳庄户也渐渐壮大起来。配合着右手边的图文展示,左手边的沙画视频生动又细腻了演绎了这段村落变迁史,让人体悟和感受得更深。

  提起柳庄户村,提起柳姓,不能不提柳姓始祖柳下惠。柳下惠作为“中华和平第一圣”除了坐怀不乱的故事被世人传颂以外,最值得被世人推崇的就是他对中华民族诚信、礼仪文化的影响,柳氏的家训对中国传统“和善”文化的贡献尤为突出。柳庄户村将“和善”文化的精髓代代相传,教诲后人,让柳庄户不断发展,成为“礼仪之乡,教化之地”。也因此,柳庄户村自明末清初诞生以来已经走过300多年的风雨历程,目前已发展成为集柳氏、李氏、焦氏等10多个姓氏、168户、450余位居民的美好村落。

  走在印象厅里,我们仿佛能看到一代代的柳庄户人在这片土地上劳作、生活,繁衍生息的真实场景。映入眼帘的辘轳一下子把你拉到老一辈们系着水桶从井里提水,再一扁担一扁担地挑回家的场景中。旁边的花轿则一下子又把你带入到村中吹着喇叭或唢呐迎亲的热闹场景,而一边的解说:“以前村里娶亲都要经过拿小贴、拿通书、行聘、亮轿、劳作(zuo)、迎娶、拜天地、喜筵敬酒、子孙饺子长寿面、合欢酒、闹洞房、瞧酒、回门、住对月、拜新年⋯⋯”让我们看到了从前北方农村传统的婚礼细节,以及那种细小而极致的礼节,真是讲究。配合着花轿的,则是旁边的三间婚房,灰瓦泥墙,窗户明亮,大大的剪纸喜字贴在窗户上,单从外观看也是那个年代的“豪宅”。进入屋内,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农具(扁担、铁锹、耙、锄头、木犁等)、家里常用的生活用具(簸箕、杆秤、煤油灯、木箱子等),这些老物件镌刻着过去人们的生产和生活的方式,会把你拉到了从前农村的记忆中,感受浓浓的乡村印记。除此之外,农忙时的打谷场,很多我们似曾见过但又很难叫上名字的农具,50、60年代农村一家盖房、全村帮忙的场景⋯⋯让你对华北农村农民生活有了全面的和精细的了解,而这些也是柳庄户村史馆印象厅里一一为我们呈现的。

  让我们印象更深的还有柳庄户村的乡贤展示厅,一面墙上展示的全是该村建村以来的乡贤代表,以及他们在这里发生的故事,留下的印记。正是这种“耕读传家”“经名行修”“勤俭持家久”“中和”等思想,联系着故土,维系着乡情,形成了该地独有的和善文化,与和风细雨中滋养着代代柳庄户人,成风化人。除了文化的传承,技艺也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柳编,是中国民间传统手工艺品之一,柳编制品是我国民间广泛流传的手工艺品,“编筐、编篓,家家都有”。2008年6月7日,柳编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柳编这项传统技艺在柳庄户村也得到了很好的传承,村里边有多位老人堪称柳编能人。传承之后的发展,也被展示在村史馆中:休闲时尚的慢生活主题小镇——柳庄户,蓝图已经绘就,让我们期待吧!

  村史馆的最后,一张张男女老幼的笑脸照片汇聚在一起,慈祥的笑、阳光的笑、珍贵的笑⋯⋯150多张洋溢着浓浓幸福感的笑脸,组成一幅和谐大家庭的照片。“我们村村史馆的建成,全村村民功不可没。他们捐献出很多珍贵实物及历史文档资料,比如:有四幅清朝期间本村村民相互转让交易房产土地的契约原件、各种老物件等,我们村委会很感动,就想着说做一个笑脸墙把他们都写进我们的村史中。”柳庄户村的村书记柳显仓自豪地说。随行的一位刘大娘说:“这是一份荣誉,更是一份责任,它激励我们为俺们村做点力所能及的事儿。”一言一行间,一笑一颦中,柳庄户村人无不展现着和善、礼仪,谱写着和谐、美好的新生活。

  是的,笑脸在墙上,幸福在心里。

  作为柳庄户村文化形象的集中展示,村史馆不仅是乡村生活的回忆展示,也是儿童的趣味之地,还是所有村民情感共鸣之所,更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宣传之地,在这里让更多人认识、了解柳庄户村,让“和善”文化精神传播出去。

  村史馆是有生命力的,是乡村文化传承之地,是乡村文化的灵魂之所在,更是这种精神的发散之地。往事如烟,征程再启。柳庄户的村民用自己的智慧与汗水谱写了村庄的历史发展,现如今柳庄户已翻开崭新的一页,全体村民将共同谱写更加美好的明天。

责任编辑:王萍
    
中国农村杂志社| 关于本网| 版权声明| 期刊订阅| 免责条款| 广告招商| 联系我们|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 新闻热线:010-68251888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电话:1232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邮箱:crnewsnet@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睿思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铸京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