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市房山区的琉璃河镇,有一座域内最大的石拱桥——琉璃河大桥。据悉,琉璃河大石桥是北京地区四大古桥之一,其规模仅次于著名的卢沟桥。琉璃河大桥呈南北走向,横跨在宽阔的琉璃河上。由于地理原因,自古以来这里始终是北京通往南方各地的必经之路。
据说,当年每到汛期,房山的各条沟谷溪流以及山洪汇集,汹涌泛滥,致使琉璃河地区一片汪洋。历史上,琉璃河也曾多次构筑木桥,但是所设桥梁不堪一击,屡建屡废。当地百姓多苦于洪水灾害,虽怨声载道,却无能为力。
琉璃河大桥最早建于明代永乐年间(1418)。据《日下旧闻考》记载:“永乐十六年七月,修顺天府琉璃河桥。”当时,每逢夏秋,山洪暴发,河水泛滥,常常造成交通中断,南北客商及行人过往十分困难。
嘉靖十八年(1539),明世宗南巡,行至琉璃河,驻跸良乡行宫(遗址在今琉璃河中学),亲眼看见了过往行人因无桥过河的艰难情景。南巡归来,立即下诏令工部尚书甘为霖督修此桥。然而不久,甘为霖因病离去,修桥之事,不可告终。嘉靖二十四年(1545),世宗又下诏书,复命侍郎杨麟、内官监太监陈准、袁亨督建石桥。琉璃河大桥在旧桥基址上兴建,当时可谓工程浩大,规模宏伟,修桥历时1年,于嘉靖二十五年(1546)终于建成。《明世祖实录》记载:“嘉靖二十五年(1546)九月,浚良乡琉璃河,置桥其上,名其桥北云仙积,南曰永明。”
琉璃河大桥,全部采用大理石砌筑而成,结构严谨,气势雄伟。石桥全长165.5米、宽10.3米、高8余米、共设11孔,中孔最大、孔径9米。拱券正中雕有精美的兽头。桥面用条石构砌,石与石之间以“银锭扣”嵌接。石桥两侧置有实心栏板和望柱88对,柱与柱之间以石栏板相连接,其上均雕有海棠线等纹饰。栏板长1.65米、宽0.8米、厚0.28米、总计有178块。在石桥北端右侧第三孔处,还有一根锻造而成的铁梁。该铁梁长10米有余、宽约0.6米、厚度为0.4米、斜靠于桥身,俗称“镇桥梁”。明隆庆三年(1569),良乡知县安守鲁修《良乡县志》时,把琉璃河及大石桥称之为“良乡八景”之一,名为“燕谷长虹”。
石桥建成以后,商旅往来,南北畅通,在政治、经济、文化诸多方面都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由于石桥所处的地势较为低洼,桥的两端又无堤坝防御,每逢汛期,水势暴涨,环桥南北均为水患,交通仍然受阻。
为根治水患,彻底解决南北交通阻隔,明王朝于嘉靖四十一年至嘉靖四十二年(1561-1562)又拨库银8万两,命尚书徐杲继续督办石桥工程。徐杲亲自设计工程方案,在石桥南北两端低洼处,用条石修筑路堤,以提高两岸路基,减轻洪水对石桥和路堤的冲击。在路堤上建小石桥一座,并在堤间设水沟以压水势。堤宽19.8米、高近4米、总长2000米,堤面上全用巨型条石铺筑。整个工程历时一年。后来,当地百姓称这里为“五里长街”。在桥北中段又建有一座单孔小石桥,长5米、宽11.4米、高4.5米。路堤之间还建了8道水沟,用于排水。竣工后,奉世宗旨意于桥上建石坊两座,一曰元恩,一曰咸济。琉璃河从修桥到路基建成,前后用了20余年的时间,可见工程之艰巨。琉璃河大石桥历经沧桑,它记录着明清两代艰辛的历史。
位于琉璃河大桥南头东边的《敕修琉璃河桥记》碑,记述了明万历年间修缮琉璃河石桥及路堤的史实,也就是第二次维修。第三次维修在光绪十六年(1890年),后于1959年和2001年分别进行第四次和第五次维修。
自古以来,琉璃河镇一直被称为京师的南大门。无论是军事战争,还是商旅贸易,它都是南北交通的要冲,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琉璃河石桥,自明嘉靖十八年(1539)修建,到现在已经经历了470余年。新中国成立以来,市区政府多次投资,修补加固,为了使琉璃河大桥作为文物加以保护,市政府和区政府多次研究治理方案,最终在石桥西侧重新架设了一座现代桥梁,以保证道路的畅通。这样,使用了463年的琉璃河大石桥终于退役了。2013年,琉璃河大桥被列入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而作为一处历史悠久的文物古迹,琉璃河大桥常年向群众免费开放。
琉璃河石桥脱下穿了几十年的“沥青装”,几百年来穿桥留下的车辙痕迹清晰地展现在眼前,这在北京市还是第一次。这些车辙深度达十几厘米,是古代铁轴车常年轧过形成的,这对研究古代桥梁和风俗都有重要文物价值, 同时也印证了琉璃河石桥对南北交通起到重要作用。据民国十三年《良乡县志·舆地志》载:“(琉璃河)石桥为朝宗孔道,四会轮蹄;北望卢沟,双虹对跨,诚京南要隘也。”
如今,这座古老而壮丽的桥,仍保留着原有风貌,向人们展示着精湛的建筑艺术和历史的沧桑。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