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春啦
时间: 来源:美好生活-中国农村网 作者:黄辉 字号:【

  清明过后已是谷雨,古人云:“雨生百谷”。气象专家表示,谷雨是春季最后一个节气,谷雨节气的到来意味着寒潮天气基本结束,气温回升加快,“清明断雪,谷雨断霜”,农事上说,这正是种瓜点豆的季节。而这些年,农家,又多了一件事,一件大事,修整庭院,打扫房间,农家客店,准备开门迎宾。

  对于世代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来说,乡村,是祖上留下的老宅子,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环境,也是繁衍生息的生命印记。而对于游客,则是对一个乡风民俗的认知和感受,是那些未知的乡村故事对他们的吸引和乡村特有的文化给游人的体验。进而融入,感知这份乡土文化。

  随着生态环境的改善和人们生活观念的改变,田野乡村成了城市人短途旅游、周末休闲的首选。尤其是近两年北京农业加大了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生产方式,乡村旅游已成为京郊农业新型业态。而旅游形态也呈现多元化发展。有原生态的农家乐、有主题特色的乡村民宿,还有以生产观光为一体的农业生态园区。

  俗话说“百里不同风,十里不同俗”。正是地域根基的不同,使得乡村间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乡村景观形成差异,体现在文化上就是乡村文化的原真性和独特性。

  少一些“规范”,多一些特色

  当前乡村旅游发展已成为趋势,相关部门在推动农民增收的同时,加强了行业规范的管理。旅游作为一种业态固然需要行业规范的标准,以此达到服务的品质和安全保障。但乡村旅游不同于快捷酒店和星级饭店,酒店和饭店是为旅行者提供的住宿驿站,而乡村旅游则是让游客在自然生态中释怀和体验。当我们简单、单调地制定一些规范标准的同时,也就失去了乡村特色。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是人们面对自然生态的意境之美;“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是民俗生态中的人文之美。那些发源于农家的春饼宴、豆腐宴、侉炖鱼,一系列农家美食,有源自乡野的物产,有源于农家的生活,如今成了是乡村旅游特色,如果再配上粗瓷大碗,坐在那粗笨的原木桌椅旁,你是否会感觉到平添了几分原生态的亲切感。

  欧洲近年来推出的特色乡村与小镇旅游系列产品,凭借其浓郁的乡村风情、独特的小镇格局、多姿多彩的小镇建筑、迷人的小镇街巷、浓厚的小镇生活气息以及丰富多彩的小镇活动吸引着许多国际游客,其经济效益和社会影响不亚于欧洲的大都市旅游。我曾采访过法国的一个乡村,发现家家户户都在万花丛中,我问:你们都喜欢种花?回答说:我们这里每年都要举办鲜花装饰比赛,家家户户都要参加。谁家设计得好还有奖励。这种让农民参与创作的美化活动,既改变了环境,又提高了农民的主动性和荣誉感。

  而所谓统一的配置,规范的管理,恰恰是管理的低档化和简单化。从而失去了原本的乡村特色,也失去了农民的本色。随之而来形成了一种缺乏自我认知和创意的依赖。

  为什么这几年都在推行民宿的概念,正是因为民宿不同于传统的饭店旅馆,也许没有高级奢华的设施,但它能让人体验当地风情、感受民宿主人的热情与服务、并享受有别于以往的生活,因此蔚为流行。

  少一点理念,多一些体验

  每次下乡我都喜欢去赶早集,有句话说“起大早,赶晚集。”意思源于赶集要赶早,那些自家园子采摘的蔬菜水果,那些凌晨下湖打上来的活鱼,那些一大早从屠宰场拉来的鲜肉,都要赶早才能保证鲜活,而赶集的人趁早买回,不耽误中午吃鲜。还有乡里人的手艺和小贩们趸来的货,都集中在这一上午的时间。

  集市是一种市场经济的初级模式,也是一种民俗风情,乡里人赶集不单是为买卖,也是交流和休闲,顺便串亲戚,因此还有一说叫逛大集,早些年,年轻人还以逛集为由,和情人幽会。

  在北京偏远乡村至今还保留着集市。它已不再是单纯的物流、交易,而是乡村市场的开发和休闲农业的乡村特色。吸引了很多城里人。如今发展乡村旅游,赶集对于缺少民族特色的北京郊区而言,恰恰是一个很浓厚又很有经济效益的休闲农业项目。

  位于北京最北端的延庆区张山营镇,110公路串起了北山下的一个个村庄,镇里按农历排列,一个村庄,一个村庄的轮流,在海坨山、松山、玉都山映衬下,每天一个集市,一个生动的民俗大舞台。在集市上经常看到特意从城里赶来的,或干脆就住在村里的城里人。悠闲地逛着,采购着。显然,集市已经成了当地的特色民俗体验项目。

  而那些概念化的模仿和搭建起来的形式,也许只图一时新鲜,对于游客来说恐怕不足为奇,反而很不自然。融入感和参与性,是旅游尤其是乡村旅游的关键,因为乡村旅游正是寻找那份返璞归真,感受朴实无华,享受自然清新。

  少一点标语,多一些标志

  随着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推进,很多资源匮乏、交通不便的偏远村落被整建制搬迁,新建的村庄,生活设施齐全,但由于土地规划的限制,村庄缺少了错落感,更像一个居民小区。

  这几年国家对传统村落,加大了维护力度。那些历经百年的古老村落,尽管已暮年垂老,但从那些精致的建筑形式、精美的砖刻雕塑,以及所诠释的文化内涵,正是中国历史悠久的传统文化和民族特色的最精彩、最直观的传承载体和表现形式,是持着亲和的态度,从而形成了建筑和谐于自然的环境态度。

  位于桑干河与御河交汇处有一个落阵营村,据说300多年前,一个叫吕天平的汉子来到这里,传说此人系李自成的一个族侄,原本姓李。“闯王起义”失败后,他隐姓埋名改为吕姓,带着一营兵马隐居在这个村庄谋生。这个村子也因此得名吧,一个败落军阵的营地——落阵营。

  当年的吕天平改头换面,落户经商。在数代苦心经营之后,一座富丽堂皇的大院——吕家大院,显赫地威立在两河交汇之处,“耕读传家”、“笃志诗书”这些嵌刻在门匾上的诫勉之词,也说明吕家世代的奋斗目标。

  吕家大院保存至今的房舍有102间,大院融合了云南、河南、天津的建筑风格,这在北方民居建筑中别具特色,是山西最具代表性的十一座大院之一。其中一座精致的砖雕影壁尽管经历百年风雨依然夺目。雕刻的是三位潜心苦读的学子盼望金榜题名的情形,上面题有“碧桐茂蔚荫高轩,又见凌晨喜鹊喧,借问仙禽何所报,祯祥早以兆三元”,充分表达出宅院主人高雅的审美情趣。经查,这是主人于光绪六年(1881)题写的。如今已成为这座大院的标志,也是珍贵的文化遗产。

  为扶植引导农民改变观念开发产业,政府每年会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资金,改善环境,修建设施,辅导农民参与乡村旅游产业。当乡村旅游为村民带来可喜的收入之后,利益的驱使往往冲淡了乡情的浓度,市场竞争使邻里之间多了些计较,而为了增加利益的收入不顾环境,私搭乱建,更破坏了自然与和谐。如何维护传统,保持特色,是今天更应该建立的管理规则和形象意识。也只有把传统特色留住,才可能留住游客。

  文化的内涵不是外在的标语口号,而是能诠释地域特色和民俗风格的标志。那些源于村庄的历史,以及在历史延续过程中的习俗才是打造特色标志的最珍贵的素材。

  开春了,万物萌生。前几日应影友相约到北京丰台区宛平湖拍鸟,说:这里发现了震旦鸦雀。

  我很惊愕。

  “震旦”是中国的古称,震旦鸦雀是中国特有的珍稀鸟种,被誉为“鸟中熊猫”,为全球性近危物种。以震旦给一种小鸟命名,显示了这个鸟的古老、神秘。而这种有着几千年生命历程的物种,真正为世人所知还不到150年,之前它们在中国东部沿海的芦苇丛里“默默无闻”,甚至连土名都没有。1872年,法国传教士、著名博物学家阿芒·戴维根据采自江苏(包括今天的江苏省和上海市)一个湖边芦苇丛的标本,对该鸟进行了科学命名。

  这种对生存环境的苛刻和生存历史的悠久,足以体现了它的珍贵和对环境的挑剔,应该说,这是近几年北京环境治理成效的最大验证。

  也正说明,只有适应生存,才能维护生命。

  从中国自陶渊明归隐田园起,乡野风光就成了士人推崇的居住佳境。村居远离鳞次栉比的城市房舍,摆脱红尘俗世的纠缠,向往美好的心理,使理想化的“世外桃源”成了村居环境的代名词,村居之美对安定丰足通达而言,澹泊自然、淳朴恬淡的环境使人的身心、精神在自然中净化、升华。

  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把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主题,要求坚持问题导向,调整工作重心,从各方面谋划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三农”发展注入新动力。以提高农业供给质量为主攻方向,坚持市场导向,跟上消费需求升级的节奏,优化供给结构,不仅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农产品的需求,还要满足对农业观光休闲等服务性需求,满足对良好生态的绿色化需求。

  对于政治文化首都的北京,乡村旅游更应该彰显与自然的和谐、对传统文化的敬畏,以及与此相应的文化品位,以打造北京的文化特色、提升农民的收入和市场的需求。

责任编辑:王萍
    
中国农村杂志社| 关于本网| 版权声明| 期刊订阅| 免责条款| 广告招商| 联系我们|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 新闻热线:010-68251888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电话:1232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邮箱:crnewsnet@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睿思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铸京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