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着老规矩过大年
时间: 来源:美好生活-中国农村网 作者: 字号:【

很多人将规矩看作是一种约束,总是想尽力去打破它。不按规矩来也许是一种创新,但同时丢掉的可能是一种秩序、一种文化、一份情怀。很多规矩其实凸显的就是一种仪式感,《小王子》一书中的狐狸说:“它使某一天与其他日子不同,使某一时刻与其他时刻不同。”在中国人眼中,大家公认的一年中与其他日子不同的恐怕就是过年了。然而由于传统仪式的不断缺失,没有了仪式感导致现在的人丢失了许多好东西。为什么现在很多人对过年过节无感,有人说是物质生活丰富了,当年只有过年过节才能吃到的东西现在随时可以吃到,少了期盼就少了滋味。这也许是一个方面,但从更深的层次来看,过年的规矩越来越少才是影响人们过年体验的最直接的原因。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过年的老规矩与老理儿,过一个地地道道的大年吧。

备年始于“腊八”

从腊月开始,一直到正月十五,过年是一个节连着一个节,比如这腊月里的第一个节——腊八,农历十二月初八。

中国的许多节日都与祭祀、宗教、祈福有关,腊八也不例外。从有历史记载以来,腊月就有“腊祭”这个说法,后随佛教盛行,佛祖成道日与腊日融合,相传这一天还是佛祖释迦牟尼成道之日,称为“法宝节”,是佛教盛大的节日之一。这天一定要煮粥敬佛,也就是腊八粥。宋朝吴自牧撰《梦梁录》卷六载:“八日,寺谓之‘腊八’。大刹寺等俱设五味粥,名曰‘腊八粥’。

最早的腊八粥是红小豆来煮,后经演变,加之地方特色,逐渐丰富多彩起来。南宋文人周密撰《武林旧事》说:“用胡桃、松子、乳覃、柿、栗之类做粥,谓之腊八粥。”清人富察敦崇在《燕京岁时记》里则称“腊八粥者,用黄米、白米、江米、小米、菱角米、栗子、去皮枣泥等,和水煮熟,外用染红桃仁、杏仁、瓜子、花生、榛穰、松子及白糖、红糖、琐琐葡萄以作点染”,颇有京城特色。

而老舍先生也在《北京的春节》一文中写道:“在腊八那天,人家里,寺观里,都熬腊八粥。这种特制的粥是祭祖祭神的。可是细一想,它倒是农业社会的一种自傲的表现——这种粥是用所有的各种的米,各种的豆,与各种的干果(杏仁、核桃仁、瓜子、荔枝肉、莲子、花生米、葡萄干、菱角米⋯⋯)熬成的。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业展览会。”

也正是从腊八这天开始,过年提上了人们的议事日程,人们准备年货、准备祭祀、大张旗鼓地准备热热闹闹地过个年。

各地腊八习俗

陕西

在陕北高原,腊八粥里除了用多种米、豆之外,还得加入各种干果、豆腐和肉混合煮成。吃完以后,还要将粥抹在门上、灶台上及门外树上,以驱邪避灾祈求丰收。这天忌吃菜。如果这天吃菜的话,庄稼地里就会杂草多。

甘肃

甘肃武威地区讲究过“素腊八”,吃大米稠饭、扁豆饭或是稠饭,煮熟后配炸散子、麻花同吃,民俗叫它“扁豆粥泡散”。

西宁

吃麦仁饭。腊月初七晚上将新碾的麦仁,与牛羊肉同煮,加上青盐、姜皮、花椒、草果、苗香等佐料。

江苏

江苏人吃腊八粥分甜咸两种。腊八粥里要加入茨菰、荸荠、胡桃仁、松子仁、芡实、红枣、栗子、木耳、青菜、金针菇等。如果煮的是咸粥的话,在里面加入青菜和油即可。

宁夏

做腊八饭一般用各种豆类加大米、土豆煮粥,再加上用麦面或荞麦面切成菱形柳叶片的“麦穗子”,或者是做成小圆蛋的“雀儿头”,出锅之前再入葱花油。

大年前面是小年——祭灶

腊月二十三被视为过年的开端,如今的大多数人只知道祭灶就是小年,其实,在古代,祭灶节的地位仅次于中秋节,当时在外做官、经商或读书者,都要在祭灶日前赶回家团圆,吃自家做的祭灶糖果,以求灶神祈福、全家来年平安。

宋代诗人范成大的《祭灶词》对祭灶日有详尽描述:“古传腊月二十三,灶君朝天欲言事。云车风马小留连,家有杯盘丰典祀。猪头烂熟双鱼鲜,豆沙甘松米饵圆。男儿酌献女儿避,酹酒烧钱灶君喜。婢子斗争君莫闻,猫犬触秽君莫嗔。送君醉饱登天门,勺长勺短勿复云,乞取利市归来分”。从诗中看出,祭灶的供品相当丰盛,足见人们对于祭灶的重视。

民间有传说,灶王爷整天守在锅灶前,吃香的、喝辣的,还监视妇女的勤懒和饭菜的好坏。每年腊月二十三日,灶君上天庭向玉帝汇报人间一年来的各种情况,有的时候还会添油加醋一番。这样一个神灵老百姓不仅得罪不起,还要竭力讨好才是。

祭灶时要先准备好供品,百姓早早制作了四角供儿或者烧饼,也有用水果、赶集买的糖果等代替。到了晚上吃罢饭后用红公鸡活献于灶前,作为灶君上天的坐骑,有的地方用竹篾糊成纸马。祭灶时先烧香,再吊表,用糖涂完灶王爷的嘴后,便将神像揭下用火点着,这样,灶王爷就与烟一起升天了。这时要跪着说“二十三,灶王老爷上天,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上天只说全家好,回宫多带金银宝”之类的吉祥话,吊完表后,行三跪九拜大礼恭送灶王上天。

腊月二十三日的祭灶之所以被称作小年,是因为它跟大年有着密切的关系。因为在大年三十晚上,灶王爷便带着天庭的赏罚,与其他诸神一同返回人间。灶王爷被认为是为天上诸神引路的,其他诸神在过完年后再度升天,只有灶王爷会长久地留在人家的厨房内。迎接诸神的仪式称为“接神”,对灶王爷来说叫做“接灶”。接灶一般在除夕,仪式要简单得多,到时只要换上新灶灯,在灶龛前燃香就算完事了。

祭灶习俗

吃饺子

祭灶节,民间讲究,取意“送行饺子迎风面”,送灶王爷上天当然要吃饺子。

吃灶糖

古话说“二十三,糖瓜粘,灶君老爷要上天”。吃灶糖,灶糖是一种麦芽糖,粘性很大,把它抽为长条型的糖棍称为"关东糖",拉制成扁圆型就叫做"糖瓜"。

红色是年的表情

如果用颜色给中国人的一年十二个月命名,那么从年初的二月到年末的冬月这十个月都可以用绿、蓝、白、灰等冷、中性色调来代表,人们按部就班地进行一年的劳作,理性的色彩主导一切。俗话说“腊七腊八,冻死寒鸦。”腊月是一年里最冷的时候,但也正是从这个月开始色彩发生了变化,出现了向暖色渐变的过程。感性的色彩瓦解之前冷色留下的烙印。一直到除夕这天,一年的终结之时最终化作一团纯阳之色——红色。

红色热烈,富有张力,激情,不拘一格。然而红色所代表的含义却与中国人一贯信奉的内敛、不张扬的处事原则大抵上相悖。因此在大多数时候,红色是一个对场合非常挑剔的色彩。只有在一年中最令人雀跃的时刻——春节,红色当之无愧地成为国色,“称霸”一时。中国人吃的、用的、穿的甚至是人际关系都被这种颜色所浸染。这个时候最能将红色完美融合在年的味道之中的恐怕就要数春联了。

春联也称对联。红纸上用墨或是金粉书写内容祥和、文字对仗、字体工整的语句。《簪云楼杂记》中记载,朱元璋在南京建都之后,看到大户人家除夕贴的桃符非常喜庆吉祥,就想推广一下。于是在一年的除夕前他颁布御旨,要求金陵的家家户户都要用红纸写成的春联贴在门框上,来迎接新春。大年初一的早晨,朱元璋微服巡视,挨家挨户察看春联。一旦看到好“对联”,还要停下评头品足一番。

到了清代,过年贴春联的习俗更加普遍、讲究。民间既如此,宫廷且更加豪华隆重。然而过去,满族的“对联”不像如今的“对联”,用大红纸书写,而是采用汉人最为忌讳的白纸书写。这是为什么呢?原来白色是女真族最为崇尚的色彩。早期的满族人,有个风俗叫“尚白贱红”。早期满族是狩猎民族,在森林里或者雪原上狩猎时,红颜色最容易受到野兽的攻击,所以,对满族猎人来说,红颜色不“吉利”。满族先辈们认为,白色是“吉利”颜色。但清朝入关后,满族人受到中原文化、习俗的影响,逐渐转变了“尚白贱红”的习俗,便把白色“对联”镶上蓝边儿或红边儿。后来,不少满族人向汉人那样,索性用大红纸书写“对联”,并且遵照汉人习俗,过年时张贴在大门上之后,不需更换,直到第二年过年时,再续写新“对联”张贴。于是,白色“对联”,便成为清代皇宫过年的专用春联。

除了春联,过年时,人们还要在门楣上贴上喜庆的门楹,挂上红灯笼、在窗楞挂上一串串红色的余钱、在玻璃上贴上红色的窗花,还要在门上贴上红纸斗方的“福”或“春”字,就连春节放的爆竹也都裹着一身“红袍”。这一处处的红色为一年中最重要的时刻的来临烘托足了气氛,因此在过年的时候人们可以尽情的穿红戴红,不需要顾及是否夸张,要的就是一个喜庆味儿。

最具仪式感的一夜——除夕

祭祖是过年的高潮之一。梁实秋先生在《北平年景》中这样回忆过年祭祖的情景:“祖先的影像悬挂在厅堂之上,都是七老八十的,有的撇嘴微笑,有的金刚怒目,都在香烟缭绕之中。这时节孝子贤孙叩头如捣蒜,其实亦不知所为何来,慎终追远的意思不能说没有,不过大家忙的是上供,拈香,点烛,磕头,紧接着是撤供,围着吃年夜饭,来不及慎终追远。”

祭祖之后接下来就是年夜饭这个环节,也是一年中最隆重的一顿饭。年夜饭要说讲究还是要数皇家。清代皇家年夜饭的规矩,从座次排列、餐具使用规格、上菜顺序到菜品,都是有规矩有讲究的。以座次排列为例。平头百姓家围坐一桌,尊长上座其余依次排列即可,可皇家人多,那就得论桌排列。御宴桌为主席,摆在大殿的地平台上。台下,自北而南,依次排列臣属宴桌;自东而西,摆后宫宴桌。

到了民间,百姓中比较富裕的大户人家来说,一般会临时聘请大师傅到府上一显身手。老北京的年夜饭的菜肴讲究“四四见底”,即由四凉(炸饹馇、芥末墩儿、肉皮冻儿、五彩花生米)、四热炒(红烧鲤鱼、葱烧海参、清炒虾仁儿、烩鱿鱼菜)、四肉菜(米粉肉、四喜丸子、红焖肘子、回锅肉)、四汤菜(烩三鲜、奶汤干丝、玉米全烩、八宝涮锅)等组成。到了今天,当年大户人家的年夜饭菜谱看起来也是稀松平常的。

此外还有几个讲究,就是餐桌上要有鱼,因“鱼”和“余”谐音,大家都约定俗成的不动一下筷子,图一个年年有鱼(余)的好彩头。还要有一个火锅,意思是日子过得红红火火。还要上一盘萝卜丝,俗称菜头,祝愿来年有好彩头。最后多为一道甜食,拔丝红薯或拔丝苹果,祝福往后的日子平平安安、甜甜蜜蜜。

吃年夜饭期间说话也有讲究,不能哭,不能吵架,吃完了不能说“饱”,要说“充实”,饺子在煮的过程中破了还不能说“破”,要说饺子煮“挣”了,含有挣钱的意思,不要谈论什么死亡生病等话题等等一切事情都以说吉祥话办吉利事为准。

到了晚上10点多钟,该是接灶神的时候,大人们便来到贴着“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的厨房灶边,象征性地放一挂鞭炮,算是接了灶神。《老舍自传》中这样记叙母亲接神的一幕:“记得有一年除夕,大概是光绪三十年前的一二年,母亲在院中接神,雪已下了一尺多厚。高香烧起,雪片由漆黑的空中落下,落到火光的圈里,非常的白,紧接着飞到火苗的附近,舞出些金光,即行消灭;先下来的灭了,上面又紧跟着下来许多,像一把“太平花”倒放。我还记着这个。我也的确感觉到,那年的神仙一定是真由天上回到世间。”

从腊八到除夕,再到之后的上元佳节,年就在这个过程中完成辞旧迎新的交替。也正是在这种充满仪式感的一个一个重要的环节中,人们感知过年的喜悦、体味过年的情怀、伴随年的更迭走过人生的漫漫旅途。

责任编辑:高晓川
    
中国农村杂志社| 关于本网| 版权声明| 期刊订阅| 免责条款| 广告招商| 联系我们|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 新闻热线:010-68251888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电话:1232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邮箱:crnewsnet@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睿思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铸京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