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3-09 16:31:42 来源: 作者:
说起“第一书记”,很多人第一个想到的可能就是那部名为《第一书记》的电影。这部2010年上映的电影汇集了黄宏、杨立新、徐帆、蒋雯丽等各路大牌明星助阵,成为当年度最火的一部主旋律电影。影片的原型就是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第一书记沈浩。沈浩原本是安徽省财政厅一名干部,2004年,作为优秀年轻党员干部,他积极响应省委号召,成为安徽省第二批选派到农村任职的干部。
从21世纪初开始,我国多省相继开展了选派干部到农村任职的工作。经过十多年实践证明,这项工作在加强基层党建和贫困村帮扶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些地方选派优秀机关干部到村里任职、挂职,是有利于了解基层真实情况,夯实基层工作基础、培养锻炼干部的举措,一举多得。
2015年初,中共中央组织部、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关于做好选派机关优秀干部到村任第一书记工作的通知》,中央要求选派第一书记“对党组织软弱涣散村和贫困村要全覆盖”。
高标准,严要求,选好当家人
射箭要看靶子,弹琴要看听众。想要做好村里的“领头雁”、当家人,光凭借一腔热忱是远远不够的。要想在农村艰苦的生活条件下,错综复杂的利益关系中,捋顺村庄的各种问题,明确发展方向,进而改变乡村面貌,对初来乍到的第一书记而言是何其困难。
选派第一书记的条件中,明确提出了要敢于担当,善于做群众工作,开拓创新意识强,作风扎实,不怕吃苦等要求。除选拔优秀干部的要求以外,还须紧贴农村需求、依村选人。正因如此,四川在选派优秀干部到村任第一书记时,提出“六不派”,即政治素质不强的不派、农村工作不熟悉的不派、组织协调能力不强的不派、对群众感情淡漠的不派、工作作风不实的不派、政策法纪观念不强的不派。新疆、西藏要求选派干部必须懂双语⋯⋯
2015年,北京市共选派第一书记407名,其中市级层面选派102名,区县层面选派305名。任期均为两年。在市级层面选派的102名干部中,正处级1名、副处级11名、正科级57人、副科级33名。平均年龄40岁,全部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
在焦裕禄的故乡山东省淄博市博山区,刘昌法的名字被广为传颂。从2012年开始任驻村“第一书记”4年来,他真心真情为百姓,先后带领两个贫困村走上致富路。老百姓也把他当亲人:70多岁的老大爷自愿为他翻山越岭寻药治病;80多岁的老大娘把年货留到快发霉也要等着给他⋯⋯“干什么工作,当事业来做都做得成;干什么职务,当官儿做都做不久。”这两句话,写在刘昌法随身携带的笔记本上,也是他工作作风与心态的一个写照。
类似于沈浩、刘昌法这样的优秀干部才是真正符合第一书记选派条件的代表,而那些走过场,将下乡驻村扭曲为“吃的农家菜,住的农家院,到老乡果园里走了一趟,和乡村游差不多”的人可真是把经给念歪了。
进农家,察民情,摸清村家底
“参与当地人的生活,在一个有严格定义的空间和时间的范围内,体验人们的日常生活与思想境界,通过记录人生活的方方面面,来展示不同文化如何满足人的普遍的基本需求、社会如何构成。”这便是田野调查,这种方法被广泛应用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研究领域。从某种角度来看,几乎所有的第一书记入村后都需要做一番田野调查,转村入户了解村子情况,摸清村子家底。
北京市朝阳区小红门乡肖村位于城乡结合部,村子情况复杂。桂冠担任第一书记后为了摸清资源禀赋、吃透村情民意,采取了“三必谈”和“三必到”,即“与党总支书记必谈、与村两委班子成员必谈、与村委会普通干部必谈”,“逢入户开展日常工作必到、逢走访慰问必到、逢办‘正经事儿’出份子必到”的举措,通过座谈、走访、问卷及家长里短聊天等形式,多层面、多渠道去了解第一手情况和资料。驻村期间,桂冠走访村民100余户,与村民代表党员代表谈心谈话200余人次。
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称多县清水河镇红旗村第一书记王志伟为了解村庄情况,与牧民群众同吃同住,不顾条件艰苦、气候恶劣,克服高寒缺氧、交通不便、牧民居住分散等困难,在两个月的时间里,完成了对全村4社175牧户的调查,了解了贫困户可支配性收入和各类支出以及财产、住房、上学、就业等牧户生产生活的实际情况和存在的困难,认真分析贫困户贫困现状和致贫原因,使帮扶工作有了精准详实的基础数据。
第一书记了解村情民情靠的是“晴天一身土,雨天两脚泥”走出来的,在这个过程中,干部了解了村庄,发现了问题;村民也从中体会到了干部发展村庄的决心,相互的信任才有了基础。
实干事,干实事,做百姓的知心人
有人说,当第一书记最难的,不是怎么下得去,而是如何待得住、干得好。
村“两委”班子组织涣散,村民不配合工作,历史遗留问题棘手⋯⋯是许多第一书记所面临的困难和挑战。当年沈浩初入小岗村时被村主任下绊子、劝架被打、村民没一个人敢和他说实话⋯⋯面对这些困难,他也同样犹豫过。
和众多第一书记的初衷一样,北京市密云区西田各庄镇西庄户村第一书记亓建强当初以为只要能为村里引来几个项目、促进全村经济发展就可以了。进村以后才发现,实际情况比他想象的要复杂。由于建设施工项目、土地承包合同、生态林管护等历史遗留问题,上访群众一波接一波;村集体账户有470多万元欠账,锅炉损坏没钱维修,电话欠费被停机销号;“两委”班子不团结,得不到群众认可⋯⋯
然而更让亓建强头疼的是老百姓对这个新来的第一书记怀有抵触心理,认为他就是来镀镀金,不会踏下心来为村子办事,还可能会侵占百姓利益。当时,百姓天天三五成群地来到村委会找亓建强要钱要物,甚至把过去几年的矛盾和纠纷拿出来让亓建强协调解决,想尽办法刁难亓建强。
一上任就碰到这么多困难,受到很多从未受过的委屈,亓建强深刻地意识到,老百姓这些行为的背后是对自己的不信任。他提醒自己,面对挑衅不卑不亢,面对漫骂不急不恼。百姓有困难,他想办法协调村“两委”班子帮助解决;百姓邻里出现纠纷,他必定到场帮助协调;有些因病致贫的特困户和残疾人,他自己出钱买米买面到家看望⋯⋯
一分付出一分收获。真心的融入,让百姓对他的态度有了根本的转变,过去见面是爱答不理,现在见面是笑脸相迎;过去是堵着门不让吃饭,现在是请亓建强到家里去吃饭;过去想办法排挤亓建强的一部分百姓,现在都已经成为他开展群众工作的好帮手。
事实证明,第一书记能不能待得住,归根结底还是要看他有没有为村民干实事,有没有真心为村庄的发展担一份责任。对于那些村里有事就来一下,没事时大部分时间都待在城里,偶尔帮村里跑跑项目、要要资金的干部,村民也不会真心接纳他的。
图创新,谋发展,致富奔小康
低收入村帮扶、精准扶贫是第一书记们的另一项重要职责。想要在2020年实现全民奔小康,除了巨额财政补贴、特殊政策扶持之外,更重要的还是要靠这些集合了社会各界精英的第一书记们。相比土生土长的村支书,选派到村的第一书记则具有更为广阔的视野、更加丰富的社会资源,而这些优势是帮助村庄摆脱贫困的利器。
每年从6月中下旬开始,北京的平谷大桃逐渐上市。此时,平谷区峪口镇胡家营村第一书记蔡华帅就在朋友圈里不停地推销自己村里打造的富含SOD 的“孟良仙桃”。
胡家营村有3000亩大桃,村民几乎都以此为生。可是随着周边省市扩种大桃,近几年平谷的桃价一年不如一年!在这种情况下,通过一段时间调研,蔡华帅决定跳出平谷大桃概念,打造自主高端品牌“孟良仙桃”。
经过与村“两委”班子商量,蔡华帅在村内找了3家大桃种植户,拿出7个品种11亩地392棵树,进行“孟良仙桃”栽培试验。第一个试验品种“早露蟠”在少套袋1万个的情况下增收8000元。
今年,蔡华帅尝试打造200亩的“孟良仙桃”示范园,申请有机绿色和无公害认证,进一步完善产品包装,重点通过走京东、天猫等大型网上超市,并与平谷区内现有网上平台合作,面向全国市场,从而实现他“带动大桃产业转型,推动为民增收致富”的目标。
来自海南省政府政务服务中心的驻村第一书记李绍煦,到万宁市北大镇丰丹村任职后,利用无人机航拍全村的产业布局,还借助光纤入户为村民开通“信息高速公路”等高科技方式,不仅为村里谋划了一个符合自身条件的脱贫布局,也开拓着村民的视野,改变着贫困户的观念。随后,李绍煦又联系上级扶贫部门支持的20台电脑发放到村里的便民服务站、村扶贫工作室等公共场所。渐渐地,村里上网的村民多了,他们在网上浏览打工信息、特色产业的销路、审批和办理,种植技术共享,这些成为村民们了解外面世界的重要渠道。
“第一书记“是什么角色?是上面派来的“钦差”,是外面请来的和尚,还是松了箍的闲人?都不是。第一书记就是咱们村里人。他褪去官服,换上布衣;离开机关,走进田间;放下笔头,握起锄头⋯⋯只有完成了角色的转换,第一书记才能真正成为村子的领头雁、村民的知心人和基层党组织的“主心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