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3-09 16:54:15 来源: 作者:
令公村属北京密云区太师屯镇辖村。村人姓氏多为王姓,据家谱记载:王姓始祖起于太原王氏,初祖名王统,明朝初年带着四子从山西迁居密云,辗转落于古北口,开枝散叶。因明末战乱,王姓某支迁至令公村,因先祖曾居于古北口杨令公庙旁,因此新村名令公。村内建有明代古堡,古堡背倚青山,村民原居于城堡内。数百年间,村落逐渐扩大,一座座新居围绕着古城依次而兴,倚着城堡成为院落,慢慢地,古城融进了村中,形成独特的“村中城”景观。
“令公村,靠北坡,金银财宝十八锅;朝阳洞、万花山,二柏搭枝好神仙。”这首村里世代流传的歌谣,生动地描绘出了城堡、古树和山水——令公村的三大景观,也吸引着各方游人慕名前来。
走进古色古香的山区小村,空间没跨出多远,时间却仿佛超越了几百年,让人瞬间生出“一步走进历史,转眼似成古人”的感觉。历史风烟在脑海中掠过,那曾经有过的喧嚣与繁华,已无声无息、无影无踪。逝者虽逝,生者自生,人生舞台上还在上演着各色的悲喜剧,生命也就同时间一样,在文字传承和现实记忆中彼此衔接着,成为一页页的历史。
令公村西南有辽代村落遗址,遗址位于黄土台地之上,面积约2万平方米,距地表2米以下发现墙基、灶址和炭灰。出土有辽代的沟纹砖和绳纹砖及釉陶罐、碗、瓷片。文化遗存如此丰富之辽代村落遗址,在北京地区亦不多见。
令公古村,简直就是一座充满历史情调的博物馆,古色古香,小巧典雅。尤引人注目的是建于明朝洪武年间的古城堡,城堡坐北朝南,只设南门,墙体由山石垒砌,城门洞和墙上的垛口用条石和青砖砌筑。城堡墙体虽破坏严重,但砖石垒砌的城门洞和部分残墙尚存。晴空丽日下,城堡与村内众多老宅院相映成趣,更见古朴。
这也许不是最美的古村,没有丽江的现代与热闹,不比凤凰的底蕴与风情。这只是一个古朴的小山村,四周城墙所构建的封闭线条使它具有绝世而独立的韵致,浓重的绿给人温柔而坦荡的情怀,叶间的露水凝聚出自然的力量。这里没有过度开发的迹象,远离城市的喧嚣,需要在公路上颠簸几个小时才可到达,但这有着数百年历史的古村所带来的距离感和时空错落感偏偏让人为之着迷。
穿过古城堡,走进小村,这里该是当年城内守军将士驻所,繁华落去,唯见沧桑。映入眼帘的是众多恬静的古宅,这些旧居早已失掉了曾有的人工雕饰的艳丽痕迹,只是从其风格上隐约可见当年的熙攘与繁荣,让人不禁遐想起某一段被岁月湮没的传说。就连脚下的一块块青条石都仿佛有着无数历史踩踏的足迹,坚实而沧桑。在这样古老的街巷,你可以想象遇到豆蔻年华的少女轻踏过清凉的石板路,脚步声惊落了繁花,花瓣跌落于衣裙的褶皱中,恬静的美艳便在一笑回眸之间,那样恬静而优雅。历史与现实,就这样巧妙地融汇在了一起。
漫步街巷,忽见一个女人坐在门前纳鞋底,春晖慵懒,树影婆娑,那动作和神采,安闲得令人心折。阳光懒懒的,映着城堡、城墙,心头一阵温暖。难道说,纳鞋底的女子正坐在当年的城堞旁吗?她当然不会想到,自己身下的这块土地上,曾发生过多少惊心动魄的故事,那城头烽火,曾撕裂了多少战栗的心灵⋯⋯
村人朴实,闲谈中却透出乐天知命的淡然。他们祖祖辈辈守着老宅过着宁静的日子。他们不愿意大拆大建,把门售票,把古村变成一处旅游景点,他们说那是在糟蹋古村,是在亵渎先人。我们已经见过太多散发着铜臭和伪文化气息的旅游景点,也见过太多的挖掘和雕饰,如果那样的话,古村恐怕就会消失,消失在年复一年的新建之后,消失在红男绿女们潇洒的步履之下,消失在人们越来越空洞淡然的目光之中,那将是一种怎样的悲哀!
沿村小径,信步进入村北葱郁的山谷——仙居谷。这里的山名万花山,山如其名,山花烂漫,鸟语花香,万类竞自由。至于朝阳洞,则是山崖上的两个溶洞,幽深莫测,一为“蛇仙洞”,一为“老虎洞”,有蛇虎二洞,便有“龙虎斗”之说,传说虽神秘,游人却喜此处的幽静,常来此饱览山野风光。
谷内有一座建于20世纪70年代的小型水库,这也算是“高山湖泊”了。湖水如碧玉镶嵌在青山林荫之中,波光丽影,泉潭相连,游鱼戏水,游人如醉。沿山势缓步而上,至仙门潭而如“仙境”。这里林木茂盛,遮天蔽日,三清宫便坐落于这幽静之所,古代道士真是好眼光,如此深山幽谷,确是修行的绝妙之所。
三清观,当地人也称之为“二柏搭枝庙”。二柏搭枝,指庙前的巨柏,二柏树干虽高耸云天,却枝叶交缠,迎风沐雪,千年相依。山风吹过,柏枝作响,如泣如诉。村人故老相传:二柏是由一对情侣幻化而成,他们彼此情深意长,受到双方父母阻挠,二人躲进深山。三清神仙被双方的忠贞爱情感动,将二人点化为柏树,从此二柏连理,长相厮守。
观名三清观,是因为观内供奉着道教的元始天尊、灵宝天尊和道德天尊三位神仙。按常理说,这三位应该是分开“居住”,元始天尊居玉清,灵宝天尊居上清,道德天尊居太清,但这里只有一座道观,三位只好委屈着“合署办公”了,因而观名三清也就理所当然了。您可别小看了这三清观,虽说道观不大,但三清神仙管的事一点也不少,凡是人间万事万象的更替轮换、消长、荣枯、成败、得失无所不包。因此,这里便成了历代村民顶礼膜拜之所,每年四月十五的庙会也应运而生。
山风吹来,松涛阵阵,如此清幽之境,不由令人浮想联翩。古往今来,每一个人,每一件事都存在于时间和空间的一个交叉点上,无论人们怎么希求长久,渴望永恒,但相对于历史长河来说,却只能是电光石火一般的瞬息、须臾。为了摆脱这一根本的局限性,超出生命的长度,得到更多,无数英雄豪杰费煞移山气力,耗尽无涯岁月,到头来总不能如愿以偿,最后只好悻悻然而去。大约只有在宗教和艺术的幻想中,才可能有“绝对的超越”,因而不论是繁华之地,抑或是山野乡村,便修建了无数寺院道观,祈求冥冥中的神灵来“通天尽人”。放眼大千世界,冥冥之事终属荒唐,何如发奋振作,奋斗一生,识得此中真味者便是大智者。
落日余晖中,走出古堡,恋恋不舍之际,城堡上“清野门”的三字匾额映入眼帘。“清野门”好名字,坚壁清野,御敌于城门之外,何等从容与壮烈!然时势异然,今喜太平盛世,城堡犹在,不见了长城烽火,也不闻凄风苦雨中报警的锣声,纵目所及,远山如黛,暮云四合,炊烟四起,农人晚归。但走在这片土地上,你分明感到这里的宁静中蕴藏着一股强劲的历史张力,你把脚步迈得很轻,很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