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网 > 2017年第三期

驻村书记下乡记

2017-03-09 16:41:12       来源:    作者:

  

  李昀的微信头像是自己手绘的一幅素描自画像,从2013年开通微信,李昀的朋友圈就成了他分享自己的素描作品的舞台。但是从2015年11月开始,这里的画风就变了,素描主题变成了苹果主题:我能卖多少苹果?八家村和苹果的内容一屏接一屏。而此时的李昀,也从北京市委农工委调研员,变成了昌平区八家村党委第一书记。

  2015年4月底,中央下发通知,要求向党组织软弱涣散村和贫困村“全覆盖”选派第一书记。7月,北京市委决定从各级机关和企事业单位选派驻村第一书记,任期2年。其中,市直机关选派驻村第一书记在北京还是头一次,李昀就是市级选派的102名第一书记之一。

  “互联网+”卖苹果

  李昀任职的昌平区崔村镇八家村属于半山区村,人口约1000人,经济基础薄弱,主要依靠土地租赁收入。

  李昀上任那年秋天,崔村镇苹果丰收,平均增产约三成,却遇上大集团企业客户锐减。面对成堆成箱滞销的苹果和中间商的超低收购价,果农们一筹莫展。

  如何帮农民们推销苹果成了李昀上任伊始的首要任务。李昀长期在农口从事信息工作,农产品直销难不倒他。初步了解情况后,他就在信息工作圈、会议通知工作圈、校友会、设计学会、足球之友等多个微信群发布信息。朋友和同事们的订单需求纷至沓来。面对各路朋友的关心和信任,李昀答应,不管订购多少箱苹果,他都亲自送货上门。

  2015年11月28日是个星期六,李昀在车上装了30多箱苹果(每箱20斤),对遍布京城的十多家订购者逐一送货上门。出门时是早晨七八点钟,送完已经是晚上11点多了。

  其实,最初在朋友圈收到订单后,李昀曾动员村民自己去送苹果,但村民长期只关注栽种、没自己跑过市场,纷纷打退堂鼓,李昀只得亲自出马。李昀亲自送苹果的宣传效果很好,但时间和金钱成本都很大,送了两次之后,他吸取了朋友的建议,改为集中送货,并呼吁朋友们上门采购。

  不到一个月,李昀就在朋友圈里帮村民销了一万斤苹果。

  加强村民品牌意识

  为更好宣传八家村苹果,李昀提议在“北京八家村”公众号上开展“苹果之星”评选。对此,有的村民不以为然,认为把苹果推销出去才是正事,不愿参与。李昀亲自给村民开会动员,告诉大家“评选的价值不在于谁得奖了,而是让更多人知道咱们村有这么好的苹果”。

  在李昀和村委成员的发动下,投票持续了20天,八家村的公众号粉丝人数由原来的一百人左右,骤然增加到6970多人。评选“苹果之星”,不但宣传了苹果,也扩大了八家村的影响力。

  除了利用个人影响力促销苹果,李昀还争取到“娘家”市农委相关处室支持,给苹果销售做推荐。其中,市农委产业处协调农商企业注资20万元,用于苹果的周转采购、对接销售。八家村因而得到了一些企业的大订单。

  订单拿来并不是万事大吉,如何保持八家苹果的信誉才是当务之急。之前一家企业来拉走了500多箱苹果,很快就退回来40多箱,因为其中都掺杂了坏苹果。这样短视的行为就是在砸八家村的品牌啊!为了杜绝此类事情再次发生,村党委副书记牛万海对新收上来的苹果逐箱检查,箱子上标注姓名,并再三告诫村民,不能再以次充好。

  为了打开苹果销路,李昀还充分调动资源,带领村民到机关、院校、社区进行展销。他联系了北京中环办公区管理办,让村民带苹果去摆摊。那里有市农委、卫生局等十多家政府部门,村民先后去摆摊五六次,卖出了很多苹果。此外,李昀还带村民去市人大、市农科院、市农业职业学院等地展销,让他们直接面对市场,学会了如何促销。

  果农邵桂平家有20亩苹果园,是村里出名的苹果种植能手。她告诉笔者,去年苹果不好销,把大伙儿愁坏了。李书记一来,给村民们解决了大问题。“李书记还帮我们请来市里、中央的农技专家,指导我们用更省钱、更绿色环保的方法对付果树病害。”提起李昀,邵桂平满是感激。

  2016年春节前夕,八家村滞销的20多万斤苹果全部售完,村民们再也不用为苹果滞销发愁了,碰到李昀就要拉着他去家里吃饭。

  主动化解遗留问题

  刚进村时,迎接李昀的并不都是笑脸。

  到八家村的第一天,李昀给村民做完自我介绍,一个老妇站起来说:“李书记,你要是干好事就欢迎你,不干事就哄你走。”其他村民纷纷跟着起哄:“把我们的养老费涨了”“年终分红要增加收入”“把我们跟北科的事解决了”⋯⋯场面一时有点混乱。

  在政府机关工作了20多年的李昀还是第一次经历这样的状况。“以前我们下到各区都是受欢迎的,从来没有遇到村民这样讲话。”李昀坦言,村民的表现让他深刻感受到老百姓的淳朴和实在,他们没有级别观念,对干部也是平等看待:你对我好我就对你好,你对我不好我也不客气。因为村里有一些历史遗留问题,所以村民心有不满,诉求也不少。

  “化解历史遗留问题”几乎是驻村第一书记们需要面对的问题。

  对于需要派驻第一书记的村,中央分为两类:党组织软弱涣散村和贫困村。

  北京没有贫困村,但考虑到近期村“两委”换届选举的实际,北京市从2015年起将首批派驻第一书记的村确定为:党组织软弱涣散村中需重点整顿组织的村和发展落后村,并计划到2020年做到全覆盖。2015年北京市共确定需选派第一书记的村有407个,其中党组织软弱涣散村171个,发展落后村236个。

  何谓党组织软弱涣散?中央党校教授辛鸣曾做出解释:班子不团结,形不成工作合力甚至相互拆台;或者碰到问题躲着走,不敢坚持原则,在大是大非问题面前不敢亮明观点;又或者干部不遵守党纪,管理不规范,制度不执行,甚至搞以权谋私等。

  在市直机关选派的102名驻村干部中,李昀是唯一的正处级干部。凭借多年在农业领域工作的经验和能力,李昀到八家村后也将工作的重点着力在化解村民反映强烈的、影响本村稳定和发展的遗留问题方面。

  9年前,北京科技职业教育学院与上一届村委会签订合同,租赁了村里的2.5万亩集体山场。合同约定一年租金230万元,当时约定公司给村里1200万,用作拆除山场上的建筑物的补偿费用,村里把钱花掉了700万,眼见拆除工作难以如约完成,双方合作陷入僵局。通过调查摸底,李昀了解到目前双方态度有所缓和,都有意解决这一搁置多年的纠纷。于是,他主动与北科方面接触谈判,促成双方最终重新签订协议,共同开发荒废近5年的2万余亩山场。

  为缓解村内人畜用水紧张,李昀走访八家村周边进行踏勘论证,提出蟒山天池正常渗漏水引水下山再利用项目,并协调将其纳入区水务局专项重点研究项目;为解决金隅集团污染补偿发放,李昀在村里设立专职监督员,查验各户村民实际居住情况,公开查验结果,力求发放补偿公平公正,保证村内和谐稳定⋯⋯在李昀的努力下,解开了村里多个历史遗留问题,赢得了村民的广泛认可和支持。

  驻村后没有上下班

  在昌平区派驻第一书记的17个村里,八家村是发展落后村。2014年,该村人均收入14000元,虽高于全国农村贫困线,但仅为京郊农村人均纯收入20226元的不到七成。要赶上全市平均水平,就得让全村上千口人年人均增收至少6000元,这不是一项轻松的任务。

  结合村子发展现状,李昀提出通过“组合拳”探索致富思路:邀请平谷区大桃销售协会负责人讲解团队建设、与果农关系处理、平台搭建、品牌推广、与物流企业合作等环节的主要做法,协调销售协会与八家村建立对接关系,不断提升苹果和草莓等农产品品牌质量;结合村里闲置的老房子,以及附近的清凉洞遗址进行文化旅游资源整合,李昀在老房子附近组织艺术家写生活动,并与北京林大艺术设计学院签约,将这里打造成创作基地,谋划开发民俗旅游产业。

  同时,他还争取到北京市农委的支持,推动崔村镇成为农业部信息化进村入户工程试点镇。在八家村,村委会旁的益农信息社成了村民最爱光顾的场所。村民李树学告诉笔者,李昀书记给村里带来的好处可多了。比如这个益农信息社,她天天来,“这油菜又好又便宜,我天天从这里订。油盐酱醋、果汁、牛奶之类的东西也都比超市便宜”。

  村民出来可以在益农信息社订购各种商品,还可以把自产的农产品在这里委托销售。有了这份便利,村里先后有4名六七十岁的农民,托信息员网购了智能手机,享受足不出户、服务上门的便利。

  谈及一年多驻村工作的感受,李昀说,以前在机关,工作和生活分得很清楚,进村后,工作生活就混为一谈了。作为村干部,没有上下班、节假日的差别。你是村干部,你的一言一行、所作所为都跟村民有关。如果有村民找你,你说我下班了,等上班再说,村民会唾弃你的。


中国农村网
责任编辑:王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