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清晨,平谷甘营村村民张国爱一大早全家人就忙碌了起来,今天要做一件重要的农活——漏粉,也就是做粉条。每年张国爱家里都要将自家种植的红薯磨成淀粉制成粉条。
利用红薯淀粉手工制作粉条,在我国至少已经有1400多年的历史,在甘营村也有200余年的历史。随着时代发展已经普及机器漏粉,大多数农家嫌麻烦,已经不用手工制粉了。张国爱说,机器压出来的粉条吃着不是那个味道,我们家更喜欢用纯手工来制粉,口感好,吃着劲道。
由于手工制粉工艺复杂,大多数人已经不会做了,传统工艺面临失传。
“瓢式漏粉”的工艺的确非常复杂,先要将红薯洗净,用粉碎机打成红薯浆,再使用比较细腻的布,将红薯浆团起来过滤,挤出粉汁,几天后,待淀粉充分的沉淀,需小心地将水过滤掉,仅剩下淀粉块,然后才可以开始做粉条。红薯出粉率很低,平均五十斤红薯只能出一斤粉。
漏粉很讲究,张国爱告诉笔者有三个关键环节,和糊、掺加淀粉,端瓢漏粉,若有一个环节没做好,粉条的韧性,软硬、长短、粗细都会受到影响。
一早,张国爱已在屋外空地支起大柴锅,架好木柴将水烧沸。不一会儿,寒冷的农家院冒出热腾腾的水气,几个精壮汉子撸胳膊挽袖子开始了最繁重的和面工作。用传统工艺漏粉条是一项力气活,磨淀粉、勾芡、和面、生火架锅,每一项都得依靠人力。一缸面要四个汉子同时卖力揉,以使粉子能充分的搅拌均匀。淀粉的品质决定了粉条的口感,而一位有经验的师傅,则决定了一锅手工粉条能否制作成功。
60多岁的刘志平是当地很有名气的制粉师傅,他干这一行已经二十年了,附近村里谁家制作粉条几乎都会去找他帮忙。今天就是刘师傅亲自掌瓢,只见他先将用葫芦做成的水瓢用开水烫过,然后询问主人是要做宽粉还是细粉?
“瓢式漏粉”重要的工具就是这个很简单的葫芦瓢,在瓢的底部钻2至4个窟窿,做宽粉是2个大些的长条窟窿,做细粉是4个小些的圆窟窿。
面已和好,期待已久的“瓢式漏粉”即将开始!只见刘师傅大步跨上灶台,用瓢接过和好的淀粉,开始向沸腾的开水里漏粉。制粉条是个需要分工协作的大活儿,得两个人配合,一个师傅负责装淀粉,一个负责漏粉。端瓢的师傅既要技术高也要有好体力,手劲要大、用力要匀,一瓢面团有六、七斤重,刘师傅一手拿瓢,一手在瓢沿上轻轻捶起。
随着刘师傅手的震动,银白色的粉条从瓢的底部漏出,淀粉似一根根的银线在空中划出美丽的弧度,缓缓地从空中落入滚开的锅内,大铁锅里冒出热气腾腾的水蒸气将掌瓢师傅身影笼罩其中,雾气昭昭,时隐时现。
细长的粉条进水里翻几个滚,等漂起来就可以捞出了,刚出锅的粉条必须先过凉水以防粘连,然后用剪刀剪成70〜80厘米长度,剪开的粉条放入冷水槽内漂洗,搭在木棍上,冷却几分钟,而后架在一人多高的架子上阴晾,以增强其韧性。漏好的粉条在太阳下晾晒四五天,待到七八成干就可以打捆储藏了。
“瓢式漏粉”通过提炼淀粉、和芡、漏粉、煮粉、洗粉、挂杆、晾晒等纯手工工艺,造就了甘营粉条的口碑,而甘营村也因为漏粉而被誉为京郊著名的“粉条村”。
几天之后,张国爱家的粉条晾干了,我又去了一趟甘营村,这次是要买她家手工制作的粉条尝个鲜。张国爱家的粉条口碑很好,因为传统制作没有任何添加剂,粉条口感相比市场上机器批量生产出来的更有韧性。他家的粉条卖20元一斤,许多人慕名前来购买,农村自产加工的土特产品也走向了网购,目前,张国爱大都用快递将自家的新鲜产品送到客户手中。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