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戏台
时间: 来源:美好生活-中国农村网 作者: 字号:【

欲知世上观台上

不识今人看古人

中国的乡村,曾经最热闹的地方,莫过于村里的戏台。逢年过节,一幕幕大戏在那里上演。虽然唱的都是人们听得滚瓜烂熟的本子,但台下看戏的人还是摇头晃脑,时不时跟着哼上几板,兴致丝毫不减。曾听过老人这样说:“宁舍一餐饭,不舍一场戏”。民以食为天,看来这戏对老百姓来说可是大过天啊。

同是在乡村,但地域不同,演出的剧种自然是各有不同。陕西人好秦腔;北京人爱京剧、评剧;广东人听粤剧;四川人乐川剧;除此之外还有越剧、昆剧、闽剧、弋阳剧等。然而有趣的是,虽然剧种不同,但传唱的戏文却多有交集。如《白蛇传》,在京剧、评剧、川剧、婺剧、越剧、豫剧、秦腔、粤剧、河北梆子等剧种都有其传统版本。除此之外还有《窦娥冤》《西厢记》《牡丹亭》等。这些戏文让神州大地上那些因为方言的壁垒而不曾互相交流的群体之间突然有了共鸣。而戏台,也就成了传统文化具象化的物质遗产。

我出生于晋南。当地传统剧种为蒲剧,也叫蒲州梆子。晋南地区,金、元戏曲最鼎盛时期,这里几乎村村有庙、有庙就必有戏台。也许正是在这样的氛围中,这里孕育出了元杂剧奠基人、“元曲四大家”之首关汉卿。我的姥爷就出生在这里一个名为关家庄的小村。听姥爷讲,在没有收音机、电视机、电影的年月里,看戏是那个年代人最主要的消遣方式。关家庄的戏台在二郎庙的南边,坐南面北,正面台基的青石条上刻有一些童子、莲花等图案。我小时候经常跟着姥爷一起回关家庄走亲戚,一般都是赶上逢年过节、红白喜事的时候。这时候村里都会请戏班子来演出。这村里唱戏,一般都是看戏的比唱戏的更热闹。方圆十里的人三五成群,或步行,或赶一架骡车来看戏。冬日里,不管房檐下的冰柱子挂得有多长,戏台前面总是早早地挤满了人。有的人坐着自家带来的小凳子、马扎,村里也会在中间摆上一些长条凳,后面来晚的就伸着脖子站在后面看,要是再晚点儿,伸着脖子也看不见,那就索性站在凳子上看。冻得实在不行就跺跺脚,眼睛却仍旧一眨不眨地看着戏。

在戏台子前后少不了那些嬉笑打闹的孩童,他们哪里听得懂戏文里唱的什么典故,孩童看戏终究看的是个热闹。那戏台子,也就成了许多人童年记忆里不可缺少的乐园。戏台子上除了乒乒乓乓热闹的“杂耍”场面,孩子们更盼望的是戏台子下小货摊子卖货郎。两毛钱一大串的冰糖葫芦、一毛钱一段的麦芽糖、五分钱一根的膨化玉米棒子⋯⋯手里拿着一块钱,从戏场子里到戏场子外,钱花完了,嘴巴也吃美了。

从关家庄往南大约20公里,就是建于隋朝开皇九年(公元589年)的解州关帝庙。而解州关帝庙雉门戏台的形制相当讲究。不说这戏台子的用料有多讲究,单是样式也比一般村里的要气派得多。整个戏台无正脊,屋脊部位形成弧形曲面。下是横匾“全部春秋”,与上、下场门的“演古”、“证今”相映成趣。戏台在平时用于通道的内缩式台阶,演出时可铺上木板以延伸台口,同时关闭台中部大门,以两边的小门为上下场门。在这里唱戏更有讲究。据老人们讲,只能唱关公打过的胜仗,如《古城会》《单刀会》等曲目,而《走麦城》是万万唱不得的,否则小心惹恼了关老爷,那可得吃不了兜着走喽!

“锣鼓响,脚板痒”。徽州人爱听戏,更是把戏台搭在了祠堂。不论是逢年过节,还是婚丧嫁娶,抑或是祭祀、庙会,都要演上一场。当地的文史专家倪群说,“戏路即商路”,对“富而好儒”的徽商来说,唱徽戏是公关的手段。比如芦溪村,当年是商贸十分繁荣的地方。当年村里就有一个戏台,从茶叶采摘开始,一直到茶季结束,每天好几个戏班子轮流,不分白天黑夜地在上面演。

唱徽戏,还是村庄管理的方法。祁门县的许多村庄,都保留着一些古碑刻——“罚戏碑”。“罚戏碑”顾名思义,就是以戏代罚,违反了村里的规矩,不罚钱,只要出钱请戏班子来唱戏就行。比如禁砍树木,如果你去砍了,那么罚戏一台。

江西抚州市南城县磁圭村目前有一座保存良好的百年老戏台。戏台全是由粗木大料构建而成,面积约为20平方米。戏台正面木板墙壁的中央,是一幅彩色壁画,画的是一大一小两个人物紧紧依偎在一起。大的显然是位文官,身着大红袍,头戴乌纱帽,笑眯眯地侧身看着身边的那位小矮人。可能是那位文官的随身小厮,身着青衣,扎一红腰带。

戏台里面的木板墙上,至今还有20世纪80年代周边文艺团体来此演出时留下的曲目表以及戏班的字号。其中一面木板上写着“临川秋溪业余剧团八七年正月廿八日在贵地演出,节目:保童上京、菜刀记、桃花山、谋郎记、下南京、老少记”等字样。

在北京延庆的周四沟村,至今完整保存着一座老戏楼。至于老戏楼的年龄,目前还无法考证,但据村里八九十岁的老人们回忆,在他们儿时村里就有了这个戏楼,再结合县志记载分析,这座戏楼至少有上百年的历史。近年来,在延庆区文保部门的指导下,村里开始逐步对老戏楼进行恢复性保护。新建起的戏楼共有两层,雕梁画栋、古色古香,既保留了古建风格,同时也更加宽敞、坚固。

听老一辈的人讲,以前,每年农历正月十三到十六晚上,村里都要举行大型的游花灯活动,百盏花灯一字儿排开,在村里往来穿梭,驱邪恶、庆丰收,那阵势是相当壮观。每逢年节,或是农闲的日子,周边县市的戏班子都会来村里演出,一演就是好些天,热闹非凡。即使是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村里已经非常不景气了,也常有戏班来这里演出的。

随着乡村的发展,人们娱乐形式多样化,许多戏台因为荒废多年,又年久失修而被拆除,老戏台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更多的只留存在一些人的记忆中。今天许多乡村的戏台是流动的。戏台是用竹竿搭成的,搭好支架后,往上面铺一层木板,一个戏台就搭建成了,往外拉上彩色塑料布,宛如一个大型的帐篷,承载着伶人千百年的柔媚和刚强。

有人说,戏剧不同于其他艺术,一场戏就是一段历史。而那些历史正是在一个个乡村戏台上演绎。乡村戏台并非依靠新旧进行简单的区分,它代表的是一种生活状态,生活方式,一种对传统文化近乎固执的坚守,一种根植于人们心中的原始的呼唤。

责任编辑:高晓川
    
中国农村杂志社| 关于本网| 版权声明| 期刊订阅| 免责条款| 广告招商| 联系我们|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 新闻热线:010-68251888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电话:1232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邮箱:crnewsnet@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睿思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铸京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