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向田园
时间: 来源:中国农村网-美丽乡村 作者: 字号:【

  最近十几年,田园一词在中国人的语境中出现的越来越多。比如“田园风格”、“田园式装修”、“田园梦”,不一而是。进入2017年,“田园”一词又进入了各级政府的文件,中央一号文件就明确提出了“田园综合体”这个概念;江苏省委、省政府的文件提出下大力气打造“田园乡村”。那么,“田园”的确切含义到底是什么呢?

  新华字典解释,“田”指种植农作物的土地,如田野、耕田;也指和农业相关的,如田家、田园。“园”指种植果蔬花木的地方或供人游玩、娱乐的公共场所。

  汉语词典对“田园”一词的解释有三层含义:一是指田地与园圃;二是农村、乡下;三是描绘或表现村民生活的理想化和习俗化的提法。

  可以看出,在人们口中的田园,可能更多的是指汉语词典中的第二、三种解释:美好的农村生活——远处有大片农田,丰富的色彩;近处有各式各样的低层建筑,小桥流水,蛙鸣绕耳;见面的都是熟人,亲切地表达各种相依的感情。总之,那里空气清新,环境优美自然,食材新鲜安全,人们心理放松,自然而然。

  人们的这种田园梦不断强化,是同城市化进程的速度完全正相关的。因为我们目前的城市,空气污染、交通堵塞、高楼大厦、光怪陆离,使人们的心情难免越来越压抑。然而目前社会经济的发展又过多地集中在城市,反而有越来越多的人涌入城市。这实际上也是钱钟书先生《围城》中描写的心理——外边的想进去,里边的想出来。这种矛盾的心理实际上在城市化进程比较早的发达国家早就发生了。理想的城市应该让人们鱼和熊掌兼得,所以产生田园城市的概念。

  田园城市是19世纪末英国社会活动家霍华德提出的关于城市规划的设想。霍华德在他的著作《明日﹐一条通向真正改革的和平道路》中认为应该建设一种兼有城市和乡村优点的理想城市﹐他称之为“田园城市”。田园城市实质上是城和乡的结合体。

  1919年,英国“田园城市和城市规划协会”经与霍华德商议后,明确提出田园城市的含义:田园城市是为健康、生活以及产业而设计的城市,它的规模能足以提供丰富的社会生活,但不应超过这一程度;四周要有永久性农业地带围绕,城市的土地归公众所有,由一专业委员会受托掌管。

  霍华德建议田园城市应有以下六个基本要素:一是把城市和乡村作为一个统一体来加以考虑,把生动活泼、充满活力的城市生活的优点和优美、愉快的乡村环境和谐地综合在一起;二是把城市发展规模自觉地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三是用和平方式实现社会城市的目标;四是有充分的就业岗位和完善的公建设施;五是建立城镇群体系;六是通过实际试验,加强城市的财政与行政管理,总结推广田园城市的经验。

  经过近一个世纪的实践与探索,田园城市的核心思想可以概括为:对城市发展要追求“自然之美、社会公正、城乡一体”。城市、农村以及城市农村的三种生活形态犹如三块磁铁,必须有机地结合起来,协调一致地发展。这一兼具城乡优点、推崇城乡一体发展的理想形态,生动诠释了城乡统筹、区域平衡、社会和谐、生态文明的科学发展理念。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的今天,倡导建设新型田园城市,是具有全球视野的科学发展趋势,体现了城乡一体化、新型城市化和生态文明的发展理念。

  可以看出,习总书记在全国城市建设工作会上提出的“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城市建设目标,与这种理论是高度契合的。

  霍华德的理论里,对城市规模是有严格限制的,即每个城市每平方公里,5万人左右。但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世界城市理论研究普遍认为,15〜40万人的规模的城市,基本上满足了人们田园生活质量和要素适当集中、可以产生更好的经济效益的双重要求。

  今天看来,无论用哪个理论衡量,我们的城市建设都显得规模过大了。

  但是,木已成舟,不能拆了重来。只能寄希望于未来的城市建设能够充分理解、落实总书记的要求,城市规划的不要过大,大了很难“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在城郊、城市周边农村等自然环境优美的乡村地带,将生产型农业与旅游业相结合,为都市人群提供一个短期、短距离旅游的休闲娱乐区,让他们体验一种以“回归自然,体验农业文化”为特色的休闲旅游方式;是把生产型农业区作为旅游休闲的基地,以农业文化为导向,以“因地制宜”、“就地取材”为原则,建造具有特色的乡村田园景观,并以农家生活方式为模板,集合“吃、住、行、游、购、 娱”等休闲活动为一体,让都市人群在娱乐休闲中体味到农业文化的内涵与智慧;是融合农业文化性、自然景观性和休闲娱乐性等特点的集合体。

责任编辑:王萍
    
中国农村杂志社| 关于本网| 版权声明| 期刊订阅| 免责条款| 广告招商| 联系我们|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 新闻热线:010-68251888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电话:1232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邮箱:crnewsnet@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睿思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铸京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