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节水的工业革命
时间: 来源:中国农村网-美丽乡村 作者: 字号:【

  在我国水资源紧缺的大环境下,农业用水占全国总用水量63.48%,灌溉水利用系数仅0.53,农业用水浪费现象严重,发展农业高效节水灌溉是缓解水资源紧张的关键。因此,今年“三农”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要把节水作为一个方向性、战略性的大事来抓,提出要加快完善一整套、一系列促进农业节水的政策体系。”

  小口喝水的西红柿

  眼下,北京市昌平区小汤山特菜大观园番茄工厂的西红柿刚刚收获完,市农业技术推广站提供的最新数据显示,工厂化生产西红柿,除亩产量高达2万公斤外,亩节水效果十分显著,达到了500余吨。

  在这里,嫩绿的秧苗不是长在泥土里,而是扎根于岩棉上。这是农用岩棉,特别疏松、透气、疏水性强,是水培系统中比较理想的基质。它不吸附任何化学元素,更容易控制基质中养分含量、酸碱度,是番茄舒适安稳的家。

  笔者在番茄工厂现代化连栋日光温室里看到,成排的架子上凸起了一个个小方块,工人正忙着往小方块里播小小的番茄种子,开始新一轮番茄工厂化生产。这些小方块是岩棉基质,岩棉下层架子两侧有一排边槽。市农业技术推广站相关技术负责人说,这是滴键和回流槽。番茄秧苗每天通过滴键“喝”10次水,才1500毫升。他们从荷兰引进了封闭式水肥一体化自动灌溉系统。浇灌后流失的营养液通过回液收集装置进行紫外线消毒,再按一定比例混入灌溉营养液,形成封闭式水肥循环灌溉系统,避免水肥渗漏污染地下水的风险,节水效果好。

  自2012年9月开始试验番茄工厂化生产以来,全过程无土栽培,工厂化番茄生产每年每平方米产量可达31.5公斤,较同茬口日光温室番茄平均年产量增加1.6倍;水肥利用率也显著提高,每生产1公斤番茄投入肥料的成本仅为0.26元,较日光温室投入肥料成本降低了38%;每生产1公斤番茄耗水46公斤,较普通日光温室节水16.2%,节水节肥效果显著。

  节水的努力始终在继续。“我们在生产试验中发现,由于缺乏回液消毒再利用设备,约占总量25%的浇灌回液被直接排放到土壤中,造成了一定的水资源浪费。”徐进指着温室里一套智能化设备说,“为提高水肥利用率,我们从荷兰引进了封闭式水肥一体化自动灌溉系统。”这套设备主要由水肥一体化施肥机、回液紫外消毒处理机和反渗透控制系统组成。浇灌后流失的营养液通过回液收集装置进行紫外线消毒,再按一定比例混入灌溉营养液,形成封闭式水肥循环灌溉系统,真正做到“与世隔绝”,实现水肥零排放,避免水肥渗漏污染地下水的风险,同时提高了水肥利用率,节水效果也更加明显。

  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至2014年,每生产1公斤西红柿耗水量可降至27公斤左右,与日光温室每公斤西红柿生产所需55公斤的耗水量相比,节水可达45.6%,亩节水500余立方米。同时,每生产1公斤番茄的肥料投入成本降至0.18元,较日光温室每生产1公斤番茄投入肥料成本减少57%。据徐进透露,今年这样的封闭式水肥循环灌溉系统将尝试走进京郊农业园区的大跨度日光温室,推广40亩,探索拓宽农业节水道路。

  用最少的水养最优的鱼

  我国是世界上水产养殖规模最大的国家,但由于传统养殖方式存在的规范化程度低、养殖模式简单、水资源浪费大、污染严重等问题,导致产能严重滞后。近年,由中国水产研究院联合相关科研和推广部门,对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系统开展了全面研究。

  建立了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系统的设计方法;研究鱼池集污排污机理,开发出鱼池分流集污技术及设备;优化升级了旋筛过滤技术,研制出智能型转鼓式微滤机;优化生物过滤技术,研制出高效小型化的生物过滤器;研究纯氧溶解技术,研制出低能耗纯氧溶氧装备;优化集成了淡水鱼高密度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系统;实现水质智能化预警与调控。

  项目自实施以来,共建成示范区29个,推广水面39.47万平方米,技术辐射面积达300余万平方米,每平方米新增纯收益523.6元,年经济效益为2420.1万元。可大幅度提高养殖从业人员的业务及文化水平,每年可为社会提供工作岗位200余个,培训农民2000人次以上。同时,优化我国水产养殖业的产业结构,缓解水产养殖对自然水域、土地的索取,降低水资源的消耗,减少了农业污染。

  平谷区马昌营镇后芮营村芮朝利养殖基地使用循环水科学养鱼。池塘里的水经过沉淀、净化、过滤就又变成干净的水体,此时重新输送回池塘,实现循环使用,污水利用率可达99%以上,而且产量相当于传统池塘养殖的3倍。

  “我养鱼20 多年了,传统养殖需要定期补水,养殖周期一过,还得清空池塘重新注入新水。”芮朝利回忆起曾经养鱼的方式,每个生长周期,传统养殖方式生产每公斤鱼需耗水1.73立方米,每亩需补2664立方米,这对于缺水严重的北京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数字。

  2014 年6 月,芮朝利投资80余万元,在养殖基地修建了5个池塘,引入集污、水质净化和污水循环利用技术,主要养殖草鱼和鲤鱼。池塘包括净化区和养殖区。养殖区全面硬化,建设3个漏斗型池底,用于统一集污;净化区分四级净化池,包括初级沉淀池、生物净化池、物理过滤池和气水混合池。改造后的池塘节水效果明显,每亩仅需补水631.2立方米,每亩节约2032.8立方米,补水量不及原来的四分之一,每公斤鱼只需耗水0.31立方米,也只是原来耗水量的六分之一。

  在净化区,只见水面上漂浮着很多白色的泡沫板,上面种着很多蔬菜,还有几株开得正艳的美人蕉,植物的根部直接“泡”在水中。“这是鱼菜共生养殖技术,下面养鱼,上面可以种菜种花,鱼给绿植供养,不用施肥,这样种出来的可是纯绿色有机蔬菜;而绿植可以吸收鱼塘中多余的氨氮,净化水体环境,减少鱼类病害的发生。既节水,又节肥,一举两得。”提起池塘里的高科技,芮朝利滔滔不绝。

  ily:ATC-590d54087ec67b497ebf;color:rgb(0,0,0);font-size:9.0000pt;" >

  浙江省遂昌县“政企社共建”的主要成效是打造了网上政务大厅、网上技术超市、网上供销社三大服务体系,构建起面向“三农”的综合服务平台,进一步促进了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有效打通了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

  网上政务大厅,解决农村公共服务不到位的问题,实现“进一家门办百样事”。通过村级益农信息社,村民可以直达县级网上政务大厅,很方便地咨询或者直接委托办理各类事项,包括25个政府部门138项行政服务事项、31家企业52项商业服务,实现了村民不出村便能办成事。

  网上技术超市,满足农业生产性服务需求,推动生态农业转型升级。通过推进农村信息网络体系建设,构建农业技术信息服务体系,推动生态农业转型升级。基层农技人员统一配备移动终端,统一安装使用“农技通”软件,并接入农民信箱与12316云呼叫平台,提供农技咨询服务,提高为农信息服务的及时性和有效性。

  网上供销社,解决农民网络购销不便的问题,推动农村消费转型升级。无论是益农信息社,还是“赶街”网点,其重要功能之一就是推动网货下乡和农货进城,打开农村这片电子商务最后的“蓝海”,这也是风险投资青睐遂昌的重要原因。在网货下乡和农货进城中,通过遍布乡村的“赶街”网点,帮助农民解决了网络产品“买难”和农产品“卖难”的问题,促进了农民增收。

责任编辑:王萍
    
中国农村杂志社| 关于本网| 版权声明| 期刊订阅| 免责条款| 广告招商| 联系我们|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 新闻热线:010-68251888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电话:1232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邮箱:crnewsnet@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睿思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铸京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