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天柱县石洞镇槐寨村,坐落在九龙山腹地,全村8个大寨,有526户,2322人,村民均为侗族。村里有着较为丰富的民族文化,原汁原味的侗族古朴民风民俗,被誉为“工匠村”。村里最著名的手工艺便是柿子大斗笠和草鞋。
一走进村子,还未走进人群,歌声已然传了过来:“戴上大斗笠,上山挖土不怕晒,下田栽苗可避雨⋯⋯”。显然,这是一群热闹的长辈们在编织村里的致富宝:大斗笠。
据悉,每年春耕时节,大斗笠是当地农民的主要用具,下雨天,无论是抢水犁田、放牧牛羊、割草、插秧,都用它来挡风雨,每家农户都要购置3〜5顶。因此,每逢天柱县石洞集镇赶场天,卖槐寨村柿子大斗笠的摊位边总是围满人。走在熙熙攘攘的大集上,柿子大斗笠的槐寨村工艺传承人杨光荣的摊位总是能吸引你的目光。他编织的柿子大斗笠个个都精致耐用,回头客总是不断。“在八十年代,刚分田到户时,家家户户都需要斗笠,我们的手艺很吃香,当时村里还成立了一个斗笠厂,我们做的斗笠除了卖当地外,还远销剑河、锦屏、黎平等县,通过卖柿子大斗笠我们曾发家致富呢⋯⋯” 听起笔者问起今年的市场行情,正在摊位上叫卖的杨光荣说,很怀念做斗笠的年代,忆起那段岁月,他脸上泛红光。
据传,槐寨村柿子大斗笠源于明朝洪武年间,距今有600多年历史。当年有吴姓、龙姓两位年轻人逃荒到天柱县石洞镇槐寨圭广、旧寨大山,看到这里杉木、油茶、竹林郁郁葱葱非常丰富,中间一道深谷,四面高山,空气清新,宜人宜居,便定居下来,一个住圭广、一个住旧寨,两寨相距2公里,中间隔着一道深谷。两人结婚生子后便开荒造田种稻吃饭,学造纸、竹编手艺赚钱维持生计,于是柿子大斗笠工艺诞生。槐寨村柿子大斗笠原料都来自大自然,主要有竹子、柿子糨糊、棉纸、桐油。它的形状多为尖顶斗笠类型,中央呈圆锥形,四周为圆盘形,精巧漂亮而耐用。它的工艺比较复杂,包括斗笠骨架制作,造纸、制糨糊、糊斗笠等多个步骤。戴上大斗笠,走在雨中,粒粒雨点打在油纸上,或咝咝声,或咚咚作响,声音清脆,有种“斜风细雨不须归”的味道。
杨光荣是槐寨村柿子大斗笠的工艺文化传承人,他编斗笠从来就没有停止过,每年都要卖出去几十个。据杨光荣回忆说:他八岁时父亲就去世了,家里十分贫困,当年硬是凭着一手好艺和一首好侗歌,娶上媳妇的。如今,他把自己对斗笠的特殊情感编到了侗歌里:
“一根竹子长又长,编个斗笠送爹娘,下地干活不淋雨,上山挖地遮太阳。”
“一个斗笠圆又圆,姑娘戴了好下田,晴雨风雪全挡住,健身美容不花钱。”
⋯⋯
这里还有另一番迷人的景致:田间、地头、房檐下,处处可见侗族妇女编制细草鞋的情形。一根根经过浸泡的糯稻草在侗家妇女粗糙而灵巧的指尖穿梭,一瞬间就变成一双双精美的草鞋。编草鞋时,妇女们喜欢聚在一起,一边双手来往穿梭,一边此起彼伏地哼唱侗歌。
草鞋也是当地侗族人传统的劳动用鞋,它透气,轻便,防滑,还有按摩保健作用。特别是夏天走长路,穿上草鞋清爽凉快,软硬适中,直到今天,当地许多侗族人下地干活,上山砍柴,都爱穿草鞋。现在,在苗乡侗寨的旅游景区和石洞镇的集市上,人们还能看到卖草鞋的,穿惯草鞋的老人们会买上几双,在夏天干农活时用;一些早年穿过草鞋的人,往往会掏钱买上一双,不为别的,只为追忆流逝的岁月;很多游客离开石洞时,也会带上几双草鞋,在他们眼里,这是令人惊艳的艺术品。
近年来,当地还将柿子大斗笠、细草鞋、土布鞋等作为群众致富的产业,把产品放在当地农村电商平台上销售,获得了可观的效益,增加了农民的收入。
显然,村里也已经意识到了这些渐行渐远的手编工艺品的价值和意义。于是,为了传承柿子大斗笠工艺以及细草鞋、土布、土布鞋的制作技艺,村里每年都要举行一两场传承活动,让当地青年人、中小学生来学习,吸收年轻的力量加入到传承大军中去。我们也有理由期待这些手工艺品,将来不仅仅只是存在脑海里的“乡愁”,而是切实地可感、可知、可看、可触摸,留下真切的过往与痕迹,一代代地传承下去。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