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官归来不看湖
时间: 来源:中国农村网-美丽乡村 作者: 字号:【

  古城古街古巷!

  潮水潮人潮乡!

  这副对联是浙江嘉兴海宁盐官古城独树一帜的“门面”。作为一个地道的南方人,我去过很多江南古镇,大抵都脱不了小家碧玉的矫情。而盐官,这座看似貌不惊人的古城,却如同一位低调的大家闺秀,眉目流转间巧笑倩兮,举手投足中透露着从容优雅,骨子里那份神闲气定、沉稳大度显示了一种世家的修养和风度。

  花居再现柳巷风情

  穿过古城五门之一的宣德门,走在宰相府第风情街上,一种久违的清静惬意渗入骨髓:老街上没有过度开发的商业喧嚣,没有接踵摩肩的人来客往,摊主自顾自地炸臭豆腐、扎焖肉⋯⋯桌上摆着一个木牌“免费品尝”,走着走着,那颗浮躁的心逐渐淡定下来。

  穿过一扇黑漆小门,一幢东南西北连缀成一体的木质结构两层楼跳入眼帘,上书“花居雅舍”,这就是上至帝王将相、下至流贩走卒皆流连醉心的青楼,楼层上下、四周尽皆环通,四四方方的走廊形成一个“回”字。须臾间,耳畔似乎响起莺声燕语:“哎哟,客官来啦,里头请,姐妹们,接客啦⋯⋯”想至此,不禁莞尔。走廊上方悬挂的每一盏灯笼上写着每一位青楼女子的艺名,“客官”点了谁的灯笼便进入谁的“香闺”享受“温香软玉抱满怀”。接客大厅布置得极为考究,除却价值连城的古董瓷器,另有琴棋书画、笔墨纸砚,烟花之地亦不乏色艺双绝的奇女子:李香君、柳如是、董小宛⋯⋯她们琴书诗画、时政史事信手拈来;小凤仙、赛金花虽沦落风尘却不失侠骨英风;靖康年间,李师师捐财抗金,被俘北上,在民族大义面前不屈淫威,以死殉国;抗金名将韩世忠的夫人梁红玉亦出身青楼,黄天荡一战,桴鼓亲操,那惊天动地、轰轰烈烈的壮举,端的是“巾帼不让须眉”。一座青楼,饱含着中国底层女人的血泪,它将古老的绝版文化镌刻在史书的碑身上⋯⋯

  扑朔迷离陈阁老府

  信步老街,堰瓦河南岸的美人靠韵味十足,倘逢雨天,更兼雅趣,试想小坐廊下,听檐雨滴滴、看垂柳脉脉;锣鼓声中,一场“大闹龙宫”的皮影戏在江南民俗风情馆内夹杂着浓厚的地方口音铿锵上演;走乏了,寻一处临河酒肆,烫一壶黄酒,叫一碟金灿灿的油炸豆腐,来一份油光光的焖缸酥肉,自斟自饮。上了岁数的古镇,连酒楼也颇有来历,唤作 “元龙食府”,元龙即对岸阁老府的故主陈元龙:四扇黄竹黑框扉门坐南朝北临河而居,与传统江南官宦坐北朝南的格局反道而驰。导游说,这种北向宫阙的特殊体制,表明对北方朝廷忠诚可鉴的心迹。厚实的石鼓、高迈的门槛、紧闭的扉门⋯⋯无声诉说着这个“江南第一世家”往昔的荣耀和尊贵。穿过轿厅、东偏房祠堂、寝楼、双清草堂、筠香馆⋯⋯循着天子的足迹,那看似遥远而又清晰的回忆如同屋檐下一蔓青藤,轻柔地绕过时光的脉络:相传雍正早年膝下无子,王妃产下一女,雍正为顺利继承皇位,竟将亲生女儿府邸隔壁同日分娩的陈夫人儿子偷天换日,这个男孩长大后就是君临天下的乾隆。海宁陈家世代簪缨,“一门三阁老,五部一尚书”更是声震朝野,终雍、乾两朝荣宠不衰,盐官在清朝仅系一海滨小县,身为一国之君的乾隆却六巡故地,每次都住陈阁老家,更坐实了当地百姓心中的疑窦。其实,乾隆“洗三”金盆至今仍完好保存在北京雍和宫内,而他数临盐官,只是督察海塘工程,着实是一位关心民生疾苦的好皇帝。陈阁老,这位正史和小说中的风云人物,其府邸并不见得如何恢宏,却有的是清幽别致,江南人家的典雅与婉约于此可见一斑。倒是“公主楼”旁那棵六百余岁高龄的罗汉松,生得异常高大粗壮,大概是沾染了龙气的缘故吧。历史也好,传说亦罢,走到尽头,那些曾被侯门锁住的春愁和秋怨尾随昔日的辉煌尘归尘、土归土。夺嫡、调包、南巡、认父⋯⋯生于斯长于斯的金庸自幼耳濡目染,一部《书剑恩仇录》横空出世,惊艳了整个华人文学圈,奠定了一代武侠宗师的地位,金庸这个名字,成了盐官的招牌,海宁的骄傲。

  剑胆琴心武侠天地

  家乡人给他们的儿子建造了一座 “金庸书院”,跨过半月形坊大门,踱步青石板铺就的甬道上,左侧一溜粉墙壁石雕镂刻着 “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十五部名著壁画,且行且浏览,不知不觉便沉湎于那刀光剑影、侠骨柔肠的武侠世界:乾隆兄弟夜观海潮、康熙小宝智擒鳌拜、杨过小龙女并肩破敌、令狐冲大战田伯光⋯⋯书院分为东、中、西三路,由“讲堂—水庭—藏书楼”三部分组成,藏书楼内除了名著,另有金庸的佩剑,不难看出这位儒侠的兰风梅骨。海宁,是个名家辈出的风水宝地:蒋百里、徐志摩、王国维⋯⋯他们性格里的忧郁因子和生命中的悲剧色彩,早早烙在小金庸心底,他笔下的陈家洛、乔峰、杨过⋯⋯多少都带点抹之不去的忧郁和命中注定的悲剧。

  访盐官,不得不提及国学大师王国维。王国维幼年,其父嫌居住的市井太过嘈杂,举家搬至荒僻的郊外,穿过几片菜园,方看到故居门前大师全身像:瓜皮小帽、黑框眼镜、长袍长辫,深邃凝视着前方的钱塘江,他的内心是孤独的,“五十之年,只欠一死”,站在二楼,推窗而望,是浩浩荡荡的钱塘江,昆明湖那一跳,留给后人的是一个钱塘江般深沉的谜。

  万马奔腾惊艳钱塘

  盐官始于西汉初年,景帝年间,天字第一号大反贼吴王刘濞为筹足造反的资本,煮海为盐,在此设置司盐之官,地以官名,这个古城因盐而生,因潮而兴。每天雷打不动两次潮涨。提早半小时来到观潮公园,占鳌古塔蔚然耸立岸边,绵延数公里的鱼鳞石塘是当地百姓与海潮顽强抗争的产物,它的大部分埋在水下,堪称中国第二座长城——“水下长城”。钱塘潮是举世闻名的一道靓丽风景,在盐官地段尤为壮丽夺目,被誉为“天下奇观”。远有唐宣宗,这位老兄当腻了皇帝,不远万里跑盐官当和尚看潮,近有伟人孙中山、毛泽东专程赴盐官看潮。手表指针指向12点20分,耳畔传来沙沙细声,遥远却连绵,水天之际呈一抹淡淡白痕似分界线,渐行渐近,渐次变粗,声音愈响,随浪涛飞溅,翻滚着疾驰而来,潮水挟着雷鸣声席卷,那海潮势若千军万马在金鼓齐鸣中奋蹄疾驰,耳畔涛声隆隆如雷,如万马呼啸一路绝尘而去,那一刻,为大自然神威心折不已,什么叫“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原来如是!潮水来时迅猛、去亦快,堤畔瞬时风平浪静,呆立良久,心中怅然若失:人和潮类似,有人一生拼搏,为的不就是这瞬间精彩,换来终身回味。

  盐官,这个小小古城,孕育了多少风流人物:国学大师王国维、围棋天才施定庵、导弹之父钱学森、浪漫诗人徐志摩、武侠宗师金庸⋯⋯或许,是钱塘江绵延不息的涛声滋润了他们的才情,抑或是钱塘潮汹涌磅礴的气势激发了他们奔走天下的梦想,这片热土,文气浩荡、群星璀璨⋯⋯

  一日之行,一生回味!

  盐官,不虚此行!

责任编辑:王萍
    
中国农村杂志社| 关于本网| 版权声明| 期刊订阅| 免责条款| 广告招商| 联系我们|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 新闻热线:010-68251888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电话:1232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邮箱:crnewsnet@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睿思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铸京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