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
樵耕读,即渔夫、樵夫、农夫与书生,是农耕社会四个比较重要的职业。典故出自:严子陵垂钓、朱买臣卖柴、炎帝教耕、苏秦苦读四个故事。自古以来,人们就对“渔、耕、读、樵”有很高的向往,这四者的经历代表了民间的基本生活方式,表达了世人对田园生活的恣意和淡泊人生的向往。北京市密云区史庄子村蓬勃发展的民俗休闲旅游业,以“渔樵耕读”的整体形象展示给游人,广大游人在这里可以亲近自然,亲近生活,亲近自己,享受不尽的快乐和舒畅。
史庄子人依托自然生态景观,借助洋别墅庭院,传承古人的“渔樵耕读”四个职业,以打造“生态民俗旅游示范村”为主题,以提升民俗旅游服务设施和服务水平为载体,逐渐形成了“住别墅院、吃农家饭、观自然景、赏民俗情、享田园乐”的旅游发展模式。在发展民俗休闲产业的道路上,还古为今用把“渔樵耕读”的传统文化理念运用于旅游业之中,提出了新“渔樵耕读”四业:“渔”,包括游不老湖、垂钓、品全鱼宴等;“樵”,包括各种采摘,踏青等户外运动等;“耕”,包括开辟玉米院、采摘园等种植传统农作物,通过豆腐坊制作豆腐,建立“巧娘工作室”开展手工编织;“读”,包括品不老文化、听革命故事、浏览村情馆,看文艺表演。
渔:鱼跃逸垂钓
“老渔翁,一钓竿,靠山崖,傍水湾,扁舟往来无牵绊,沙鸥点点清波远。”品着郑板桥这首《道情》,体验着垂钓的闲情逸致,真是让人艳羡。冬去春来、万木复苏,此时潜伏了一冬的鱼群开始活动觅食,是钓鱼的绝佳季节;到了炎热的夏季,更是人们避暑垂钓的美丽季节,喜好垂钓的人士可以约上钓鱼友们一起来到不老湖玩水垂钓。
俗话说:“要想身体好,常往湖边跑。”垂钓之际,眼、脑、神专注于浮漂的动静,不声不响,意在丹田,形静实动,对提高人的视觉和反应能力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随着史庄子民俗村的建立,来不老湖垂钓的人越来越多。每逢周末或节假日,远远望去,不老湖周边到处是五颜六色的遮阳伞,游客们体验着“只是为了钓,不是为了鱼”的钓鱼乐趣。
樵:樵夫踏青之旅
史庄子村松林成荫,鸟语花香。据说,松树能分泌一种叫作“芬多精”的化学物质,有益于人体健康,闻着松树散发的松香气味,会让人心情舒畅。常踏青对身体有诸多益处:攀峰越岭,可舒筋活络,防止关节老化;疾步快走,可促进血液循环,通过消耗身体热量,可促进胃肠蠕动,改善消化功能,增进食欲等;丛林探险,可磨练人的意志。
您漫步在史庄子山间丛林,可挖到鲜嫩可口的野菜。六七月份来这里,可到万亩油松林里洗“松浴”,还可以采摘山杏,吃到纯天然的不老养生宴;到了金秋时节,可亲自采摘栗子、野酸枣、蘑菇等,体验着丰收的喜悦。
近几年,村里开发了百年百岁小路、山路、土路、水路、林间路等各种走疗养生路线,并打造走疗养生宴、走疗养生馆、走疗养生护卫队等多项辅助设施,使史庄子村已名副其实地成为走疗养生的发源地和实践村。
耕:耕寻乡情韵味
古语说:春播、夏收、秋种、冬藏。时下,城里人转变生活观念,纷纷寻找乡情乡味,体验农家生活。史庄子村打造“一户一品”特色院落,有了现实版的“开心农场”,开发了玉米院、蘑菇院、豆腐院,还建起了村情馆,为打造农耕文化、民俗文化、乡村饮食文化构筑了基石,彰显了文化品牌。
每逢周末,史庄子村的菜园里、果园里便是一派热闹的劳动场面。不少市民带着老人小孩在田间快乐地忙活着,有的除草、摘菜,有的浇水。退休老人借此重拾农耕梦;年轻的父母到这里放松心情;孩子们亲近大自然,了解农作物生长过程。
有了这些精彩的主题项目,不仅让游客体验了劳动的乐趣,还享用了丰盛的农家宴,也让青年朋友了解到了“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含义。傍晚,游客们还可以在院外点起篝火,围在一起烧烤,载歌载舞,体验劳动的喜悦,还感受到淳朴的民风。
读:读不老文化
史庄子村的不老文化“古、寿、义、美、新”同时也是中国“仁、义、礼、智、信”传统价值观的体现。
古:一是指不老屯镇4100年前的北京第一城——“共工城”;二是指坐落在不老屯镇云峰山上的千年古寺“超胜庵”和摩崖石刻;三是指不老屯镇史庄子村“普受皇恩”石碑和九神庙等历史古迹。
寿:一是指不老屯长寿之乡,全镇80岁以上的老人有三百多位;二是指史庄子长寿之村,全村80岁以上的老人有21位;三是指史庄子村的长寿之水。
义:一是指广阳(遗址在今密云区不老屯镇燕落村南)军民不开城门收留唐朝叛军头领史朝义的义举;二是指1958年不老屯镇人民为修建密云水库,义无反顾地让出了肥沃的燕落平原;三是指史庄子人民义不容辞,无私奉献的保水精神。
美:一是指不老屯镇优美的生态环境;二是指山清水秀的不老湖风景区;三是指史庄子村获得“北京市最美乡村”称号。
新:一是指不老屯镇打造“旅游、休闲、养生”特色镇的创新理念;二是指史庄子村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三是指史庄子村新开发的“民俗生态旅游示范村”和“全国走疗养生第一村”建设。
独特的不老文化以及独有的生活环境,让游人流连忘返。如今的史庄子人,渔、耕、樵、读传统四业还创新发展,让游客体验农家风土人情,品读到农耕文化、回味浓浓的乡愁。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