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篁岭 一解乡愁
时间: 来源:中国农村网-美丽乡村 作者:张晓宁 字号:【

  在中国,有一个徽州。

  在婺源,有一个篁岭。

  在篁岭,有抹不去的徽韵。

  出发去江西婺源篁岭前,早已对它的名头“世界级古村样板”“中国最美乡村”“晒秋——最美乡村符号”有所耳闻,这到底是怎样的一个村落,未去时充满好奇与期待,在见到篁岭的那一刻,用惊艳二字形容一点也不为过。

  挂在山崖上的篁岭古村,地无三尺平,自然地我们一行乘坐缆车自下而上,抵达海拔500米的江湾镇篁岭民俗村。下了缆车,路边游人如织,山顶风光诱人。沿着石子路,在导游的带领下,我们一路前行,透过路边的篁竹,种在梯田里那些漫山遍野的油菜花,千千万万的盛开成花海,便像是和千千万万的游人在春天里的约会,实为名副其实、闻名遐迩的“梯云风光”。

  朝路前方望去,参天的红豆杉笔直粗壮、郁郁葱葱,茂盛的枝叶后面那片依山而建、密密麻麻、挤挤挨挨、家家户户的马头墙,它们在天际间勾勒出一道道曲线的徽派建筑。不自觉地走在篁岭的街巷中,这些保存良好的徽式古村落格局,有着原汁原味的民情民风:房屋大都结构开式特殊,一楼大门前临街临路,大门后是厅堂;家家户户的二楼开后门可到达更高处的另一大路,二楼前门拦腰上下砌墙,与屋外搭建的水平木头架连成一体。走进其中一栋精致的二层小楼,正面所见所有的门、窗、阳台、屋檐全都是精雕细琢的木雕而成,据导游介绍说,这一个个上面都雕刻着我们耳熟能详的故事“女娲造人”“鲤鱼跳龙门”“三顾茅庐”“负荆请罪”“高山流水”等,凑近仔细辨认,“三顾茅庐”中,刘备的神态与谦恭,卧龙岗的明月清风,童子的一举一动,诸葛亮手握书卷的神情,每一个表情和动作都惟妙惟肖,果真是名不虚传的匠人工艺。历史总是在某个时刻以你意想不到的方式和我们相遇,这种感觉真好。此外,一旁点缀的一花、一草都追求精致,旁边的耕织图,用木雕的方式,让我们记住过去,想起昨天。走着走着,不禁被这些徽派建筑的格调吸引,一不小心误入了一家四层大宅:庭院深深,高门大额,家具完好,大小姐招亲抛绣球的绣楼⋯⋯让你禁不住去想,是不是老爷出门去了,百年前的小姐还未出嫁之时,是否也曾在这样一个烟雨傍晚,倚在那一弯木雕的美人靠,看楼下迎来送往,若怀心事小楼听雨?

  除了拥有马头墙、天井、木雕、美人靠这些徽派建筑的共同特点之外,篁岭村独有的“晒秋人家”更是令人震撼。

  篁岭村每家每户楼上伸出的一排碗口粗细的木头组成的平台,便是篁岭人家的晒台。木头间距大致相同,并排着伸出,远看像一排并排的筷子,就是这个平台,为“晒秋人家”的景致建立了基础。篁岭,地处江南山区,依偎在石耳山的怀抱,因“地无三尺平”,村落依山而建,山中村民没有空地晾晒农作物,长木头组成的晒台就解决了这个问题。每到秋季,篁岭人家家家户户都用竹晒匾装着火红的辣椒、金黄的玉米、黄豆、稻谷放在木架晒台上晒,一个个圆形的,铺成了或红或黄的晒匾遍布屋檐前方,肆意享受秋阳的烘晒。远远看去,晒匾像跳跃在黛瓦组成的五线谱之间的彩色音符,仿佛奏响了一曲秋收赞歌,这便是婺源篁岭村独有的“晒秋”景致。篁岭晒秋已形成一种民俗文化现象,一个文化符号,代表了一种生活方式,因此,婺源篁岭也被外界称为“晒秋人家”。

  穿梭于古建筑群之间,偶尔还能遇到一两个挑着砖的妇人,一打听才知道,她是搬迁到山脚下如今返聘回来的篁岭人,从小就看着祖辈们晒秋,在她看来,这是一项再自然不过的农事活动,也是家家户户生活的必需品,晒秋更寓意着丰收和收获的果实,晒的是丰收的喜悦。一年四季,簸箕里都会晒着不同的农作物。但秋天毫无疑问是丰收的时节,是收获果实最多的时候,也是“晒秋”规模最大的时候。让她想也不敢想的是,搬迁后,为了生活的晒秋,如今竟然成了艺术,土布、土衣、披着头巾的她们,也会成为镜头下的女主角。其实,在婺源县文化馆馆长洪忠佩看来,晒秋和篁岭的牵手打造了一张特别的农耕文化名片,这种生产生活元素是现代社会中依然留存的农耕文化的经典符号。而篁岭的总设计师汪万斌说:“我们就是想将篁岭的特点放大,通过村落的开发,来推广一种既有文化底蕴、又有地方特色的徽州生活方式。”今天看来,这种设计无疑是完美的,解了乡愁,成就了最美乡村符号。

  春有错落梯田,秋有最美乡村符号,想必夏冬的篁岭亦有不一样的风景。落花时节又相逢,这时的篁岭一步一景,走在并不幽深的天街中,你会被斑驳的墙上爬着长长的藤叶,水桶做的垃圾桶,竹篾编织的装满辣椒的晒匾,散发着经久不息木香的房屋所惊艳,走着走着,你也会禁不住奔向正对着天街长巷挂满了柿子的柿子树,你会很好奇地喃喃自语,怀疑着是真还是假的走近它,最后鉴赏了它的真实性,那种真实,就像果熟叶黄一样。

  是的,篁岭很美,美在乡愁。美在墙上的留白与泛黄的记忆,有一种淡然与超脱。美在油菜花与徽派建筑的完美融合。美在千年香枫与古村的耳鬓厮磨。美在晒秋像童话世界走进了生活。

  友人说,你笔下的篁岭太不真实,有没有那里的明信片,我递给他一沓让他欣赏时,他问:这是谁画的?还不错。我答:不是画的,是我用手机拍的。

责任编辑:王萍
    
中国农村杂志社| 关于本网| 版权声明| 期刊订阅| 免责条款| 广告招商| 联系我们|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 新闻热线:010-68251888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电话:1232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邮箱:crnewsnet@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睿思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铸京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