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来,乡村都是笼罩在一个诗意的氛围里,那里是诗人、画家们艺术灵感喷涌的源泉,无数的惊世诗篇画作都离不开这片土地,比如白居易的“独出前门望野田,月明荞麦花如雪。”陆游的“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还有孟浩然的“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中国传统乡村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早已印刻在国人的脑海中,即便斗转星移、沧海桑田,这份情怀依旧不减。如今的乡村古风大都荡然无存,水泥路代替了青石板、水泥墙代替了石头院墙、水泥房代替了青砖黛瓦,水泥的充斥削弱了乡村的肌理,抹平了乡村的美。正当人们对这种丧失美感的“现代”黯然神伤的时候,一个江南回迁村的横空出世打破了黑色的雾障,成为夜空中最耀眼的星际。
从吴冠中画里走出的乡村
1985年吴冠中与夫人朱碧琴第一次来到周庄,便被当地的美景吸引,他写下了《周庄——魂兮不归》《周庄眼中钉》等文章。1997年,在酝酿了十余年之后,年界78岁高龄的吴冠中,以其“精神教父、灵魂导师”鲁迅的家乡周庄为题,创作了一幅长度近3米的大尺幅画作。这幅名为《周庄》的画作,在去年保利香港的拍卖会上,最终以2.36亿港元高价成交,不仅创造吴冠中本人作品的拍卖纪录,同时也刷新中国现当代油画世界拍卖纪录。
吴冠中把他对中国乡村的记忆都落在了点点笔墨之中。而一群建筑师则把吴冠中的画作搬进了浙江富阳东梓关新村,让黑瓦白山墙,流水绕人家的美景成为现实。
今年春节前,gad建筑设计总监孟凡浩在微博上晒出一组富阳东梓关农村回迁房的建筑组图,孟凡浩及其团队借鉴了吴冠中笔下的江南民居,温婉内敛、简约大气,远看分明已融入乡间,近看却丝毫没有拘泥于传统建筑形式。这一清新脱俗又富有文化内涵的设计成果,一反乡村回迁房故有的廉价印象,仿佛一枚深水炸弹在网民中引起了强烈的反响。
富阳场口镇东梓关村并非一文不名,在郁达夫的印象里,它是一个“恬静、悠闲、安然、自足的江边小镇⋯⋯”这里曾因为一条江——富春江、一个码头——东梓关码头而繁华一时;而随着水运地位的降低,这里又慢慢衰落。2013年,这个千年古村的命运再次发生改变。当年,东梓关被列入“浙江省历史文化古村落保护村”,接着又相继被列入“杭州市美丽乡村精品村”、“杭派民居示范村创建村”。得天独厚的文化历史资源和目前国家进行的古村落的保护项目让东梓关村的民居改造工程无论从文化资源还是审美情趣方面都落在了一个高起点上。
与中国很多的乡村一样,近几年,东梓关村有越来越多的村民搬离了村庄,搬进了城镇,东梓关村也日渐萧条。而此次村里进行民居改造的初衷就是因为村子很多房子年久失修需要改造。而这里又具有得天独厚的历史人文资源,于是村里和镇里开始思考如何在发展村庄的同时延续村庄传统风貌,形成自身的特色。于是有了如今横空出世的东梓关村的新面貌。
给乡村改造赋予文化审美内涵
建筑是凝固的音符,好的民居不但体现了主人的素质、修养,而且蕴涵了文化的内涵。很多乡村的公共建筑大体上是一个模式,基本是砖混结构加瓷砖,但这种模式既没有能体现当地的人文历史背景和地域特色,又不符合视觉美感的要求。乡村的改造不能一味注重功能性而忘记了人们的审美需求,随着农民文化品位的不断提升,他们对生产生活的环境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
乡村改造的审美提升也大概经历了这几个阶段。最初是将破败的土木结构房屋改造成砖混瓷砖房,讲究宽敞明亮,结实耐用,缺点是建筑形式缺乏美感,村庄布局凌乱;后来随着农民对越来越多的休闲生活的需求,民居周围的环境也被考虑进去,加入了村庄的绿化美化;现阶段的村庄改造则要融合当地的文化特色,建筑美学特色,从房屋到环境进行统一的规划布局,达到村庄建设的完整统一。
乡村需要改造,并不能以为保留其传统外观特色而忽视了人们居中的现代化需求,但也不能盲目追求城市化的建筑效果。乡村的改造一定要肩负历史文化的传承责任,在传统与现代中寻找平衡点,东梓关村的民居改造工程便提供了一个可以借鉴的范例。
北京怀柔区喇叭沟门满族乡对角沟门村,距离城区140公里。作为去年年底的刚刚入住的搬迁村,这里家家户户青砖灰瓦的崭新四合院,门楼前挂着一水儿的红灯笼,看着比城里的庙会还喜庆。这些新房是对角沟门村的险村搬迁安置房。两年时间,全村136户人家有90%住进了村里统一规划设计的四合院,从此远离了夏天的山洪可能随时爆发的险境。虽然对角沟门村地理位置较为偏远,但得益于周围极佳的自然环境,背靠群山;一条宽阔的柏油马路从村前经过,交通十分便利,这里的乡村旅游发展指日可待。也正是考虑到这一点,当初对角沟门村在进行村庄的整体搬迁建设时,市镇村三级部门并没有仅仅将目光放到住宅建设这一点上,而是大力突出建筑风格特色,为未来乡村旅游发展埋下伏笔。
让乡村更像乡村
如今,“突出乡村特色,避免迷你版城市”这一理念在社会各界达成共识。在一些重视乡村文化保护的地区,很大程度地保留着古老的乡村风貌,村镇的格局、居民的住宅也都保存比较完好。然而也有一些村庄在新农村建设整体规划设计中走了弯路,他们不去围绕现有的历史文化、自然资源做文章,而是牵强附会,增加一些鸡肋设计元素。例如把老树砍了再栽几个树桩,把真山削了再造几个假山,不仅与村庄原本的文化内涵极不协调,又增加了开支,造成了财力物力的浪费。
北京朝阳区崔各庄乡何各庄村以其独特的新宅经济模式在首都各个乡村中显得极为突出。何各庄村紧邻市区,具有极佳的地理位置,原先吃瓦片,对民房私改乱建,经济发展低端不前。后来采用了村庄集体改造建设,房屋整体出租,村民与村集体签合同的方式。这里的民宅改造本着修旧如旧的原则,突出传统民居特色,敲掉瓷砖地板重返青砖漫地;拆掉石膏吊顶,让房梁裸露;卸掉塑钢门窗换上古朴的木质门窗⋯⋯这种方式的乡村民宅改造既提升了农宅的文化品位,保留了乡村的文化特色,又大幅度增加了农民的收入,这种创新模式让何各庄村发展成了远近闻名的国际村。
在如今美丽乡村的建设中,我们不仅要注重提升乡村整体的建设水平,更要注重保留和传承乡村原本的物质文化遗产。正如齐豫在她的歌曲中唱的那样,“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亩田”,这是每个人心中的田园梦,在这个梦里,无论是吴冠中的那个和风煦煦的周庄,还是陈忠实的那个原始粗犷的白鹿原,乡村始终应如画。我们要做的就是要用不同的笔触,多样的画风还原乡村本来的模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