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博物馆的民俗记忆
时间: 来源:中国农村网-美丽乡村 作者: 字号:【

  前几天,四川省玉河镇乡村博物馆又“化缘”到了几件文物宝贝,其中多是明清和民国时期的。

  作为四川省首家乡村博物馆,玉河镇乡村博物馆经常邀请全镇和城里的家长带孩子来参观学习,感受当地的民俗历史和生活生产面貌。

  玉河镇是绵阳游仙区最偏远的乡镇,这里,依山傍水,茂林修竹,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和文化底蕴。隋唐五代时期,这里就是著名的古魏城、盐泉县治地,更因北宋年间的一代状元苏易简名噪一方。

  犁头、风车、石磨、油灯、马掌、匾额⋯⋯2200多件原本散落乡间的农家物件,被有序摆放在镇博爱学校内的4个展厅里。这些农家物件的身上,不仅折射出先辈的田间智慧,也守护着日渐式微的乡村根脉。

  四川首家 藏品两千

  前不久,我们在玉河镇博爱学校内看到,这乡村博物馆是利用该校的4间空余教室改建的,虽然看上去比较简陋,却散发着浓郁的泥土气息和民俗风味。推开一扇古色古香的大门,一件件老物件呈现在眼前:400年前的石雕石器、清末的木雕木刻、龙骨水车、民国的桐油灯、犁铧、独轮车、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放映机、唱片机、手摇式电话⋯⋯这些平时出现在老电影里的物件,却在这个群山环抱的老镇枯树开花般焕发出生机。

  “光是明清的宝贝就有好几大筐!”博物馆管理员老贾看到我们这些城里来的参观者,兴奋地说:目前博物馆的收藏品已有2200多件,分石器类、陶瓷类、木器类、竹编类四类。其中汉代陶俑1件,明代酒缸1件,石雕6件,清代中晚期石雕12件,清代酒缸1件。另外还有一间家训家风馆。

  “我们收藏的农具类物品就有100余件,轮式水车、石碾子等物品在当今极为稀缺,几乎‘灭绝’,而民间石匠、篾匠、剃头匠、弹花匠、木匠等即将失传的民间匠人工具也在博物馆内重现风采;还有那些图书画报、小人书能让参观者了解到祖先的智慧和本土的历史。”在博物馆客串解说员的玉河镇原镇长董勇说,通过这种方式,既让散落在民间的文物找到安身之所,避免流失和消亡,也让当地的孩子们甚至更多的学生们触碰到乡村文化。

  博物馆4年前开馆以来,免费每周三定向对学生开放,每周五对外开放,开馆至今已有上万人次参观。大伙儿看了这些东西特别亲切。

  村民捐赠 品种丰富

  原本弃落在农家人家的旧物品,是怎么“涅槃”成为乡村博物馆的藏品的?

  李术义是现任玉河镇博爱学校的校长。2012年春,还是普通教师的他去家访,无意中看到农家院里有个闲置的米碾,他问起学生这东西的用途时,几个学生瞪大眼直摇头。当然,孩子们对父辈在田间地头的劳作情况也不甚了解。

  李术义马上请示镇领导,建议在学校建一个乡村博物馆。

  但发动村民捐献旧物,不是一件容易事儿。常年搁置在犄角旮旯的农耕器具,平时不起眼,但捐出去还真有些不舍,还有的农户主张“拿钱来”,不想白给。

  筹建过程中,副校长蒋元兴率先带头,他将自家收藏的1976年报道毛泽东主席逝世的《绵阳报》慷慨捐出;另一副校长李晓军早就盯住了岳父家那架清光绪年间的龙骨水车,他平时跟岳父似乎没有什么共同语言,但那几天他“别有用心”地天天向岳父问寒问暖,还送了些礼品,终于“顺”走了老人的水车宝贝。天宝寨村的朱正享算是个小村干部,他捐出了家里从明朝祖传下来的一对太师椅。村民白蝉阮将家里的一块清代匾额无偿送出;顾家老院子里的民国花坛石,也“易帜”成了馆里的文物⋯⋯越来越多的居民加入文物捐赠队伍,东西由少到多,品种由单一到多样。镇上和学校又请来几位有名的老匠人,设计布展博物馆。

  当然,出于对捐助者的尊重,镇上一再强调,要在每件展品下面用小标签标明捐出者的姓名。

  每件农具 都有故事

  犁头、风车、石磨、油灯、马掌、匾额⋯⋯无论校内校外,孩子们看着眼前的器物,似乎熟悉,又显陌生;似乎亲近,又很遥远。

  当地家长经常带着孩子赶来参观,他们的脸上带着某种仪式感,指着物品给孩子们讲:“三儿啊,你娃只晓得苞谷浆甜糯甜糯的很好喝,你晓得妈老汉是咋个用这石磨子辛苦碾出来的哦!”“毛子啊,你经常爬树滚地,一点不爱惜衣服,你晓得外婆当年是如何在纺车上手脚并用地转轮子、绕纱锭,折腾好多晚上才织出一匹布的吗⋯⋯”

  读初二的唐雪荣小朋友望着展品,一脸认真地说:“我们虽说都是农村长大的,但要准确说出每件物品的名字,还得挠挠脑壳。但我蛮喜欢听老辈子摆点他们的龙门阵。”

  笔者在博物馆看到一本40年前董洪元先生编绘的高尔基《童年》小儿书大为惊喜,读到那句“外祖母的身体是胖胖的,她永远是那么快活,她的故事⋯⋯不但高尔基爱听,连船上那些大胡子水手都成了故事迷”时,我忽然想起自己小时候在峡谷老镇听外公讲评书的往事,不禁鼻子一酸。

  每年春暖花开的季节,许多成都驴友路过这里,也兴致勃勃地搁下单车,提起相机,跑进乡村博物馆“看稀奇”。

  异乡打拼 寻“根”踏实

  小小博物馆,竟有大名堂。

  四川家乡建了乡村博物馆,让远在异乡打拼的玉河人激动不已。

  那天,我在学校门口的文化墙上看到这样的介绍:一位叫杨远礼的村民,20年前外出打工,现在是江南一家大型造船厂的大老板,他对家乡的眷恋让他每年都像候鸟一样飞回来,但陌生的房子、陌生的街道,让他有种走错了地方的感觉,现在有了乡村博物馆,他觉得自己的故园之“根”终于有了安放的载体。

  一位川北作家说,他算是这里的常客了,每次抚摸着这些散发着泥土味的旧式农具,都能找到小时候牵着邻家小妹的手儿跑到山上放牛的感觉。

  玉河镇原镇长董勇说,随着人们对自身历史和文化传承越来越重视,来这里参观的人越来越多,“这些真正接地气的宝贝,就是活灵活现的乡土教材啊。”

  素有“状元故里”之称的绵阳玉河镇,是北宋状元苏易简的故乡,苏易简也是四川历史上最具知名度的状元之一,他的文化巨著《文房四谱》详细记述了笔墨纸砚的发展历程及制作工艺,是我国最早记录“文房四宝”的一部专著,影响深远。

责任编辑:王萍
    
中国农村杂志社| 关于本网| 版权声明| 期刊订阅| 免责条款| 广告招商| 联系我们|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 新闻热线:010-68251888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电话:1232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邮箱:crnewsnet@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睿思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铸京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