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幽温州顺溪古镇
时间: 来源:美好生活-中国农村网 作者: 字号:【

代名人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描绘了一个和平恬静、人人自得其乐的世外桃源。有趣的是,唐代《仙游记》中,也记载了在温州鳌江流域,曾经有过此类的的桃花源。

据唐代大诗人顾况《仙游记》载:唐朝大历六年(公元771年),有一个叫李庭的温州人,带领一批人到深山老林里伐木取材,由于山林密集而迷了路。他们慌乱之中到处寻找出口,突然看见远处有一条瀑布,瀑布旁边还有淡淡的炊烟,并隐隐传来鸡鸣狗叫的声音。于是李庭他们循着声音,渡过溪水,来到一个约有300余户人家的村落。

只见小村四面环山,中间一条清澈的小溪蜿蜒流过,崇山倒影如墨,舍前屋后是种着庄稼的田野,田里种着许多水果和药材。有一个族长模样的老人,容貌很温和,看到李庭一行后深感惊异,问他们从何而来,袁晁之乱是否已经平定(袁晁农民起义发生在762,次年被平定,至这位老者问话的时候已经过去8年)等。李庭据实回答。接着,老人把他们带回家中,设宴招待。之后李庭返回温州,并在一路上作上记号。不久,李庭再次入山,欲再次拜访老人,但群山万壑,再也寻找不着上一次到过的村落。

其实,这个地方就在浙江温州平阳县的顺溪。顺溪地处南雁荡山深处,鳌江上游,是温州平阳县西部山区的一个山乡古镇。它坐落于眉峰山麓,四面环山,一条清溪穿镇而过,顺溪因此得名。为了探秘这个传说中的童话之地,我们特意从千里之外赶到这里。

顺溪因水得名,更为难得的是,静水流深,顺溪之美,不仅美在山清水秀的自然景观,还美在它源远流长的文化底蕴。论及气质的话,用古色古香形容顺溪再合适不过了。

顺溪的古韵来源于它的古屋建筑群。顺溪古屋建筑群是浙南地区最大的古屋群之一,共有10座保存基本完整的大型民居建筑,多建于清乾隆至嘉庆年间。它们装修精致,素有“浙南清中晚期民居博物馆”之美誉,是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古屋的建筑材料多就地取材,以素木蛮石构造,精巧、多变,建筑细部精美、考究,木雕、石雕图案精致,工艺精湛,造型朴素大方、典雅秀丽、形态古拙、稳重苍劲中不失轻灵;整体建筑温润柔和,既合规划,又不失乡野质朴之气。

古和幽是紧密相连的。对于浮躁的现代人,幽静之处是修养的极佳之所。秋日,微雨,一个人漫步在青石板路上,时间是不存在的,“我”是不存在的,只剩下眼前无限延伸的美景,通向永恒。两旁的木屋,宛如点缀于生命脉络的点点繁星。整个古老的建筑群依山就势、错落有致、古朴自然,与田园风光和谐共处。

顺溪古建筑群以陈姓营造的大屋为主,跨进陈氏大宅,扑面而来一股浓浓的传统文化气息,每片瓦、每块石、每根柱无一不体现了当地古代工匠的艺术造诣,尤其是各种木质雕饰,几乎都不加彩绘,显露出木头的天然肌理和质感,以及岁月给它们留下的色泽。古屋,成为保存当地年轮印痕和光阴故事的最好载体。

顺溪,陈氏聚族而居。据《平阳县志》记载,明代隆庆年间,平阳凤凰山的陈育球由大岙底迁至顺溪,其后裔繁衍而成顺溪陈氏。陈氏始祖原经营木材生意,至七世陈永千,诗文并举成一方儒商。陈氏子孙此后亦儒亦商,沉积了深厚的文化积淀。他们凭借厚实的财力又兴建了许多大型民居建筑,如今顺溪还保存下来十余座完整的大型民居建筑,总建筑面积达2.5万平方米左右。

这些古民居体量巨大,布局恢宏,且粉墙黛瓦,沿溪砌筑,给人以古朴、深邃、庄重的感觉,是浙南温州古代民居建筑体系的重要类型之一,故顺溪便素有“浙南清代民居博物馆”的美誉了。或许当时陈育球并未想到,他的后裔们经过400多年的扩张营建,使昔日山重水隔、近乎荒芜的山坳发展成为鳌江上游的一个大镇。

顺溪先祖原本做木材生意出身,所以在古民居中用木都是较为上等的,尤其是木雕,雕刻精致,图案别出心裁。当你跨进任何一座古民居中,跃入眼帘的是各种木质雕饰,几乎所有的木构件上都有雕刻,用“无木不雕”来形容绝非夸张。

更令人称道的是,顺溪陈氏虽远居偏僻山区,仍不忘“耕读传家”的传统。早在清乾隆年间,顺溪陈氏文风已盛,创办了书院和私塾。戊戌变法后,陈氏第四代陈作仁的后裔陈少文受新思潮影响,积极兴办新学,于光绪二十七年开办“益智高等女学校”。这是平阳最早的女子学校,比1905年创办于县城的“毓秀女子学堂”早了4年。

顺溪陈氏还有不少人在清代科举考试中得中贡生、秀才、武生和京都国学的监生。在这偏僻的山乡,涌现不少文儒武杰,实属难得。清朝以来,更有莘莘学子游学四方,人才辈出,清末民初的著名实业家、慈善家陈少文便是其中的杰出代表。陈氏重视教育的传统至今仍令人津津乐道。

2006年6月9日,顺溪古建筑群被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陈氏宗祠和上述这些大屋构成顺溪古建筑群的主体部分。

在古镇行走,只见老街上的青石板路锃亮,上面印着顺溪变迁的历史。有些老字号还在营生,午后懒散的阳光落在茶馆的木椅上,一切都是那么的安静。老屋的窗棱上雕刻精美,木梁的古色古香里沉淀着以往的烟尘,门台、厅堂、轩房、廊道无不皱褶着世事沧桑的年轮⋯⋯当年的繁华依稀可辨,百年前的喧哗笑闹声似乎还隐隐约约缠绕在栋梁厅柱间,飘渺的余音久久不曾散去。

顺溪是需要细细品味的,她的情调就在绕着村庄顺流而下的溪水里;她的底蕴就在素木蛮石、青砖黛瓦的古屋里;她的风情就在青街四季常绿的竹林里。她是一位婉约如水、素雅若风的江南女子,等待更多的人走近,探寻她被时光沉淀过的内蕴和魅力。

责任编辑:高晓川
    
中国农村杂志社| 关于本网| 版权声明| 期刊订阅| 免责条款| 广告招商| 联系我们|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 新闻热线:010-68251888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电话:1232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邮箱:crnewsnet@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睿思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铸京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