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郊,非常适合作为周末和小长假的出行选择。以今年中秋为例,据北京市旅游委统计,中秋小长假全市170个主要景区三天累计接待游客387万人次,累计接待民俗旅游人数93.8万人次。这期间,京郊游较为热门的几个区都“收获颇丰”,密云区民俗游接待游客20.8万人次,房山区接待19.2万人次,延庆区接待13.8万人次,平谷区接待12.4万人次。这些数字的背后,当然是民俗户的钱包鼓了起来。
民俗旅游接待,也可以通俗地称之为农家乐,是以农家接待游客吃住为主,周边一般都有优美自然风光或田园风光,人们能够放松身心舒缓压力。农家乐最早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兴起于四川成都地区,虽然比国外晚二三十年,但是发展迅猛,现在几乎全国各地的农村都发展起了规模不等的农家乐。
北京的农家乐,以景区带动为主,顺义的鲜花港、密云的古北水镇、平谷的石林峡等龙头景区景点辐射周边。中秋节期间,去密云区的市民最多,而去古北水镇的市民就占了近三成,共6.7万人。古北水镇的旅游一火,周边的农家乐自然就“沾光”。农家乐,不再仅仅是吃农家饭,而是融吃、住、玩、体验等为一体的综合性休闲。
经过三十余年的发展,农家乐已经趋于成熟,但也遇到新的发展“瓶颈”,从基础设施到服务质量,从硬件到软件或多或少存在一些问题,已经不能适应市民休闲的新要求。这不是个别问题,而是带有一定的普遍性。市民普遍反映的价格高、卫生条件差、景区配套不完善等一系列问题都值得反思。在农家乐红红火火的同时,这些看似细小的问题也可能让农家乐“毁于蚁穴”。
那些起步较早的京郊农家乐,面临硬件设施老化、设计不合理、村庄缺乏整体规划等问题。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一些村庄是在自然发展中走上兴办农家乐的道路,并没有从设计建造之初就有明确的发展方向。所以,村庄整体规划大多还是“老样子”,只是稍加改造就把农家乐搞起来了。
近年来,随着农家乐的火爆,个别村庄的违法违章建设也多起来,甚至出现了侵街占道、平房改多层等现象。硬件设施老化和设计不合理,这要看农民是否有改造升级的意愿,是否愿意再次投入,政府要做的工作是引导和指导,如有必要辅之以政策资金的支持,问题自会迎刃而解。
村庄规划的问题,是“伤筯动骨”的大问题,绝不是下决心想解决就能解决的问题。这个问题要取决于村、镇、区三级的意见和发展要求,还受限于市级的规划审批,是一个系统复杂的问题,不从全局来布局谋篇是难以短时间解决的。平谷区对挂甲峪村、玻璃台村等几个村进行了整村拆建,密云区斥巨资打造了古北水镇,这样的整体设计和建设不具备可复制性,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只能因地因时制宜。
农家乐的发展,也带来了村庄环境的问题。农家乐所产生的垃圾,已经成为一个不得不面对的严峻问题。有些村庄建有垃圾处理设施,但规模小处理能力有限;大部分村庄还停留在“自然处理”状态,村庄“消化”不了的就造成了新环境污染问题。
服务质量不高,也是农家乐存在的问题之一。农家乐的服务质量,一直影响着农家乐的发展。目前的农家乐大多是农民自家人或亲属来当服务员,外聘人员占比不大,培训不够、短期用工等原因造成了目前的问题。软件问题,解决起来看似不难,培训也容易搞,但是,真正想要从思想上根本上转变过来,也非一日之功。
农家乐虽存在一些问题,并不代表京郊农家乐前途暗淡。时代快速发展,人们更需慢生活,农家乐依然是市民短期休闲的首选。只要肯于重视和正视问题,能够改进和解决问题,游客乐起来,农家也就乐了,也就达到了农家得实惠、游客享休闲的目的。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