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秋分后,山乡浓妆淡抹,田野果红稻黄。一个熟悉的名称,又似瓜熟蒂落的果实——北京最美的乡村,收获了。
两年一届的评选,像艺海拾珍,绽放了散落在北京山水田园间的一朵朵奇花异卉,铺展了北京现代都市画卷上一幅浓郁的山居图。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美就蕴含在山水间,在村庄里,在乡情中。
北京最美的乡村评选,旨在展示美、宣传美、促进美。伴随着农村产业结构的变化、生活方式的变化、生态环境的变化,北京郊区的乡村已经走出传统的农耕模式,尤其是北京首都定位的进一步明确,以调整转变为京郊农业大方向的生产、生活方式,决定了北京都市型现代农业的定位。因此,北京郊区以生态涵养、人口疏解和休闲农业功能为未来的发展方向。而乡村,是实现和完成这些功能的基础。
乡村的美丽是一种愿望,也是一种形象。那些人类在自然生态中创作出来的乡居村舍,有其自然的生存规律,也有其必然的传承法则。
当居住环境改善了,生活品质提高了,那有别于城市的,属于乡村特色的人文环境和乡情民俗,是值得珍惜和弘扬的,也是乡村美丽传承的魂。
坐近则亲的乡情之理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是人们面对自然生态的意境之美;“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是民俗生态中的人文之美。
中国传统的乡村之美除了原生态的秀丽之美外,更多的还有乡情的纯朴之美,比如“坐近则亲”的乡情之理,常言道:远亲不如近邻。空闲时间走家串户话家常,一家有难大家帮。村民们常以相同的审美情趣,共同的价值追求聚集在一起,形成坚不可摧的联盟壁垒。“坐近则亲”是乡村的传统,“邻里和睦”也是乡村的传统。大家有着不成文的共识,那就是生活在同样一片土地上,喝着相同的水,骨子里就有着相同的血脉,有着共同的爱。正因为如此,彼此之间坦诚、宽容、友爱,即使偶尔会有摩擦,只要一走出乡村,立刻所有的矛盾就会冰释,相互作为依靠。
传统的乡村以爱为脉,亲人般的爱就是乡村最美的“传统”。爱成就了乡村之美,成了同乡人共同的挂念,留住这一“传统”,乡村之美更有温度,更有内涵。
当乡村旅游为村民带来可喜的收入之后,利益的驱使往往冲淡了乡情的浓度,市场竞争使邻里之间多了些计较,如何维护“传统”,保持美的“温度”,是今天评选出的“最美乡村”,应该体现的乡情之礼。
宗族孝悌的家承之道
孟子说:“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由家庭而家族,集合为宗族,组成社会。这种家国同构的宗法制度是形成中国传统文化重伦理道德,倡孝亲敬长的根本原因。“百善孝为先”在中国传统的道德观念中,孝是为人第一德,是诸种道德的基础。因此孝道是家庭和睦的基础。
中国传统人伦关系用忠、孝、悌、忍、善‘五伦’为准则,孟子认为:君臣之间有礼义之道,故应忠;父子之间有尊卑之序,故应孝,兄弟手足之间乃骨肉至亲,故应悌;夫妻之间挚爱而又内外有别,故应忍;朋友之间有诚信之德,故应善;这是处理人与人之间伦理关系的道理和行为准则。
随着社会的变化和生活结构的改变,也在影响着传统的人伦道德观念。儿女有的学成就业,有的进城打工,留在村里的大多是老人,还有老人为儿女看管的孩子。“从家庭美德建设和个人修养上看,现代中国社会正面临着家庭失和、老人失养和个人道德失落的危机。”(陈功《社会变革中的养老和孝观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最美乡村”应该体现出家庭和睦,敬老爱幼,这既是每个家庭的起码原则,也是村委会、村干部维护的职责。
村落宅居的堪舆之势
“千尺为势,百尺为形”(郭璞《葬经》)“远为势、近为形”,形势是环境之形象、尺度及其宏观特征为根本的观点。传统宅居环境按与自然、建筑环境的关系而言,大致可分为市居、郊居、村居、山居四种。明代·文震亨《长物志》曰:“居山水者为上,村居次之,郊居又次之。”推而言之,未言市居,当是最次了。这一评价反映了传统宅居环境以与自然亲和为上的价值观。
随着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推进,很多资源匮乏、交通不便的偏远村落被整建制搬迁,新建的村庄,生活设施齐全,建筑设计新颖,但由于土地规划的限制,村庄缺少了错落感;而传统村庄的改造更需要对原有建筑风格的维护。这就需要对村庄的传统文化符号的留存和审美的认知。
中国自陶渊明归隐田园起,村野的田园风光逐渐成了士人推崇的又一居住佳境。村居远离鳞次栉比的城市房舍,摆脱红尘俗世的纠缠,向往美好的心理,使理想化的“世外桃源”成了村居环境的代名词,村居之美对安定丰足通达而言,澹泊自然、淳朴恬淡的环境使人的身心、精神在自然中净化、升华。
对于乡村之美来说,只有体现出了乡民们共同的愿望与价值追求,才能更好地展示出特有的乡村之美以及乡民的自信之美。美好的乡村传统是乡村发展之魂,有了此魂才能更好地留住乡愁,留住乡民们的脚与心。留住好的“传统”也是一种美;留住了好的“传统”,乡村就有了美的内涵,也就自然会变得更美。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