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块土地的立体增值经
时间: 来源:美好生活-中国农村网 作者: 字号:【

  “2013.11-2016.11”,这三年,中国进入了新的“改革时间”。“如果把全面深化改革比作建造大厦的话,这三年是夯基垒台、选材备料、立柱架梁的三年,今年力争把主体框架搭建起来。”习近平总书记的话自信有力。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持续推进,农村经济社会深刻变革,农村改革涉及的利益关系更加复杂、目标更加多元、影响因素更加多样、任务也更加艰巨。目前,北京市村级集体经济产权制度改革已经基本完成,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正在全面展开,农业调转节深入推进,近两年全市征地农转非积存指标大幅消减。这些改革,为率先实现城乡发展一体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基础。

  怀柔区

  盘活“闲置”财富

  让“乡愁”鼓足农民的钱袋子

  2014年7月,怀柔区在渤海镇田仙峪村开展了盘活农村闲置房屋发展乡村休闲养老社区试点工作。同年8月,在宝山镇江村启动了“清境·山里中国”乡村酒店建设工作。通过两种不同形式发展农村集体经济,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按照闲置农宅所有权、使用权、经营权“三权分离”的原则,采取“农户+合作社+企业”的经营模式,逐步建立“农民所有、合作社使用、企业经营、政府监督指导”四位一体的运行机制。

  首先,村集体牵头成立全市首家农宅合作社——北京田仙峪休闲养老农宅专业合作社,将农民的闲置房屋有组织地进行流转,与社会资本展开合作,并对农民进行管理,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其次区、镇乡通过招商引资,采取“筑巢引凤”,吸引有规模、有实力的国奥集团投资建设,把规划设计、施工建设、市场运营全部交由企业来市场化运作,培育健康休闲养老产业,确保可持续发展。再次,国奥集团与合作社共同成立了北京国奥颐悦田仙峪养老投资有限公司,负责房屋改造和运营,健全完善配套设施和服务体系,建立客户准入和退出机制。

  目前,为了更好对接市场,国奥集团已与首旅集团达成合作,国奥集团负责对房屋进行改造,首旅集团负责对社区进行推广和运营。最后,政府加强部门间协调沟通,集成目前各项扶持政策,在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配套等方面予以支持。加强与市、区各部门之间的协调沟通,简化行政审批手续。在不出台新的扶持政策、不投入大量财政建设资金的基础上,通过集成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农民住宅抗震节能保温工程、农村煤改电等现有政策资源,对乡村环境进行了整体提升。

  “清境·山里中国”乡村酒店建设工作采取了另一种形式,在宝山镇江村完成山区搬迁后,集约出部分农宅归集体所有。村集体与北京天河峪旅游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开展合作,将农宅租赁给企业进行集中打造和经营。

  通过闲置农宅的改造,促进了农民增收,村集体经济不断发展壮大。田仙峪乡村休闲养老社区一期和二期建设共流转村内闲置农宅44处,租金收入2300万元;流转村委会办公楼建设综合服务中心,租金收入155万元;一期安置本村劳动力就业19人,人均月工资2500元;村集体每年获得10%的分红,用于对社员和全村农民二次分红。宝山镇“清境·山里中国”乡村酒店19处院落年租金16万元,每5年以20%比例递增;村集体每年获得5%的分红;目前安置本地村民就业11人,人均月工资3000元。

  逐步实现农民、村集体、企业互惠共赢。通过集体统一组织、农民自愿参与、企业经营培育产业、政府监督指导这种方式,除闲置房主获得租金和分红外,当地农民种植的蔬菜、板栗等农产品由社区就地购买使用或代为销售,进一步增加了收入。村集体盘活了集体闲置资产,推动了土地流转,村容村貌得到明显改观。企业购买本地农产品,保证了食物绿色健康,还打造出“国奥乡居”、“山里中国”等农村休闲品牌,初步实现了农民、村集体、企业多赢的局面。

  海淀区

  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

  促进集体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海淀区辖7个镇(办事处)、84个行政村,以及玉渊潭、太平庄等撤制单位。全区有600多家集体经济实体,已建设了东升科技园、玉泉慧谷、“一镇一园”等集体产业园区,实现了集体经济快速发展。“十二五”时期,农村集体“总资产”和“净资产”双双实现翻番,分别达到1177亿元和465亿元,均超过全市总量五分之一。

  海淀区已基本完成集体经济产权制度改革,按照社区股份合作制模式,建立股份经济合作社,其中19个股份经济合作社已经实现持续按股分红,近五年累计按股分红18.6亿元。

  镇级改革中主要总结出了三种模式。

  原玉渊潭乡、四季青镇模式。改革中坚持“乡镇一级所有”体制,全乡镇集体资产统一核算,直接量化到个人,只改建一个乡镇级的股份经济合作社,不设分社。

  东升镇、海淀镇模式。主要以各村为改革单位,将村级的经济合作分社分别改建为股份经济合作社,并设置集体股和社员个人股,集体股由镇级的经济合作总社持有。总社不再开展具体经营业务,负责处理历史遗留问题。

  温泉镇模式。以各村为改革单位,改建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并设置集体股和社员个人股,集体股由村股份经济合作社自身持有;在此基础上,将镇级集体经济组织改建为镇股份经济联合社,各村股份经济合作社是团体股东,不设个人股。

  关于村级改革,基本上都是按照退偿老股金、清产核资、成员身份界定、量化资产份额、份额流转、份额入股、召开股东代表大会、登记股份经济合作社的相关规定,有序开展。在各个重要环节,区里都出台了指导文件加以规范。目前,各股份经济合作社运行良好,全区最早于2007年完成改革的东升镇清河、太平庄等单位,已成功进行两次换届。

  统筹指导,坚持“股份合作制改造”单一模式和“封闭性”原则。在改革模式上,海淀区始终坚持统筹指导,就是在经济合作社基础上改建股份经济合作社,而且严格执行“封闭性”原则,只量化存量资产、不与土地承包挂钩、不设置个人现金股、不改建为有限公司。无论是资产处置、份额流转,还是股权管理,都限定在集体经济组织内部的成员之间进行。

  因地制宜,在操作层面允许存在差异、解决个性问题,做到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海淀区农村集体经济体制特殊,情况复杂。南部实行“乡镇一级所有”体制的玉渊潭、四季青镇、海淀镇、东升镇,集体经济发达、资产量较大,集体经济组织都已发展成为规模较大的企业集团,城市化过程较长,人员类别复杂。因此,在遵循全区基本政策和统一指导的前提下,允许各改革单位结合实际情况制定细化方案。

  大胆创新,充分考虑发展实际和群众诉求,努力维护改革秩序和社会稳定。成功完成玉渊潭“撤乡”背景下的乡级整体改革。探索了“份额流转”、“忆评”等做法,妥善处置资产。根据北部地区实际,明确将土地确权以后的征地农转非人员界定为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给予政策性随转人员等特殊群体适当的经济补偿,完善成员界定办法,平衡利益关系。在股份经济合作社内部治理机制方面,努力向公司制靠拢,建立了股东代表大会、董事会、监事会“三会”制度。

  顺义区

  积极深化“调转节”

  着力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顺义区确定了“2018年完成示范区建设,年用水量从1.7亿方下降到1.15亿方”的总体目标。结合节水示范区创建工作,确定了“调粮、稳菜、增林、精畜”的农业结构调整思路,计划到2018年,全区建设高效节水农业35.7万亩,其中:粮田从18.6万亩减少到15.7万亩,蔬菜稳定在10万亩,果树从7.5万亩增加到10万亩。压缩低效养殖业发展空间,削减养殖规模,生猪出栏从95万头减少到65万头,肉禽出栏从1020万只减少到800万只。

  建设节水示范基地。重点抓好粮田、蔬菜、果品、花卉、畜禽、水产等10个不同类型的节水示范基地建设。同时,强化取用水管理,努力实现农业机井智能水表安装、农业机井取水许可证核发、农村生活用水计量收费3个“全覆盖”,预计年底前可建成5个示范基地。农业用新水调减到1.37亿方,较2013年下降28.6%。

  优化调整产业结构。“两田”面积将稳定在25.7万亩左右,小麦等高耗水农作物和畜禽出栏不断调减,与“十二五”初期比较,高耗水农作物播种面积调减到约8万亩,调减比例达到60%以上,调整出的土地基本用于平原造林和种植玉米;畜牧产业有序调减,生猪出栏调减20%以上,肉禽出栏调减30%以上。加快推进现有农产品加工业向精深加工转型,目前已拥有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25家,农产品加工企业年销售收入突破200亿元,占全市比重约30%,拥有市级以上知名品牌、商标38件。大力支持龙头企业建设外埠产业基地,已建设外埠产业基地25个,经营面积4万余亩,其中河北地区14个,经营面积3万余亩。

  改善资源要素使用。近年来,全区农产品质量抽检合格率稳定在99%以上,目前正在积极创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区县”。从明年开始,顺义区将每年安排1600万元以上的专项资金,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力争到2020年,化肥、化学农药使用量实现零增长,利用率提高到40%以上。畜禽养殖禁养区划定工作扎实推进,抓紧完成禁养区清退任务。严格落实秸秆禁烧责任,在北务、李遂两镇试点实施菜田废弃物回收循环利用项目,明年开始将在全区全面推广。发展适度规模经营,今年实施适度规模经营试点项目4个、产业融合试点项目5个。积极探索农业“互联网+”模式,安排农业物联网项目3个、智慧乡村项目19个。

  提升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水平。顺义区国家级和市级星级园区达到27家,成功创建一批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中国最美休闲乡村、北京市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镇、北京市一村一品示范村和特色产业村,成功举办了多项大型休闲农业活动。自2009年起,鲜花港每年举办春秋两季花展,成功打造了休闲农业和会展农业品牌。五彩浅山建设卓有成效,“浅山百草园”等休闲养生旅游项目,进一步拓展了农业多重功能,提供了更加丰富、多元的农业产品,助农增收效果初步显现。

  汪洋副总理在今年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会上也明确指出:“农村改革是关系农民切身利益的调整,要多站在农民立场、角度来看利害、想问题,农民欢迎不欢迎、满意不满意是衡量农村政策好不好的基本标志。” 当前,北京同全国一样,正处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农村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全市还有230多万农民,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依然明显,基本公共服务尚不均衡,二元结构仍然存在。要解决这些问题,建设高标准小康社会,根本上要靠深化农村改革。

责任编辑:高晓川
    
中国农村杂志社| 关于本网| 版权声明| 期刊订阅| 免责条款| 广告招商| 联系我们|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 新闻热线:010-68251888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电话:1232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邮箱:crnewsnet@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睿思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铸京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