唤醒沉睡的山乡
时间: 来源:美好生活-中国农村网 作者: 字号:【

  门窗紧闭,锁住一处院落;房墙倾倒,不见炊烟和人。如今行走乡间,这种情景不时映入眼帘。随着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城镇,乡村老宅荒废问题渐渐凸显,如何将这些闲置农宅唤醒,改变农村面貌,促进农村产业发展,北京郊区的乡村改造带给我们一些思考。

  门头沟区雁翅镇西部深山区,有一个小小的村落黄土贵。由于地理位置相对偏僻、村落规模较小,黄土贵村一直是“藏在深山无人识”。村子地处群山环绕的一个小平原,深藏无限的自然风光、淳朴的传统民风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即使在北京市重度雾霾的天气,到达黄土贵村,也是另一片天地,阳光透亮,空气清新,宁静安详。

  虽然生态环境优越,但毕竟地处偏远,一条蜿蜒的盘山路,是小村和外界连接的唯一通道,由于交通不便,孩子上学、年轻人上班都不方便,村里人都陆陆续续往外搬,目前常住人口只有30人左右,并且大部分是上了年纪的老人。村民外迁,留下了一处处空置的老宅院。

  2015年,就在黄土贵村因为人口大量流失,面临凋敝危机时,北京京西信成生态旅游投资开发有限公司找上了门。管理团队接手后,对院落进行了改造装修。在不破坏村子本身格局的前提下,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保留了老房子的外观不变,对室内设施进行装修改造。村民原先的老宅从院外看,几乎没变。但院子里头糅合了中西设计,融入了古朴与现代理念,创建了古朴而不失现代化的混搭风,真是别有洞天。目前已改造完成的10个院子总共能提供60间房,每套院子租金是一天1200元至1500元。由于设施完善、品质高端,老宅改造的酒店大受欢迎,出现了排队预订的火爆场面。

  几年前,因为穷山恶水,黄土贵村民纷纷背井离乡,外出讨生活;而今,这里却成了城里人眼中的“世外桃源”。

  推开古香古色的院门,走进其中的1号院,青石板小路蜿蜒在翠绿的草坪上,时间的印记仿佛雕刻在木门、木窗、石磨的每一道缝隙里,娓娓讲述着岁月悠长的故事。露天摆放的木桌、木椅透着山野情趣。推门进屋,触目所及都是现代家居。外貌古朴的木门、木窗内加衬了双层的塑钢玻璃门窗,地下安装了地采暖设施。摆放在角落的花束投影出美丽的光影,让老宅显得温柔许多。整个房子的采光非常好,落地窗设计让屋外景色一览无余,没有高楼大厦的遮挡,没有雾霾污染,黄土贵的蓝天白云让人不敢相信这是北京。

  这里非常适合多人出游或家人出游,每户人家可以居住一个独立的小院子,每个院落都拥有两个卧室、两个卫生间,卧室内均为1.8米的大床,卫生间24小时热水供应,和星级宾馆里的配备别无二致。住在这里,早晨,你可以等待被鸟鸣和晨光唤醒,推开房门透过围墙,便可以欣赏田园美景。夏天你可以在院子里纳凉,听山谷里的风。冬日午后,全家一起在视野开阔的院子里晒太阳。夜幕苍穹下,与家人或朋友品茗聊天,躺在炕上和孩子看星星,教他们星座的知识。这种乡野生活对久居都市的现代人来说再惬意不过了。

  村里人一开始都没有想到,没人住的老房子还能带来收入。经过村委会与开发公司协商,村民将闲置农宅流转给开发公司以后,房租每五年递增一次,每次递增10%,以租期20年计算,一个院子的房租能收到50万元。除了稳定的租金收入,村委会还协调企业拿出合适的岗位优先安排村民就业,为农民带来了土建维修、客房服务、安保巡逻等力所能及的工作。几个黄土贵土生土长的子弟,曾经在外上学和就业,现在回到父母身边,拿着和城里一样的工资,干着一份体面舒心的工作,全家生活在一起,其乐融融。

  类似黄土贵村的改造升级,在北京比较有名的还有密云区干峪沟村的“山里寒舍”、怀柔区田仙峪村的休闲养老社区、房山区黄山店村的“山水聚落”。城市的拥挤喧嚣、环境的不断恶化,让人们渴望逃离人造空间,回到丛林山谷、自然乡野,而且这种需求日益显现,因此,交通不便、偏僻原生态的乡村反而成为人们出游的热门之地。市民的这种需求催生了乡居度假旅游的开发,改造后的乡村也不辱使命地满足了小众旅游需求的多样化,帮助自身创新和优化村子产业结构的同时,为高端小众提供了更具品质的旅游生活,让我们看到本已没落的老村在新时代的涅槃重生。

  这种把一个乡村打造成一个田园度假综合体的改造模式对于农村改造工作有借鉴之处:乡村闲置农宅统一收租;进行整体改造与度假化利用;打造高品质乡村旅游度假区;塑造特色乡村度假品牌,形成品牌号召力。

  但也并不是所有的村庄都可以复制这种方式。度假乡居模式往往选择较为偏僻的村落,这种村落生态优良,环境幽静,最重要的是原生态的乡村味道浓郁,这种天然的、保存良好的乡土气息恰恰是度假乡居模式开发的重要载体。部分房屋空置也是度假乡居模式开发的重要条件。闲置的农宅减少了项目前期的工作难度,容易进行资产流转,并易于对房屋进行改造升级。因此,度假乡居模式一般选取干峪沟、黄土贵这样的“空心村”或黄山店这样新村搬迁之后的废弃旧村,既避免了闲置资源的浪费,又使得偏僻无人居住的古村落焕发出新的生机。此外,度假乡居模式要求村落民居建筑多为传统老院落,这样能保留传统风貌,传承乡村文化,在改造设计的同时秉承回归自然、尊重山水乡情的理念。

  度假乡居模式中,农民是最直接的受益者。他们将闲置土地(宅地)、房屋等资产以租赁的形式流转,果园、农园等的经营权也可一并外包,每年收取租金。农民通过房产、土地等方式入股,成为股东,每年不仅有固定的租金,年底还能按入股多少和项目的效益获取一定的分红。乡村的开发建设还为当地农民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如客房服务、安保巡逻、卫生保洁、农场耕作、果树管护等,让他们成为挣工资的新型农民。

  度假乡居模式会同时推进乡村公共交通、供水供电、垃圾和污水处理、通信信息等体系的建设,使现代、文明的生活方式与农村田园牧歌式的传统生活方式得到有机的融合,促进乡村的可持续发展。原本失落的村庄,经过改造后生长涅槃,焕发出无限生机与活力,给了城里人一个清净的去处,也给乡里人一个留下的理由。

责任编辑:高晓川
    
中国农村杂志社| 关于本网| 版权声明| 期刊订阅| 免责条款| 广告招商| 联系我们|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 新闻热线:010-68251888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电话:1232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邮箱:crnewsnet@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睿思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铸京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