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绵绵乡土情,时时驻心处。故乡是抹不去的记忆片段,是流淌着的精神血脉,是不变的文化基因,乡愁浸透着对家乡的眷恋。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提出要走中国特色的新型城镇化道路,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京郊的村落文明,是北京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具体可感的北京味道。北京的城乡一体化建设中,要注重发掘整理历史遗存和特色文化,尽可能地保留乡村风貌和乡土味道,让人们知根寻根、自觉传承弘扬文化传统,留给子孙后代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近年来,由首都文明办牵头,联合市委农工委在京郊农村组织开展了乡情村史陈列室建设。在各区、村镇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累计投入资金2.8亿元,建成乡情村史陈列室166处,遍布京郊13个区,总面积达到了73466平方米。这些风格各异、特色鲜明的陈列室,收集展出一批反映近现代北京农村历史记忆、地域特色、民族特点的实物、文献和影像资料,对于留住乡村文化基因,延续乡村文化命脉,保护乡村文化形态,使居民精神有所寄托、心灵有所归属、乡愁有所拾忆具有重要意义。让我们通过这座桥梁,走进一步一景的乡情村史陈列室里,感受那浓浓的故乡情。
乡风文明篇——30年泛黄老账本记录时代变迁
新宝庄村,这个远郊山区不知名的小村子,连续8年被评为首都文明村。2013年,村里建起延庆第一家乡情村史陈列室,而让这个陈列室与众不同的,就是那一摞摞泛黄的老账本。
得知村里要建乡情村史陈列室,在新宝庄村当了30多年会计、时年84岁的刘桂林老人,将他1949年底至1982年村内所有的会计档案捐了出来。
会计账册、户口簿、分田账、记工账、农业税账、集体养猪登记表、交粮账⋯⋯一册册发黄的老账本记录着这个村庄和时代的变迁。
刘桂林在捐出账本时说:“只盼着让小辈儿们了解咱村的历史,看看老辈儿人过去的日子是咋过的,能够勤俭持家,珍惜今天的好日子,我这些东西就没白留!”
刘桂林如今已去世,新的会计岳俊耀接过了记账的使命,一页页数字续写着新宝庄村新的故事。
五六十年前的北京农村种什么、村民吃什么,他们有哪些生活用品、日常开支情况怎样?如今的人们恐怕大多从老一辈人的故事中才能听到。但是,这些情况在新宝庄村都用数字准确地记录在账本上。
“家里钱不够花的,就向集体借钱,每年入账时,再计算好工分,把欠款抵清。”村会计岳俊耀向笔者展示了一本1968年的账本,社员朱玉臣当年工分3543,年收入198.41元,不过扣除上年欠款,最后还欠村里154.75元。那时村里都有些什么庄稼?一份作物种植清单显示,高粱、黄豆、小豆、玉米是村里的主要作物。
这些珍贵的历史资料,弥补了新宝庄村50年的档案空缺,更是大榆树镇乃至整个延庆区目前最完整的一套村级档案资料。如今,新宝庄村正在设计乡情村史陈列室的二期工程,把前期收到的各种老物件以故事的形式分类展出,以此还原历史,留住乡村印记。
诸如新宝庄村这种以乡风文明见长的村史陈列室,在京郊还有好多好多。它们真实记录并还原着新农村的生产发展、生活改变、乡风文明、村容村貌,是推进现代乡村协调发展的内涵。从坑坑洼洼的土路到石灰铺就的水泥路,从窄小破旧的民居到错落有致的二层小楼,从足不出户到在广场舞中舞动人生⋯⋯生活方式的改变是时代的印记,但抹不掉的是乡村的格调与味道。
历史人文篇——京西第一红村唱赞歌
马栏村最早见于明代史籍,是门头沟区成村较早的军户村落。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冀热察挺进军司令部,就坐落在村里一个坐北朝南的二进四合院内。1997年,马栏村建立了“冀热察挺进军司令部旧址陈列馆”,如今,以陈列馆为基础建立的马栏村乡情村史陈列室,通过数百幅珍贵的照片、实物,展现了这个京西第一红村近百年来的变身记。
从马栏村口到乡情村史陈列室,有一条特殊的道路。路面上用碎石子拼成了一个个数字。“数字37代表的是1937年抗战全面爆发,39则代表1939年挺进军进驻马栏村。40则代表40名钢筋铁骨的马栏村战士。”村委会主任李秀民说。
李秀民说,参加过抗战的人大多已经去世,修建乡情村史陈列室就是要把抗战遗迹保护下来,让后人知道这段历史。
距离陈列室不远处,有一座戏台,马栏人称之为茶棚。曾经在这里,日本鬼子将村里手无寸铁的老人、妇女和儿童驱赶到戏台前,逼迫百姓交出抗日家属,无一人开口。
就在鬼子准备屠杀百姓时,县大队队长张崇德的父亲、63岁的张兰珠老人挺身而出,说:“我是八路军家属,放了乡亲们。”鬼子继续盘问还有谁是八路军家属,张兰珠回答不知道,被鬼子当场杀害。鬼子临走时还放火烧了60多间房子。这就是“马栏事件”。
1955年由毛主席亲笔签发的光荣纪念证,颁发到张兰珠老人后代的手中。这张证书如今已由张兰珠的后人捐赠给了乡情村史陈列室,成为那段历史的见证。
除了司令部旧址,马栏村目前还保存了挺进军司令部政治处、医院、枪械所和弹药库的遗迹。这些印记承载着马栏村人民英勇抗日不怕牺牲的爱国精神,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马栏村平均每天都要接待一两百名游客来访。
随着历史车轮前行的怀柔超梁子村、人人争唱饮水词的海淀永泰庄村、釉色天成粹千年的琉璃渠村⋯⋯老井、老照片、古民居,历史在这里留下了太多的人文气息与时代烙印,讲述着千百年来发生在这片土地上的故事,留给我们慢慢回味那些风雨斑驳中的痕迹与沧海桑田中的婆娑光影。
综合体验篇——消失的村庄记忆
坐落在昌平小汤山的洼里乡情村史陈列室,由朝阳区原洼里乡人为留住乡愁所建。洼里乡曾因广种水稻而闻名,被誉为“千亩水稻第一田”。如今,走过北京奥运村,看到的是“鸟巢”、水立方、奥林匹克公园,那里早已不见曾经的洼里乡影子。为配合奥运申办和场馆建设,有着500多年历史的洼里开始了“大迁移”。
而在距鸟巢20多公里外的昌平小汤山,随着洼里乡情村史陈列室的开馆,杨德禄他们这些老洼里乡人又聚在了一起,寻找“故乡”的记忆:房子是土坯房、墙上抹的是花秸泥、不同展厅的隔断上糊的是窗户纸,杨德禄说,“都是农村就地取材的东西,接近生活。”
走进洼里乡情村史陈列室,迎面是一幅巨大的洼里行政区版图雕塑壁画。洼里乡情村史陈列室有12个展厅,近千个老物件和1000多幅老照片再现了洼里不同历史时期的时代风貌和洼里人的生活场景。这些老物件都来自当年乡亲的捐赠。
洼里乡情村史陈列室开馆后,很快让散落四方的老洼里人聚了起来。时不时地,就有一些老洼里人“组团”来到这里,或重温乡情,或在此组织一些活动。张文礼过去在洼里乡舞狮子,是乡会上表演的好手,现在他收徒弟也都要来这里办仪式。
他们上一次在这里的大范围聚会是在2014年的秋天。于文龙描述当时的场景:“来了1000多洼里人,一见面就互相拥抱,我一到门口眼泪就掉下来了。到了门前先照张快相,当是‘村民证’,外面架起了大舞台,有花会演出,有舞狮子的,有讲故事的,中午吃的大食堂,贴饼子、菜团子、熬的粥。那叫一个热闹。”
整个乡情村史陈列室的投资几乎都来自杨德禄,拿着当年的拆迁补偿款,他前后投入300余万元。但他觉得值得,“当时要是不建,过几年就更建不起来了,慢慢地一些老人都走了。”
如今在这里,已留下了老洼里人的根。
老乡聚会、农耕体验、触摸过去、探索明天,像洼里这样着重综合体验的村史陈列室在京郊也有很多,它们不仅仅是一种静态的观摩,更多的是一种感同身受的参与和体会,在互动中,在润物无声中,集中展示了村庄历史、民风民俗、传统文化,让人印象更加鲜明与深刻。
特色产业篇——小手艺编织出美好生活
草编桌凳、藤编提篮、蒲苇团扇、席织挂图⋯⋯一个个做工精巧的草编工艺品、实用的藤编生活用品,这些不是摆在市区手工艺品商店的小商品,而是密云区石城镇石塘路村乡情村史陈列室的精美展品。石塘路村,密云区一个古老的村庄。“白河入口石塘城,上流源自古开平。”从明代诗人唐顺之的《夜上石塘岭关》中,我们仿佛感受到了石塘路曾经的烽火硝烟。
走入石塘路村乡情村史陈列室,首先看到的是一座“北京最美的乡村”奖杯,越过奖杯,映入眼帘的是一面巨大的石塘路地形图,其中包括一幅民国时期的石塘路城基图,上面清晰地写着当时石塘路城所辖的二十六处村庄,不难想象当年石塘路村的繁荣。
陈列室的一侧墙面则设计成山型青瓦墙头,下方垒起了一个小型景观池,前方摆放一套极具禅意的藤编桌凳,方寸之间营造出一种传统、祥和的气氛。藤、草编工艺是石塘路村的支柱产业之一,它们用无声而又美妙的语言向我们讲述着石塘路村经济发展的进程,生动地展示了石塘路人的聪明才智与巧手兰心,同时也为这里的乡情村史陈列室增添了趣味,注入了活力。
2002年5月,石塘路村成立了北京市第一家民俗旅游行业协会。2005年12月,成立了民俗旅游合作社;深度开发手工草编、木画等旅游工艺产品,挖掘民俗旅游文化内涵,推进旅游休闲产业发展;投资80万元,对钟鼓楼进行修复,吸引更多游客参观;投资200万元,建设生态观光采摘园和6座蔬菜大棚,促进了生态产业化发展。生态民俗旅游业的迅速发展,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新亮点。
小村亦载千秋史,藏在深山人未识。相比于历史发展中相对后起的城市文化,以石塘路村为代表的村庄作为区域历史发展的印记,更能体现人类的初始特征,更接近于整个人类文化的本原,具有不可忽视的文化意义。它表现出的是一种淳朴自然的生活方式,一种留存在手艺中的对生活的感悟。这是一种古老与现代的交融,在乡情村史陈列室中,我们更是深深地体会到这一点。
曹氏风筝放飞梦想的李家坟村、一盆豆腐香百年的柳沟村、陶艺产业助推发展的盆窑村⋯⋯农耕时代的文明显然沉淀出了一张张特色的乡村名品,它成为新时代乡村发展的基石,更是村民回首往昔的独家记忆。
从2013年开始,首都文明办与市委农工委联合在京郊农村组织开展了乡情村史陈列室建设,为京郊农村留下历史、留下文化、留下浓浓乡韵的同时,它们也成为京郊旅游中的一抹亮点。文以载道,成风化人。乡情村史陈列室的建设,也为农村文化小康注入了一股活力。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