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精工细作 让时间静静地流淌
时间: 来源:中国农村网 作者:解雯 字号:【

生活在这个时代的中国人有一个共性特征,那就是害怕慢,更害怕比别人慢。于是乎,“快”,成为普遍的行为宗旨,多快好省、时间就是金钱,这样的语句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曾是很多人的座右铭。但这种快并不单单意味着高效率,同时也意味着一种急功近利的心理,一种被驱赶的惯性,哪怕这种“快”换来的是低品质的生活、廉价的商品、浮躁的人心。不过,这种状况正在悄悄地发生改变⋯⋯

为“中国制造”补上一堂必修课

2005年,美国路易斯安那州一个报道经济新闻的记者萨拉·邦乔尼做了一个试验,目的是想了解经济全球化对普通美国人的影响,她决定在一年的时间里,抵制所有“中国制造”(made in China)的产品。后来,她将这一年的经历及其思考记录在《没有“中国制造”的一年》(A Year Without "Made in China")这本书中。在经历了无数麻烦和花了许多“冤枉钱”后,她说:“在结束了一年没有中国产品的日子后,在未来的10年中我都可能没有勇气再尝试这种没有‘中国制造’的日子。”

由此可见,“中国制造”在经济全球化中不可或缺,其“价格低廉,品种繁多”的形象深入人心。在美国记者做实验10年后的今天,中国制造依然兴隆,但中国人自己好像对“外国制造”更感兴趣。据日本观光厅公布的数据显示,过去一年,中国游客在日本消费总金额为14174亿日元,即822亿人民币。世界各地区游客在日本消费的总金额前五名中,中国大陆游客消费总额比后四位的总额还多1518亿日元(88亿人民币)。中国人在日本更是留下了“爆买”的名声。

难道是我们的国人崇洋媚外吗?恐怕没有这么简单。我们先来看看那些海外采购的货品清单:纸尿裤、保温杯、指甲钳、剃须刀、不锈钢的厨房刀具,电动牙刷、钢笔⋯⋯这些东西应该是以小商品之国著称的“Made in China”的拿手产品,怎么到头来还要到国外买买买?唯一可以解释的原因就是——性价比。今天的国人消费习惯已经慢慢地发生变化,人们宁愿多花点钱买品质更高的商品,也不愿意花小钱用次品了。与有着“匠人”文化传统的日本、德国等国家相比,工匠精神的匮乏与廉价低质的刻板印象,令中国制造业正在不断丧失本国的消费群体。

从价廉到廉价,何止相差千里。今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提到,“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工匠精神”一词首次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出现,让人眼前一亮。

《论语·学而》中有“《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宋代理学家朱熹集注:“言治骨角者,既切之而复磋之;治玉石者,既琢之而复磨之;治之已精,而益求其精也。”此时重提“工匠精神”及时为中国制造补上一节重要的必修课,中国制造的品质要像加工骨器,切了还要磋;就像加工玉器,琢了还得磨。正所谓精益求精。

“手熟尔”是一种境界

说起工匠,人们脑海里也许会出现这么一个形象,昏黄的灯光下,一张堆满各种工具的台面,桌前坐着一位佝偻着身子的老人,他的眼睛也许不太好,所以要贴着手做工,手掌布满老茧,手指爬满裂纹⋯⋯从古至今,工匠从来都不是一个被社会瞩目的群体,但却是公认的不能靠运气吃饭的行当,干这一行,要练就一双巧夺天工的手,要有一颗七巧玲珑的心,还必须耐得住寂寞,熬得过时间,经得起毁誉。

很多人认为工匠是低端、机械重复的体力劳动者,其实早在西周时期,当时的木工、金工、陶工等工匠师傅都具有一定的机械学、力学、几何学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技巧。《周礼·考工记》载:国有六职,百工居一焉⋯⋯知者创物,巧者述之守之,世谓之工。百工之事,皆圣人之作也。《考工记》对这些百工技师的技术、贡献评价很高。

庄子曾经给我们讲过一个皇帝和厨子的故事。厨师给梁惠王宰牛。他的手所接触的地方,肩膀所依靠的地方,脚所踩的地方,膝盖所顶的地方,哗哗作响,进刀时豁豁地,没有不和音律的。梁惠王问:“你解牛的技术怎么竟会高超到这种程度啊?”厨师回答说,他凭精神和牛的接触,而不用眼睛去看,依照牛体本来的构建。用很薄的刀刃插入有空隙的骨节。十九年了,他的刀刃还像刚从磨刀石上磨出来的一样锋利。厨师还说,每当碰到筋骨交错很难下刀的地方,他就小心翼翼地提高注意力,视力集中到一点,动作缓慢下来,动起刀来非常轻,“霍啦”一声,牛的骨和肉一下子就拆解开了。

没错,这个故事就是“庖丁解牛”。也许有人会说了,这个庖丁与欧阳修的“卖油翁”一样,“无他,但手熟尔”。但要知道,能达到“手熟尔”的境界,需要的是大量时间和精力的积淀。究竟有多少人愿意为了做到极致的“手熟尔”而付出努力?与追求极致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很多国人的行为处事标准,那就是——差不多。“差不多”也许是中国人口里出现频率最高的词汇。胡适先生曾这样评价,从处事不认真到处世不认真,许许多多的人就在“差不多”的圈套里度过一生。说到底,在“能做到”和“愿意做到”二者之间,工匠精神塑造的是后者。

那些优秀的工匠不仅技术造诣深厚,还更接近于企业家,他着眼于整个行业,以坚定、踏实的工匠精神追求在此间的一席之地。最能体现工匠精神的鲁班、黄道婆、李冰、戴逵等都是我国古代优秀工匠的代表。这些人不但孜孜不倦地追求精湛的技艺,更有着“兴利除害”的济世情怀。无论手艺大小,都是造福万代的大业。

为浮躁社会注入一针“安定剂”

浮躁是目前中国社会的一个通病。现在的人不能等,学习要速成的,赚钱要眼前的,就连吃药也得是见效快的。而工匠精神恰恰与浮躁二字背道而驰,它好似一颗甘于寂寞的心,不为外世繁华所动,“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那些颇具工匠精神的人为浮躁的社会注入了针安定剂。

今年68岁的陈义时出生在杭集雕版世家。早在清光绪年间,陈义时的爷爷陈开良就开办了杭集镇最大规模的雕版印刷作坊,父亲陈正春接过衣钵后更是凭借精湛的刻字技艺成为远近闻名的雕版师,接刻了《四明丛书》、《扬州丛刻》、《暖红室》等古籍。1961年,年仅14岁的陈义时开始跟随父亲学艺的艰苦时光,成为寺里最小的学徒。“出版一本100页的书,用机器不到一天就能印完,但手工雕版刻印则需要一两年。”一套《里堂道听录》,陈义时花了20年的时间才完成。纵然费时、费力、费心,但在陈义时看来,雕版的精妙之所在正是口传心授的手上慢功夫中蕴藏的灵气。

其实工匠精神不仅仅蕴含在手工艺人手中,许多行业中我们都可以见到它的灵魂在闪光。去年,央视拍摄了一部题为《大国工匠》的系列专题片,记录了8个在各行各业数十年如一日地追求着职业技能的极致化的优秀工匠的故事,胡双钱就是其中的一个。

胡双钱作为一名工人身份的老师傅,是制造中国大飞机团队里不可或缺的一员。2006年,中国新一代大飞机C919立项,对胡双钱来说,这个要做百万个零件的大工程不断考验着他的技术功底。一次,生产急需一个特殊零件,从原厂调配需要几天的时间。为不耽误工期,只能用钛合金毛坯临时在现场加工,这个任务交给了胡双钱:“这个零件是精锻锻出来的,成本相当高,一个要100多万。零件上有36个孔,大小不一样,孔的精度要求是0.24毫米。”

0.24毫米,相当于人头发丝的直径,这个本来要靠数控车床来完成的零部件,在当时就只能依靠胡双钱的一双手,和一台传统的铣钻床。仅用了一个多小时,36个孔悉数打造完毕,一次性通过检验,也再一次证明胡双钱当之无愧的大国工匠身份。

除了为大飞机制造零件的胡双钱,还有为火箭焊“心脏”——发动机喷管焊接30多年的高凤林,青岛四方机车高级技师宁允展、中国宣纸股份有限公司高级技师周东红、港珠澳大桥钳工管延安等人,他们都是拥有顶尖技术的一线技术工人,但却无一例外都拥有别人难以替代的技术水准。这些人身上所具有的工匠精神正是我们提升中国制造的关键所在。正如我们的百年老店同仁堂所倡导的“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

打造安心农业之所

“人生总有起落,精神终可传承”,这句广告语让“褚橙”打动了很多人。曾经的“烟王”褚时健,74岁开始潜心种橙,八年后种出了享誉全国的“褚橙”。人逢七十古来稀,本该在颐养天年的年纪,褚时健选择用心地做一个农人。

在他的果园里,有上百个果农在忙碌。为了保证褚橙的质量,他给每棵树都定了标准,产量上他定个数,说收多少果子就收多少,因为太多会影响果子质量,所以,多出的果子他不要。这样一来,果农一见到差点的果子就主动摘掉,从来不以次充好。老人扎根土地坚守橙园十几年,把一种普通的橙子打磨成“励志橙”,在橙子的种植、管理和病虫害防治方面成了专家,这也是他作为一个农人所具有的工匠精神的体现。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中国农业因食品安全、土壤污染和农用水污染等问题被诟病。很多种植者受利益驱动,不顾消费者健康安全、不顾土壤安全、滥施化肥,滥用农药,因而才有了震惊全国的毒豇豆、毒白菜、毒草莓、毒西瓜等事件。坊间流传着这样一个段子。说某人去一个农民朋友家做客,吃午饭时,农民朋友对他热情款待,席间这位农民朋友几次三番重复一句话让此人欲哭无泪:“这菜是自己家吃的,跟我们卖到外面的不一样。”难道消费者有三头六臂,金刚不坏之身?一味地追求卖相产量,弃他人性命于不顾,这种简单粗暴的经营理念与谋财害命相差无几。

我们都说保证食品安全要从源头抓起,原料、化肥、土地⋯⋯每一步都关乎农产品最终的品质。但这些并不是真正的源头,真正的源头在每一个种植者的心里,要想做好农业,就要先重塑匠心!农产品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加工、包装、经营销售⋯⋯任何环节都有无数可以创新和优化的可能。如今互联网的广泛应用,也打开了农民的视野和获取农技知识的渠道,各种农技问诊平台及时为农民提供技术指导。只有真正用心钻进去,拥有过硬的技术,做出有创意的产品才能形成真正的市场竞争力。就像褚时健说的,“过日子要认真,对产品要认真,对周围人也要认真。”农业中所蕴含的工匠精神,代表了敬畏土地、追求品质和钻研技术的精神。

十年磨一剑

工匠精神提出顺应了我们这个社会,这个时代的召唤。从普罗大众的层面来看,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希望能拥有高品质的生活;从国家层面上来看,中国目前进行的产业转型和供给侧改革,正是为曾经的求量不求质的发展轨道踩下了刹车。这是一个好的开始,但要发生翻天覆地地变化,恐怕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

现代教育理论里有一个一万小时定律。任何一门学科,如果积累了一万小时的学习时间,就一定能成为专家。一万小时是多久?差不多是十年,正所谓十年磨一剑,只要愿意付出时间、精力和专注力,每个人都能把自己磨成一把锋利的剑。孔子曰:“学如不及。”求知永无底止。专注于一点,踏实地做好一件物品,哪怕只是一枚螺丝钉,也要用心去琢磨。

正所谓:修合无人见,存心有天知。

责任编辑:白梦迪
    
中国农村杂志社| 关于本网| 版权声明| 期刊订阅| 免责条款| 广告招商| 联系我们|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 新闻热线:010-68251888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电话:1232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邮箱:crnewsnet@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睿思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铸京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