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味儿”体育重拾民族密码
时间: 来源:中国农村网 作者:闻声 字号:【

插鸡尾翎、赛威呼、双飞舞、采珍珠、蹴球、押加⋯⋯猜猜看,这些生活中很少听到的词儿,到底是什么意思呢?原来,这是满族人民在长期生产活动中创造出的一些趣味体育活动。

满族,源远流长,善骑射猎。远从唐代渤海古国直到清代,满族人民创造了许多古老的传统体育运动。至今,有的运动形式仍在满族集居的城乡中流传着。而地处京北怀柔区汤河川地区的喇叭沟门、长哨营和汤河口满族镇村就是如此,作为满族后裔的村民们经过挖掘整理和传承,这些“满味儿”活动开始成为全民健身新内容,更成为京城八旗子弟重拾丢失的民族密码。

祖孙三代齐上阵

端午节一大早,写有满汉双语的参赛队队旗在八旗广场上飘舞,70名身着满族服饰的裁判员各就各位,一场别开生面的满族体育运动会京北喇叭沟门满族乡如期举办。推铁环、插鸡尾翎、角球、押加、超级相扑、蹴球、新争帅旗、赛威呼、射箭等22个极具满族风情的体育运动轮番上演,并首次以比赛的形式走上竞技场,让游客大饱眼福。

这不,家住喇叭沟门满族乡四道穴村的彭光侠大姐一早就准备停当,和73岁的老父亲、13岁的女儿赶到了乡政府的八旗文化广场,摩拳擦掌准备参加首届满族体育运动会。不仅如此,参加这次满族体育运动会的还有来自长哨营等29个满族村的400余人,其中不乏来自京津冀的游客也参与其中。

彭光侠是村里选拔出来的运动员,参加蹴球比赛,女儿彭盛楠表演双飞舞,爷爷彭大风当拉拉队员,祖孙三代各有分工,一齐来凑热闹。首次代表全村参加这样的竞技,彭光侠不免有些紧张。“眼睛瞧准了,脚掌用巧了,这球就击中了,紧张个啥?我们这代人小时候都会玩这个。”站在一旁的村民笑着说。

“小孩小孩跟我玩,踢球打杆逛二闸”这是在当地流传很广的童谣,这里说的踢球是踢石球,也就是蹴球——运动员用脚掌踩住球,然后令球向前方滚动,依据所碰击本方或对方球的情况计算得分。任教于喇叭沟门满族乡中心小学的体育老师孙焕强说。

如今,汤河川辖区内的三镇乡已有400多人经过培训,掌握了蹴球、二魁摔跤等运动技巧,并喜欢上了这些独具满族特色的体育竞技活动,成为当地村民茶余饭后强身健体的新项目。

现场展演来传承

说起满族体育运动会比较特殊,全部都是满族传统的运动项目,不仅名称特殊,而且有的项目是我们平时很少见的。双飞舞跑又称“二人三足赛跑”,源于清朝八旗子弟的花样滑冰;参加“雪地走”项目的女运动员则需身着旗袍、脚穿花盆底鞋竞走,因着高底鞋走路如踏雪而行得名⋯⋯

“现在大家看到的双飞舞是由古代军事训练和在冰天雪地之中的滑雪行军演变而来的满族体育运动项目⋯⋯”随着现场解说员满汉双语的介绍,13岁的彭盛楠身着红色满族服装和她的小伙伴一起上场了。只见二人相互搭肩,外侧手臂向上举起似展翅欲飞,动作优美,不时赢得在场观众阵阵喝彩。

彭思琦从小学二年级开始接触赛威呼,现在已成高手。赛威呼比赛时每队5人,每人两手各握一根竹竿,形成旱地船形,进行比赛。最后一名是舵手,需要倒退跑,速度快者获胜。彭思琦说:“课外活动时,大家都喜欢玩,边玩边‘哟——嘿’地伴唱,特别有趣,它还让大家学会了团队合作。”

游人参与乐翻天

端午节期间,西城区张强带着全家老小到“北极乡”喇叭沟门避暑,正赶上汤河川满族体育运动会在这里举办,趣味盎然的活动令他全家既饱了眼福还过了把球瘾。

珍珠球俗称“踢核”或“采核”,这项运动由模仿采珍珠人的劳动演变而来。比赛时运动员可在“水区”内任意传、投、拍或滚动“珍珠”,力争让手持抄网、站在得分区内的本方队员采到“珍珠”。“珍珠球这项体育活动对抗性强,参加比赛的队员既要有高超的技艺,又要具备全队整体配合的战术。”张强一边喘着气,一边向周边跃跃欲试想要参与其中的游客介绍着。

喇叭沟门满族乡宣传委员武艳慧介绍,珍珠球起源于古老的采珍珠活动。史料记载,远在努尔哈赤时代,满族青年男女在欢庆丰收之际,用绣球做珍珠,由采珠人设法摆脱蛤蚌区的防守,将绣球投到伙伴手中,游戏最初在河里进行,后转移到陆上。1644年清军入关,将这项游戏带到京城,但此后突然失传,1983年重新恢复,并在汤河川地区兴起了“满城尽抛珍珠球”的热潮。

插鸡尾翎、赛威呼、采珍珠、蹴球等这些汤河川地区土生土长、生命力顽强,且独具满族特色的体育运动,是满族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满族体育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和节庆活动中大量遗存。近年来,为丰富全民健身内容,有关部门把这些瑰宝挖掘出来,推广出去,很有意义,必将成为京城百姓健身项目的“新宠”。

责任编辑:白梦迪
    
中国农村杂志社| 关于本网| 版权声明| 期刊订阅| 免责条款| 广告招商| 联系我们|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 新闻热线:010-68251888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电话:1232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邮箱:crnewsnet@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睿思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铸京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