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级绿色防控技术,筑牢“菜篮子”安全基石——北京市开展蔬菜统防统治和绿色防控融合见闻
时间: 来源:中国农村网 作者:李国庆 卢晓春 字号:【

六月的京郊,放眼尽是葱郁。走进位于昌平区阿卡农庄的温室大棚里,只见嫩绿的黄瓜挂满藤秧,青翠的番茄苗长势喜人,园区多种多样、生机勃勃的蔬菜让记者仿佛置身农业的“绿海”。而托起眼前这片“绿海”的,不仅有令人目不暇接的蔬菜绿色防控装备和技术,更有一支专业的统防统治队伍。

近年来,北京市以病虫防治专业化服务组织、蔬菜专业合作社为依托,以专业化统防统治为主要形式,以蔬菜病虫害全程绿色防控为重点内容,深入推进蔬菜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与绿色防控融合工作,有力地保障了首都市民“菜篮子”的产品质量安全。

用绿色防控技术体系保障京郊蔬菜品质

针对设施蔬菜病虫害绿色防控,北京市植保站在多年研究和应用基础上,提出了一套以天敌防控、理化诱控、生物防治、生态调控和科学用药等有机结合的“以非化学农药防治技术为核心的蔬菜病虫全程绿色防控技术体系”,覆盖蔬菜产前、产中和产后全过程。

在北京金六环农业园的育苗棚里,记者发现了它和其他园区不太一样的地方:这里的蔬菜大棚颇为讲究,整个大棚严丝合缝地罩着一个“大蚊帐”,门口是双层的帘子,下面还有个湿湿的脚垫。

市植保站高级农艺师王晓青指着“大蚊帐”告诉记者:“这是防虫网,它看似简单,但作用强大,没有它,前期的任何消毒就前功尽弃了,脚下这个消毒垫对于预防土传病害的传播也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育苗棚里,一棵棵绿油油的番茄秧苗长得茁壮。“种苗带病或带虫是蔬菜病虫发生的根源,绿色防控要求培育无病虫壮苗。”王晓青告诉记者,育苗过程包括选用耐抗病品种,还要进行育苗场地棚室和基质的消毒。“消毒环节通常使用辣根素,这辣根素就是浓缩了的绿芥末,很安全。”

而在园区的番茄种植大棚,菜农老张正在棚内一垄垄地检查授粉情况,“现在正是盛花期,往年这时都得五天打一次促进坐果的药,今年第一次用上熊蜂授粉,你看这果结得还真不少。”老张说。

王晓青告诉记者,熊蜂授粉是蔬菜产中绿色防控的一项核心技术措施,除此之外还包括含硫磺熏蒸防病、天敌防控、合理用药等20多项防控技术。

一茬番茄收获后,剩下的叶秧如何处理?王晓青指着园区一辆移动装置告诉记者:“全靠这个移动式臭氧农业垃圾处理装置,它能对拉秧蔬菜等带病虫植株残体进行就地快速无害化处理,处理后的无病虫有机废弃物就地还田利用。”

像北京金六环农业园这样的蔬菜绿控基地在京郊还有60余家,这些基地从蔬菜无病虫育苗到产前消毒预防,再到产中科学防控,最后到产后残体无害化处理,高度集成和示范了20多项优化蔬菜绿控的高效技术措施,成为全国领先的升级版绿色防控技术,也为广大市民提供了一个看得见、摸得着的绿色植保技术示范载体和窗口。

依托专业化队伍推进蔬菜病虫防治服务

“北京蔬菜病虫害统防统治的时机到来了。”面对记者,市植保站站长周春江激动地说,“目前我们有了绿控技术支撑,而绿控基地对专业化的防治服务也有需求。此外,政府在项目扶持上也有倾向性,消费者对农产品质量安全越来越重视,再加上农业主管部门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力度不断加大,倒逼更多的农业园区将采用绿控技术。”

从2015年开始,市植保部门在全市开展蔬菜病虫专业化防治服务组织建设试点示范,一年多的时间,通过采取专项和全程承包服务,服务面积近1万亩,防治成效初步显现,得到种植户和园区的认可。

家住怀柔区庙城镇孙史山村的付晓丰,家有5个大棚。如今,大棚土壤消毒的任务他不再操心,一切都交给了北京捷西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这支蔬菜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服务队。

“他们在作业前会先到我的地里取土样,检测后再配消毒剂,他们自带小型消毒机,专业化的服务让我们真是放心又省心!”对服务队丰富的土壤消毒业务经验和病虫害防治能力,付晓丰表示很满意。

截至目前,依托专业化防治公司、农药经营企业、蔬菜产销服务公司、生物防治公司和大型蔬菜专业合作社,市植保站在全市建立了7支蔬菜病虫害专业化防治服务组织。

“我们将建立健全服务组织的管理制度、作业规范、服务标准。依托项目推进政府购买病虫防治服务模式,利用专业化服务组织开展关键时期、全程承包统防统治服务。”周春江告诉记者。

以示范基地为载体、服务队为组织,北京市植保站在推进专业化统防统治和绿色防控融合的道路上,将探索形成适宜于不同地区、不同作物的有效组织形式和服务模式。

今年,市植保站将依托这7支队伍,以蔬菜作物为主,创建33个示范基地。核心示范面积4400亩,辐射推广1.4万亩以上。“我们最终的目标是全市建立30-50支服务队,每个服务队平均服务能力在1.5万亩左右,那时全市70万亩菜田将可以享受到专业的保姆式植保服务。”周春江说。

责任编辑:白梦迪
    
中国农村杂志社| 关于本网| 版权声明| 期刊订阅| 免责条款| 广告招商| 联系我们|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 新闻热线:010-68251888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电话:1232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邮箱:crnewsnet@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睿思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铸京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