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人匠心
时间: 来源:中国农村网 作者:解雯 字号:【

工匠精神是我们这个社会各行各业都需要的一种精神。在我们的农业研究领域,就有这么一群富有工匠精神的科研人员,他们默默无闻,不计得失,数十年如一日地勤奋耕耘,工作在农业生产的第一线,为企业为农民的增收致富贡献出自己最优秀的研究成果,贡献出自己的全部身心。他们是拥有匠心的农人,他们是我们这个时代农业战线上,最可爱的人。

畜牧界的“福尔摩斯”刘月焕

在很多人眼里,兽医就是拿个一尺长的粗针筒给牛马打针的工作。可在北京农林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动物疾病研究室主任刘月焕看来,兽医更像是福尔摩斯探案。动物虽然不会说话,但是它们的尸体会“说话”。通过对病死动物的尸体,进行抽丝剥茧寻找线索,找到杀死它们的真正“凶手”,为养殖企业和养殖户避免更大的损失。

“70多道实验工序,一道都不能少。最后得到这个致命病菌的病理切片。这些相当于各类动物病菌的身份信息库。”刘月焕指着实验室里保存着的近三万份病理切片对记者说。除此之外,这里还储存着一千多个大大小小的玻璃瓶,每个玻璃瓶里都装有一份动物病理组织标本。刘月焕目前主要从事动物流感和鸭出血性卵巢炎病的流行病学、病原学、致病机制、诊断试剂和疫苗的研究。这些在记者眼里毫无用处的瓶瓶罐罐,在刘月焕看来可都是宝贝:“这些标本带有病菌的表象特征,对照着它们就基本能判断出动物的病、死原因了。之前研究室搬过一次家,这些标本被不知情的搬家人员扔掉了不少呢!”刘月焕说着面露惋惜之情。

刘月焕出生于内蒙古一户农民家庭,家里一直养着牛、马、骆驼,用来搬重物,干农活,从小他就明白这些使力的牲口对农民意味着什么。也许是从小心中种下的种子发芽了,1988年报考大学时,刘月焕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内蒙古农业大学兽医专业。当时在全国各高校兽医专业里,内蒙古农业大学可以说是首屈一指。8年后的1996年,刘月焕硕士研究生毕业后,进入了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工作,这一干就是20年。

刘月焕至今还记得,当年刚开始工作时的状况:“当时由于我们小组研究的课题没有立项,得不到相应的研究经费的支持,为了继续研究,我们的出差补助都不舍得领,攒起钱来就为了买一个小小的实验仪器。”但这些事对于刘月焕来说算不得什么难题,他说只要不放弃,办法总比困难多。

从1988年开始学习兽医到今天做预防研究,将近30年间,刘月焕在畜牧兽医这条路上不仅没有丝毫地懈怠,反而是日渐精进。刚开始参加工作,他一边跟着师傅做禽流感实验项目,一边利用所有的业余时间开展新的课题研究,每天下班后工作到深夜,周末、节假日更是几乎没有休过。如今,已经主持和参加了10多个国家及省部级相关科技项目的刘月焕,不仅依然保持着当年的工作强度,在研究方面甚至更加忘我。2014年夏季的一天,顺义一家养猪场养殖的生猪发生病死情况,接到厂家打来的求助电话,第二天一大早刘月焕就赶到了那里,立即在猪舍里开始对病死猪进行病理解剖。当时正值三伏天,猪舍里又热又闷,猪的粪便加上病死猪散发出的腐臭气味令周围工作人员纷纷掩鼻远立,只有刘月焕好像浑然不觉,对着病死猪“翻翻捡捡”了整整一天。

在记者采访过程中,刘月焕的研究助手气喘吁吁地跑进他的办公室:“刘主任您赶快下楼看一下,实验测试对象发现异常。”我们立即赶到实验室。刘月焕与研究员分析了实验对象的情况,他们都显得有些兴奋。注意到记者不解的目光,刘月焕解释道,“这种异常情况我们实验五六年也难遇到一次,这对于我们研究人员来说是个好消息。这有可能意味着国际上的重大发现,或者可能填补一项国家级研究空白。不过现在说什么都为时尚早,还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才能证明我们的猜测”。

刘月焕特别重视研究创新,也总是在不断地追求创新。别人的朋友圈里都是吃喝玩乐,刘月焕的微信群里每天都是与各地研究员交流实验进展的内容。然而创新又谈何容易,每当遇到研究瓶颈,他总是提醒自己要保持一颗平常心。也正是靠着这颗不骄不躁的平常心,刘月焕领导的研究团队做出了一系列卓越的研究成果。他们首次在国内研制成功用于禽流感H5亚型HI抗体检测的血凝抑制试验抗原与阴、阳性血清 [(2009)新兽药证字30号(二类)],填补了国内空白,其质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之后又在国内外率先研制成鸭出血性卵巢炎灭活疫苗,免费提供800多万羽疫苗供北京首都农业集团所属北京金星鸭业中心、河北省白洋淀地区等养鸭场免疫使用,有效地消减了该病对首都农业集团鸭产业链条断裂的威胁,为保障北京鸭产业的健康发展和市场供应起到了关键技术支撑作用。

在刘月焕看来,作为预防兽医所有的研究工作都是围绕一个目标展开,就是研究课题要能与企业和养殖户对接,只要能降低企业与养殖户的损失,对他们有所帮助就行了,其他的不重要。

农技推广“拼命三娘”陈春秀

从事于蔬菜品种与栽培技术推广工作的陈春秀在北京郊区的菜农圈中可谓家喻户晓。而她的名气完全是靠自己33年奔波在田间地头,一步一步踏出来的。

陈春秀出生于北京通州区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读过私塾的奶奶从小就教她要与人为善,助人为乐。也许正是这样的“早教”为她日后不遗余力帮助农民发挥了关键性作用。1983年陈春秀进入北京市农林科学院从事育种研究工作。从那时起,她把自己变成了彻头彻尾的“农民”。她坚信只有实践才能出真知,不能简单地将育种与栽培割裂开,相反应该两手都要硬,不懂栽培或者不懂育种都是缺陷。所以在研究过程中,她一直在土地里摸爬滚打,锻炼自己这两方面的能力。早期育种都是在田间,田垄比较高,蹲着根本无法播种,陈春秀就趴在土地上一颗一颗地播种,一趴就是一上午。为了完成试验项目,她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是早上五点半下地,晚上天黑了才回职工宿舍,在那段日子里她只能赶上食堂的午饭,所以每天只吃一顿。长期暴晒让她身上皮肤溃烂,至今仍然对阳光过敏。

1997年,重庆市邀请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派出西瓜育种专家,希望能解决山城重庆西瓜种植困难的问题。当时陈春秀团队培育的“京欣一号”新品种西瓜获得了农业部科技进步一等奖,于是院里派出了陈春秀前往重庆考察。考虑到重庆湿度大、光照不足等气候特点,陈春秀研究了重庆市十多年的气象资料,她发现在每年5月,重庆都会迎来十多天小阳春天气,于是她们团队制定了详细的育苗栽培计划,从1998年上半年开始试种,第二年就获得了西瓜丰收。之后两年又进行了稳固性栽培实验,终于彻底解决了重庆西瓜种植的难题。在育苗过程中,为了让瓜苗获得充足的温度,陈春秀特地买了十几个电热毯给瓜苗加温。却唯独忘记给自己也买一张电热毯除湿,结果重庆三年让她患上了类风湿性关节炎。

在西瓜育种领域钻研十几年之后,陈春秀的领域又扩展到了蔬菜育种与栽培技术推广,这一“钻”又是十来年。这些年来,为了推广栽培技术,陈春秀为企业、农户、全科农技员举办培训班3000多次,现场指导蔬菜种植户和农业园区1万多次。培训和指导农民技术人员达十多万人次。在长期深入郊区工作中不断总结经验的基础上,还为设施蔬菜生产创造出许多新的种植模式。

在这些惊人的数字背后,是陈春秀“拼命三娘”式的工作作风。2015年1月,她在开车下乡时,被一辆汽车追尾,造成颈椎被撞出。尽管这样,她戴着固定脖套仍然坚持下乡指导。今年1月,她连续发烧之后查出肺炎,仍然坚持工作,直到有一次向她咨询的园区工作人员提醒她可能不是单纯感冒,她这才去医院,一检查结果是心肌炎,需要立刻入院治疗。她的工作强度究竟有多大?听说有一年,北京电视台科技之光栏目组采访陈春秀,跟拍她一天的工作,结果一天下来,编导就累的受不了了,而她却是数十年如此地忘我工作。

陈春秀常常说,我们的工作承载着农民的希望。要让农民知道我们有哪些新成果,帮农民解决问题。农民辛辛苦苦一天到晚,能让他们增收才是实实在在的事情。通州区草厂村曾经是一个远近闻名的穷村,全村年人均收入只有1600元。从2004年开始,陈春秀指导农民种菜。一家一户到田间地头指导农民种菜。村民王世勇家庭条件相当困难,两个孩子都在上学,他发愁孩子将来上大学的学费问题。陈春秀一边指导他种菜,一边鼓励他要乐观。在陈春秀的帮助下,王世勇承包了村里的8个蔬菜大棚,一年下来就赚了12万,不仅一举解决了孩子上学的问题,后来还相继买房买车,日子过得比蜜还甜呢。

如今,陈春秀所在的团队已经在北京郊区县建立了23个蔬菜新品种、新技术展示示范园区,如:通州的金福艺农,瑞正园,顺义的北务康一品,房山的泰华芦村种植业合作社,大兴的大东观光园,延庆的北菜园等。带动周边1.5万多户菜农。

陈春秀最欣赏的一句话就是:“脚踏实地,仰望星空。”每个人都要对得起自己的工作,唯有如此才不辜负自己,不辜负社会赋予我们的使命。

赵久然的玉米情结

“玉米是一种既平凡又神奇的作物。玉米是光合作用效率最高的农作物。玉米对我国粮食生产‘十连增’的贡献近60%⋯⋯”一聊起玉米,作为与玉米结缘30年的育种专家,北京农林科学院玉米中心主任赵久然便打开了话匣子。在2014-2015年度中华农业科技奖获奖名单中,赵久然及其团队名列其中。赵久然最常说的一句话是:“只有农民认可的才是好品种。”

1983年,赵久然考取了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玉米专家陈国平先生的硕士研究生,毕业后就留在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玉米栽培室继续从事玉米栽培研究工作。在当时,出国深造是很多科研人才的选择,而赵久然在工作后不久,竟然主动申请到北京远郊区延庆蹲点搞科研。在他看来,郊区虽然条件更艰难,但能获得生产实践的第一手信息。赵久然在延庆一“蹲”就是6年。在这期间,他的足迹遍布延庆所有乡镇,积累了宝贵的原始科研资料。更为重要的是,6年摸爬滚打在田间地头,使赵久然更加了解农民的需求。

当时赵久然的研究方向是玉米栽培技术。但他在实践中发现,一些玉米栽培技术需要增加较多投入和人工,推广效果并不理想。而相比之下,农民对于良种的需求却始终不变。“任何时候,农民都在主动寻找更高产、更稳定的新品种。”赵久然说。于是,在回北京农科院工作后,赵久然决定将研究方向从玉米栽培转向玉米新品种选育。“优良品种、优质种子,再加上相配套的简便易行、行之有效的栽培技术才是农民最需要的”赵久然说。

1997年,北京农林科学院根据玉米的科研和产业发展前景,决定加快玉米新品种的选育和推广,成立玉米研究中心。从事玉米育种3年的赵久然被委任为玉米中心主任,负责组建工作。如今,走进北京农林科学院玉米中心的白色实验楼,育种部、测试部、研发部⋯⋯科研人员忙碌穿梭其中,各种实验设备一应俱全。而在玉米中心创办之初,7名职工,7间临时办公室、8万元启动资金和4亩试验田便是当时玉米中心的全部家当。当时最让赵久然头疼的就是资金问题。有一年冬季,研究组在海南进行玉米南繁工作,直到春节前夕,研究人员才结束田间授粉工作。大家准备回北京过春节,但返程的机票钱成了问题。基地驻守人员在当地借到一笔钱,买了一张机票让一位年长的同事大年三十赶到了家过年。待赵久然借够钱买到机票已是正月初三。“第二天是正月初四,按照当时的规定又开始上班了。”谈起这段往事,赵久然并没有过多的感慨。

相比资金上的困难,最让赵久然着急的是育种资源的不足。玉米种质材料是育种必需的基础资源。“育种也好像采矿,找不到富矿区和原料,也就不可能出来宝石和金子。”赵久然说。玉米中心成立之初,只有区区几份玉米材料,与其他科研机构动辄上万份的材料库相比真是相形见绌。为此,他四处奔波,找兄弟单位、找相关课题组、找老师,发掘一切可能的机会,有一次他甚至从一个喂鸽子的人手里抓回来一把玉米当作种质材料。功夫不负苦心人,2000年,玉米中心选育的“京科2号”“京早13号”两个品种通过北京市审定,开始农业示范推广。

新品种选育是一个漫长、冗杂的过程。科研人员要将具有不同优点的玉米材料进行杂交,将适合生产需要的好组合鉴定出来,万里挑一选择出高产、稳定的新品种。整个过程耗时近10年。在长期的材料积累、玉米选育过程中,感觉犹如在黑暗中摸索,一个优秀新品种的成功选育很大部分要靠“碰运气和凑巧”。而审视全国上千家育种公司、科研机构内800多个玉米育种课题组,能持续培育出高产品种者寥寥无几。“一个优秀的育种专家不仅要能钻进玉米地,还要能从玉米地中跳出来。钻进玉米地是看细节,细节决定成败,跳出玉米地是看全局和方向,路线对了头才能事半功倍一步一层楼。虽然我们掌握的玉米材料还不太多,但在十多年时间里选育并审定玉米品种80多个,可以说成果丰硕。” 赵久然说。

玉米新品种的数量在迅速增加,但赵久然始终没有忘记农业研究以生产需求为导向的初衷,“只有经得起生产实践检验、农民认可的才是好品种。”在玉米中心已选育并审定的玉米品种中,目前正在生产上大面积种植推广的品种就有30多个,有5个被农业部列为主导品种。例如“京科968”高产籽粒玉米新品种,自2012年以来已经连续4年被农业部推荐为主导品种。而“京科糯2000”等系列糯玉米推广种植面积,多年来一直占据了我国糯玉米种植的半壁江山,极大地促进和改变了我国鲜食玉米产业状况。“育种是一项决定企业成败和亿万农民生计的重要工作。我们的工作不仅为了完成课题,更重要是以需求为导向,以创造价值为核心。”这就是赵久然心中的那份玉米情结。

责任编辑:白梦迪
    
中国农村杂志社| 关于本网| 版权声明| 期刊订阅| 免责条款| 广告招商| 联系我们|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 新闻热线:010-68251888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电话:1232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邮箱:crnewsnet@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睿思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铸京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