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行深处寄乡愁(下)
时间: 来源:中国农村网 作者:老切 字号:【

  “自治道愈下而国无强宗,无强宗,是以无立国,无立国,是以内溃外畔而卒至于亡。”顾炎武的《裴村记》点亮了传统村落的宗族根脉;师家大院别致的山区建筑群,成就了“天下第一村”的美名;碛口古镇,让人头枕黄河涛声入梦;西湾古村流露出点滴的温情年景,聊以安慰空旷的内心⋯⋯乡还在,愁亦愁,每一个古村都是一部史记,每一个大院都是一座丰碑,它们记载着深厚的中华文明,镌刻着一个民族的信仰和品质,也承载着岁月的沧桑。用 “致良知”和“知行合一”的祝愿,期盼古村落更美好的明天。

  有感“无裴不成唐”,探访师家大院

  昨天晚上饭店老板极力推荐,今天上午十点多从运城出发,特意驱车30公里,寻找中国宰相村——裴柏村。尽管村里已经没了什么古迹,但这个村的历史足以让人惊叹。

  顾炎武曾写《裴村记》曰:“盖近古氏族之盛,莫过于唐。而河中为唐近畿地,其地重而族厚。若解之柳、闻喜之裴,皆历任数百年,冠裳不绝。”

  这的确是一个让人感叹的家族。村中立一碑,“天下无二裴。”

  家族是社会稳定的基础。用顾炎武的观点:“自治道愈下而国无强宗,无强宗,是以无立国,无立国,是以内溃外畔,而卒至于亡。”

  顾炎武,明末清初的杰出思想家、经学家、史地学家和音韵学家。在他心中,一个氏族宗法组织就是一个农村公社,社会上的任何人都有其氏族,各氏族宗法组织之内的富者与贫者相睦相恤,本氏族内的事情,即是本氏族各成员自己的事情。人们自私其氏族土地,即可体现为氏族内成员的互相帮助,由这样的一个个农村公社构成的社会,自然是和睦而无争夺,均而无贫和财而用足的社会。

  他认为:“人聚于乡而治,聚于城而乱。聚于乡则地土辟,田野治,欲民之无恒心,不可得也;聚于城则徭役繁,狱讼多,欲民之有恒心,不可得也。”(《日知录·人聚》)

  我们今天对传统村落的关注,不应该只是关注那几栋老房子,更应该关注它的文化传承,宗族是产生村落的成因,而宗族文化才是传统村落的根脉。

  太行山区是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时期的大后方。中途路过一座新修复的城楼,据介绍曾是八路军115医院总部驻扎的马牧古镇。

  1937年11月21日八路军总部抵达洪洞县,先后在苏堡、万安镇韩家庄、高公和马牧等村驻扎3个来月,长达92天。总部在马牧村的驻地位于马牧村中(现为马二村)。第115师野战医院一所旧址距马二村八路军总部旧址不足1公里。

  1938年2月,朱德总司令和彭德怀副总司令率八路军总部从马牧村出发,向太行山推进。1939年春,第115师东进山东,秋天挺进鲁南山区建立抗日根据地,一所随部同时转移。

  中午在这个古镇中的小饭馆吃了一碗扯面。然后用了近三个小时,在太行深处的沟壑中盘旋。

  下午四点多,蓝天驱散了阴云,眼前展现出一座恢宏的清代建筑群——师家沟清代窑洞民居群。

  车刚停住,一位老大爷走上前问:“你们是北京来的,要导游吗?”显然,老人一眼看到了我们的车牌。“30块钱,我得领着你们,不然你们进不到院子里去。”看来我们必须要了。

  相传师家沟清代窑洞民居群是乾隆三十二年,师家四兄弟做官发达后回乡始建,两百多年间,历经几代精心修筑扩建,形成总面积5万多平方米的集群型、家族式的综合体,并可与名扬三晋的王家大院、乔家大院相提并论的晋商民俗建筑群。

  这个村以师和要两大姓组成,据《要氏族谱》记载:“观其村之向阳,山明水秀,景致幽雅,龙虎二脉累累相连,目观心思以为久居之地面。”

  放眼望去,整个建筑群与山势自然衔接,交融一体,层楼叠院,错落有致,鳞次栉比。气势宏伟的景观洋溢着黄土高原的阳刚之气,可以说是一部山地建筑的经典,是耕读文明的窑居典范。它所具有的独特的空间处理、地形利用、窑洞民居、建筑装饰、雕刻书法等风格正是许多晋商豪宅大院所不能比拟的。它的营建思路也值得今人借鉴,曾被国际古建筑学术界认定为:山区空间扩张利用建筑体“天下第一村”。

  师家大院最值得一提的当数建筑雕刻艺术,可以说是清代乡风民俗的集中体现。老导游也很有耐心地给我们讲:“我不讲这是谁家,他都有钱,我讲这些砖雕木雕,这是文化。”我对这老导游肃然起敬。的确,每一栋院落都凸显木雕、石雕、砖雕,分别装饰着斗拱、雀替、挂落、栋梁、照壁、柱础石、匾额、帘架、门罩,体裁多样,内容丰富。仅以“寿”字为例,变化多样的窗棂图案多达一百〇八种。

  带着好奇心,我特意请导游领我们走进一户人家,屋里暖融融的湿气立刻糊住了眼镜,擦去水雾定睛一看,原来一屋子娘子军,是母亲和三个女儿,她们对陌生人的突访很淡定,你只管拍照,她们全然并不介意。当我看到墙上挂的照片时,瞬间明白了,有和演员张国立的合影,有和导演冯小刚的合影。原来这家人和这个村一样,是见过世面的。

  老导游告诉我,这个村拍过好几部电影,冯小刚导演的《一九四二》,就是在这个村拍的。

  碛口古镇黄河梦,西湾古村梳理愁

  一早从介休出发,直奔吕梁山区,头两天有雨,在这里是漫山遍野的雪,高速公路上有些路段还没融化。

  小心翼翼地开了近四个小时。停靠在黄河岸边,面对黄河的凌汛,像天地在移动。一片片飘浮在心中的浮凌,但凡有所感悟的良知,都会为此动容。

  这几天在行程中听王阳明的“知行合一”,听多了,就觉得一切应该“致良知”。

  本次行程的最后一站,在碛口古镇,我站在黄河岸边,感受着从河水漂浮的冰凌中升腾的刺骨的寒冷,依然感动!

  而那西湾古村,好像兀自静僻的一座豪宅。这是一个单姓村,村里的几十户人家几乎都姓陈。他们的迁居始祖是西湾村的创建者陈师范。明朝末年,陈师范迁居碛口,利用碛口的商贸条件在当地作搬运工而起家,后来开店经营各种物资便发达起来。成为富商的陈师范在湫水河边紧邻碛口的地方建起了村落,以后的数代人又历经上百年的扩建,终于把西湾村建成了一个拥有几十座宅院的城堡式建筑群。

  看得出老房子经过修缮,还有曾经拍摄影视剧的景片。然而大宅院里只有老两口。大妈指着照片上的合影说:“两个儿子都结婚了,每家两个孩子,在城里住。”我想老人这样说,也是为了解脱心中的寂寞吧。

  本以为在这中华民族发源之地,能看到更多过年的民俗,可如今,即便是在那些偏远的村落中,那热热闹闹的年味也淡化了,身边不时驶过一辆辆小车,刺耳的鸣笛回响在老巷中,像是唤醒,更像是炫耀。一种在祖上留下的基业面前,不知悟的优越感。然而他们毕竟还是回来了,带来了亲情和喜悦,以及在亲戚面前要告知的成就和幸福。

  在我们返程的路上,在湫水河边,看到了唯一的一个想象中的年的氛围,是当地村委会组织向乡亲们拜年,男女老少,伴着锣鼓和尖利的唢呐声,扭起来了,是秧歌?也不像,其实是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欢快的锣鼓和激昂的节奏,让乡亲们参与和感受,那一张张笑脸和发自内心的扭动让人感到温情脉脉。

  丙申年猴年的这个春节,七天的时间,三千公里的行程,领略了百年经典,感受了太行深处的乡愁。

  乡还在,愁亦愁,那恢宏深宅大院记录了一个家族的成就,也承载着岁月的沧桑。那曾经在风雪和崎岖中牵着马帮用汗水积淀的家业,那推着装满希望的小车迈着沉重的脚步在古道上一步步夯实的家业,那期待着读书、孝道,勤劳、持俭传承的家业,如今只有凭吊和怀念了。

  每一座古村都是一部史记,每一个大院都是一座丰碑,它们记载着深厚的中华文明,嵌刻着一个民族的信仰和品质。

  可庆幸的是,这亟待拯救的曾经的辉煌,今天已经开始关注了。所以才有了指引我的《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然而,中华文明发展中最讲究规制,这不单是标准,更是规矩,如何避免“拆了旧的建新的,拆了真的建假的。”是否应该有一部“中国传统村落保护条例”,以法规的形式避免那些急功近利的强拆和欺世盗名的形象工程。

  传统村落保护是一个事关农村、农民的生存大事,也是事关中华文明传承的“政绩工程”,这需要“致良知”,而且要“知行合一”。

  下次旅行再见!

责任编辑:白梦迪
    
中国农村杂志社| 关于本网| 版权声明| 期刊订阅| 免责条款| 广告招商| 联系我们|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 新闻热线:010-68251888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电话:1232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邮箱:crnewsnet@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睿思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铸京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