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时候,乡村的音乐是由鸟声组成的,村民们总是习惯把鸟声当做春种秋收的时间表,他们在鸟声里收获着简单的快乐。蓊郁的树林,碧绿的田野,幽静的山谷,给鸟儿的生存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乡村应该是鸟的乐园。走遍乡村的每一个角落,你听到的最多的还是那些抑扬顿挫、高低起伏的鸟声。我常常在想,乡村的鸟语是有灵性的,你可以从鸟语里聆听到季节的回声。
明净的天空下,一群群自由的布谷,从村庄飞到田野,它们就像大自然的精灵,一年四季也不知道疲倦,它们在村庄里繁衍生息,把最美的歌声留在树林,留在丰收在望的田野,从来不知什么叫烦恼,村民们也早已把鸟声当做一种亲切的声音,他们在鸟声里能够读懂庄稼生根开花结果的进程。
当春风唤醒了沉睡的土地,布谷鸟在村庄里一天到晚地叫着,“咕咕——咕咕——”,声音由远及近,它在提醒村民,是播种的时候了,这时村民们就会赶着牲口,把犁铧插进冻酥的土地,把种子撒在春天的田野。随着天气逐渐变暖,各种鸟儿又从南方回到了乡村,最早是那些呢喃的小燕子,它们叫的声音非常的轻柔,它们寄居在村民的屋檐下,与村民和平相处,村民们把它看做是自己的孩子,没有人去惊扰和伤害它,因为它是益鸟,叫声也不张扬,所以比较讨村民的喜欢。春天是小燕子最集中的季节,也是村民们播种希望的季节,是小燕给村民带来了春归的讯息,村民们从地里回来,看到电线上站着的一排排小燕,就像大自然的音符,人们随时都可以听到那呢喃的燕语,看它们轻盈地从村庄飞过。接下来是各种其它鸟翩然而至,如黄鹂、云雀、白鹭、黄莺等,它们重新飞回村庄,飞到它们曾经熟悉的巢穴,在春光明媚的季节向村庄的人们展示着它们美丽的歌喉,那叫声带着久违的期盼。
夏天来临的时候,麦稍渐渐黄了,这时候,在村庄浓密的树林里,黄鹂鸟深更半夜就开始鸣叫,它们用急促的声音,一遍又一遍地催促村民快快起床,准备磨镰割麦,村民们听到黄鹂的提醒,适时收拾好农具,开始了夏忙的日子。人们是循着黄鹂的叫声。从村庄走进麦浪滚滚的田野。说来也奇怪,黄鹂在报晓的时候,乡村的公鸡却没有了声音,是黄鹂的叫声替代了公鸡的啼鸣。小时候,我在乡间就听到过这样一个故事,说的是一只黄鹂鸟站在老牛的身上,老牛用尾巴把它从身上扫了下来,这时,老牛突然拉了一摊牛粪,正好把黄鹂埋在牛粪里,一只大公鸡看到后,马上用它的两只利爪拨开牛粪,把黄鹂鸟从牛粪里救了出来。为了报答公鸡的救命之恩,黄鹂在夏天总是早早地替公鸡鸣叫,在乡村,人们都知道这个故事。黄鹂替公鸡啼鸣是有起因的,那些灵动的鸟也懂得知恩图报。
秋天来了,成熟的季节里,大地一片金黄,野外的草丛中藏满了很多的昆虫,各种鸟儿都喜欢飞到到田野,它们快活地叫着,此起彼伏的声音像田野里的大合唱,它们为大地的丰收唱着赞歌,把歌声融进村民的喜悦里,它们懂得,只有辛勤的劳动,才能创造丰硕的成果。村民们在鸟声里沉醉,他们把田野的小鸟一直都当做朋友,村民们感激那些鸟儿长年累月地为庄稼除害,鸟儿则用动听的歌声回报村民们的厚爱。
冬天是一个萧瑟的季节,有些候鸟陆陆续续地飞离了村庄,乡村的鸟渐渐少了,鸟声也没有夏天热烈,但村民们对于留在村庄的鸟一样地友好,因为村民知道那些鸟永远都是把村庄当作故乡的,它们对村庄不弃不离,把歌声留在村庄,把梦想放飞在田野,它们根植于乡村,与村民朝夕相处。
在村庄,村民们可以通过不同的鸟声来决定对它们的好恶,有些鸟儿是讨人喜欢的,比如布谷鸟、黄鹂鸟、喜鹊、燕子等,当然,还有些鸟的叫声令人讨厌,比如麻雀、乌鸦、猫头鹰等,麻雀叽叽喳喳,经常在成熟的田野里觅食,破坏庄稼生长,村民都很讨厌它,乌鸦的叫声总是与不吉利联系在一起,所以,村民们见到乌鸦就诅咒它们。而猫头鹰天天在夜里捕食田鼠,本不该让人生嫌,但是人们习惯了夜猫子进屋来者不善的说法,对猫头鹰怀有深深的敌意。人们把鸟类也分为善良和邪恶,这对鸟儿来说,多少有些不公平,但人们的习惯往往是无法改变的。
在乡村,很多鸟儿都是村民们喜爱的生灵,他们沿着鸟鸣的痕迹,聆听大自然的回声。鸽子则追寻着人的脚步,从田野飞到村庄,又从村庄飞向广袤的田野,把歌声留在乡村,与人类和谐相处,人们往往把鸽子比作和平的使者。在乡村,有时我们可以听到一只百灵鸟独自唱着婉转的歌谣,细细地发着颤音、拖长的音节在乡村里回响,那悠长的声音就像一个回味爱情的人在冬夜里细品着春茶,妙不可言。有时我们还可以听到两只黄莺交叉对唱,此起彼伏,遥相呼应,那传神的声音在村庄里久久弥散。
我认为,鸟儿是乡村的精灵,它们的鸣叫是对生命的一种真诚呼唤与应答,是一种超越时空的心灵独白,是一种源自灵魂深处的真爱与期望。如果人类都能像鸟儿一样,彼此用心灵真诚地沟通,彼此用爱心和善良化解一切矛盾,那该是一种多么美好的境界。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