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的味道
时间: 来源:中国农村网 作者: 字号:【

  文/关向东

  “有钱没钱,回家过年”。年怎么过?上世纪五十年代在我的故乡房山,进入腊月,年的气氛就渐渐浓厚起来。腊月初八俗称“腊八儿”,是过年的序曲,这天母亲要早早起来,做腊八儿粥。柴灶,铁锅,加水烧开,放入大米、小米、高粱米、花生米、绿豆、豇豆、红小豆,玉米糁儿,红枣等,熬至黏稠成熟。早晨,举家食之。腊八儿这天还要泡“腊八儿蒜”。母亲和我们孩子一起,把大蒜掰开去皮,放入罐子,加醋,放置阴凉处,春节前蒜瓣儿一个个变得翠绿,初一吃饺子的时候,用它佐食。“小孩儿,小孩儿你别忙,过了腊八儿就扫房”。过了腊八儿,母亲要把笤帚绑在竹竿上,把屋顶、墙壁的灰尘扫除干净,最后还要把屋内犄角旮旯清理整洁,目的是干干净净迎春节。

  文 关向东

  “小孩儿,小孩儿你别哭,过了腊八儿就宰猪”。养了一年的猪到这时膘肥体壮。村里有屠户为大家杀猪,收取工钱。在个宽敞的地方,屠夫们用大石块架起直径一米左右大铁锅,锅内加水,锅底加柴,点燃烧开。锅旁置一矮桌,桌下放一盆子。搭起木架,挂上吊钩。一切准备就绪。附近各家把猪捆绑后从猪圈里抬至屠场,按先后排队。屠夫把猪搭上矮桌,几人按住,屠夫用尖刀从猪的喉部刺入心脏,血顺着刀子汩汩流入盆子,猪的嚎叫声由大到小,最后停止挣扎。猪血主人取走,可做血豆腐食用。屠夫解开捆绑,在猪的一个后肢腕部用刀切个小口,用梃(一种铁棍)顺着皮下往里捅,如此向不同的方向捅遍全身,之后把梃撤出。屠夫用嘴往小口里吹气,猪的周身膨胀(就像吹气球),四肢张开,最后将小口用麻绳捆死使不泄气。屠夫把猪放入开水锅,滚动几次使全身浸遍,开始用刮子(一种卷刀)刮猪毛,依次刮遍,猪就变得光光白白的了。屠夫把猪从锅里抬出,把一个连环铁钩的一头儿刺入猪的臀部,另一头儿顺势挂在木架上的铁钩上,猪的头朝下了。屠夫用刀子从上到下沿腹部剖开,取出内脏(下水),卸下头蹄,再把猪身劈成两扇,一头猪就宰杀完毕了。一天下来可杀几十头。十几天之后家家过年用的猪肉就都准备好了。杀猪的时候,小孩儿盼的是要猪尿泡(膀胱),可以吹成气球一样,用来玩耍。有某种疾病的人则等着喝热苦胆汁,以求治病。各家把杀好的猪肉和头蹄下水弄回家,放在阴凉处储存备用。进入腊月中旬,家家开始磨黄米、麦子。母亲把黄米(黍实)用水浸泡后捞出控干,用碾子碾成面粉。黄米面可用来蒸年糕、摇元宵。把麦子用水洗净控干,用石磨磨成面粉。白面可用来蒸馒头、包饺子。腊月二十六、七,家家开始蒸馒头,蒸年糕,炸豆腐,煮肉,灌肠,泡盐豆儿(一种花椒、大料、盐水泡制的青豆、黄豆、桃杏板儿、胡萝卜丁儿),为过年准备食品。二十八、九,家家开始贴春联、年画、窗花,过节的气氛显得就很浓了。年三十是除夕,这一天很重要,要请祖宗,祭祖宗。我家的家堂(一种金字塔式的家族世系表)在我二大爷(二伯父)家,二娘会把它从柜子里取出,挂在中堂的位置,下面的条案上摆放供品,供品有米饭、饺子,酒盅、筷子,米饭上面覆盖有用胡萝卜横断切成的“制钱”,中间插上采来的柏灵(柏树枝)。天黑之前,家家要把芝麻秸撒在院子里,也许是为了起五更拜年时起到报信的作用,因为来人一踩,芝麻秸就会发出声响,等于今天的门铃。院子里要架上木柴,木柴上加上柏树枝,天黑之后点燃,孩子们夜里在燃烧的木柴前守岁。晚饭也特别的隆重,叫作年夜饭,这顿饭应该是家人的团聚饭了,因为这时不管子女在哪里工作,都已经回来了,大团圆了,因此年夜饭倾其所有,极为丰盛。

  晚饭之后, 家人开始包饺子,预备起五更时吃。五更的饺子是素馅儿的,一般是白菜馅儿,加点儿炸面丁儿、芫荽(香菜)、胡萝卜什么的。家人剁馅儿的剁馅儿,和面的和面,都准备好了大家一起包。饺子也可包出花色,有的用手弄出花边儿,有的包好之后把两端连起来弄成“酒盅”,有的捏成“小耗子”,还有的用两个面皮弄成带花边儿的“盒子”。半夜一到,鞭炮齐鸣,家家开始吃饺子,象征着新的一年开始了。“交子”、“饺子”,年年如此。“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两年”,周而复始。热腾腾的饺子,热腾腾的气氛,春节到了热闹的极致。初一是新年伊始,吃罢了五更饺子开始拜年。家家在中堂的八仙桌前放个垫子,一般是棉线口袋或麻包片,免得在上面下跪时脏了新衣服或硌疼了膝盖。拜年先从家人开始,我没见过爷爷奶奶,就先给爸爸妈妈拜。在八仙桌前的垫子上跪下,口里说“爸爸,给您拜年了”,之后磕三个头,然后起来,再跪下说“妈,给您拜年了”,之后依然是磕三个头。家里人拜完了,开始到大爷、叔叔家拜年。一般拜完之后,长辈都会给点赏赐,给几分或几毛钱,有的给几个爆竹什么的。姑娘拜不拜我不记得了。家族拜完了,再到乡亲们家里,有的只是问候一下,不一定要下跪磕头了。初五(一说十五)拜年都不算晚。十五之前要走亲戚拜年。

  “初一饺子初二面,初三烙饼摊鸡蛋”,只是一种说法,我却没什么印象。初五是要吃饺子的,叫作“破五的饺子”。为什么叫“破五”,我不大清楚,不过这天的饺子可以是荤的了,一般是猪肉馅儿,加少许白菜末,吃的时候佐以“腊八儿醋”、“腊八儿蒜”。

  正月十五吃元宵是必需的。过了年后,家里就要准备十五的元宵了。磨黄米面,糗(qiǔ)澄水(豆沙)馅儿(把红小豆煮烂,过滤出豆皮儿后,用豆包布除去水分,剩下的豆沙加红糖拌匀的过程),摇元宵等,都是母亲操持。摇元宵的过程是先把一些黄米面放在簸箕里,再把一些球状的豆沙馅儿散放在黄米面上,然后双手摇动簸箕,待豆沙馅儿均匀沾上一层黄米面后,倒在笊篱里,快速浸一下水后,再放入簸箕里摇,如此反复几次,元宵就摇好了。摇好的元宵放在锅里煮熟即可食用。

  “好过的年,歹过的春”。那个时代穷是特点,小孩子盼望过年,是为了穿上新衣服,吃上好吃的。大人们的苦楚,小孩子是难以理解的。为了过年,大人们想尽办法使年过得丰盛热闹,过了年,要忍受饥荒。现在好了,人们常说“天天过年”,我们不再发愁吃的、穿的、使的、用的,过年也就没有了小时候的感觉。人们住进了高楼,自成一统,邻居之间虽无鸡犬之声相闻,但老死不相往来已是普遍现象,缺少了亲情、乡情、友情,年也过得淡漠了。

责任编辑:王萍
    
中国农村杂志社| 关于本网| 版权声明| 期刊订阅| 免责条款| 广告招商| 联系我们|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 新闻热线:010-68251888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电话:1232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邮箱:crnewsnet@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睿思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铸京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