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泉之乡古城美
时间: 来源:中国农村网 作者: 字号:【

  

  文/世明

  曾经在温泉氤氲的古城里栖居、谋生、求学、革命、做官,或办事的人一批又一批远去,唯独积满岁月尘埃的古城在后山的脚下静静地伫立着,向来人展示其古董之美,已成了远方千万个游子侠女们怀念故土,记住乡愁的高地。随着城镇建设步伐的推进,被誉为“温泉之城”的滇西北洱源县城已逐渐发展成了两个城区了。一个是自西向东,朝国道滇藏公路延伸的宽阔马路两侧,钢混高楼林立,居住小区遍地,绿化带相杂其间,不时散发出现代化气息的新城区;另一个是沿着南北走向的青昌街或东西走向的宁洱路两旁,于不同朝代,不同时期修建的低矮古旧的土木小院,古朴恢宏的寺院庙宇,陈旧斑驳的砖木或钢混的老楼群的古城区。虽然几条河流横穿其间,但两个城区几乎不分彼此,相依相靠,犹如亲密无间的祖辈孙儿,犹如根紧连,枝相依的新老凤尾竹丛。

  绕过洱源特有的景观标志“水花树”的大型雕塑,跨过新老城区交界的悠悠滨河,就可踏进古城区了。

  刚修缮过,空气里还泛着新鲜油漆的味道,还飘着新鲜的壁字壁画墨香的古城就像一个饱经风霜而满脸皱纹的老人,穿戴着崭新的汉衣唐服,或白族的领褂马甲,在寂静的时光里享受着太阳的温暖。

  在宁洱老街上坐落着一个“四合五天井”,土石铁木综合结构,古色古香的大宅院。据说这是建造于民国时期的“张家大院”,最初的主人是在炼铁大山深处发迹后,从乔后迁入而买地兴建的。已近百年了,那些屋脊瓦檐,那些雕梁画栋,那些山墙壁画,还是完整如初,可见当年承建的那些木匠、泥工和画师的技艺之精湛!因院落设计精美坚固,布局精巧,设施隐秘,防范能力强而被用作“银行重地”。每字方约有一米,繁体行书的“中国农业银行”几个大字的痕迹还在朝街的墙面上清晰可见,下方的墙上还钉着一块原生态的小木板,上墨书:“古浪穹”。在一对精致的石狮子守卫着大门的一侧,悬挂着一块崭新的白底黑字“某某文化旅游公司”的大牌子。这在无声地向过往的行人昭示这座深宅大院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宁洱西路的尽头是洱源后山,后山的脚下便是老县委大院。踏着五彩而光滑的石阶,进入刚刚修葺一新的大院内,抬头仰望,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苏式钢混建筑模样的老县委大礼堂。沿着石阶向上爬,便是老县委办公楼、宿舍楼、篮球运动场等建筑群落。它们有的兴建于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钢混楼群,有的兴建于清末民初,甚至是更早的古色古香、土木石砖结构的三合或四合院落。它们的布局错落有致,简朴而实用,挤挤挨挨地往后山的高坡处爬。可见当年的“老革命”、“老前辈”们还在继续发扬着艰苦奋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作风,不大肆修建楼堂馆所。

  即使有必要修建也惜地如金,宁愿多爬几步去占荒山,也不随便去征用良田好地啊!眼前虽然是“台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墙壁斑驳,蛛网集结,裂纹如织,阴暗潮湿,尘埃落定,早已失去了往日的生气和光彩。但它们曾经是“老革命”、“老前辈”、父母官们前赴后继,几十年如一日,日夜操劳,月月坐镇值守的前沿阵地,是上级每一个政策和法规落脚的驿站,也是当年十二个乡镇三十多万群众和干部信仰和拥护的地方,可遗憾的是这红色的革命圣地在本世纪初的一个雨季因后山地质滑坡开裂而被迫迁移他处,现在成了古城区保护的主角之一了。

  老县委大门前南侧有一个20 世纪六七十年代兴建的前铺后院,钢混、砖石木结构的大院落。朝街东的钢混主楼有三层之高,装饰较为独特,楼体正面左右两侧浮雕着齿轮、麦穗、红旗叠加的“工农兵”彩图,体现了建造时代的特征。这黯然失色的老楼却是当年洱源城标志性建筑啊!这饱经风雨的老楼是当年国营供销合作社的门市部,经营着烟酒糖茶、衣被鞋帽、肥皂香脂、图书字画等副食、日用和商品,是紧俏而日用必需品汇集的地方,是城乡群众购物的天堂。每逢洱源大街天,售货员忙得挥汗如雨,购客挤得排成长龙。后来火红的门市部在市场经济的浪潮中被淹没,只剩下老新华书店仍然坚守着岗位惨淡地经营着,还承担着全县春秋两季的中小学教材和辅读物的发行和订销任务。这是长盛不衰的生意蛋糕,因为这是每个学子步入知识殿堂必经的阶梯。

  紧挨着老新华书店的南侧便是

  在清代“观澜书院”的基础上发展而来、依山而建的百年老校——宁湖小学的老校舍群落。它曾经是源城及周边村镇数万名子弟走向全国,走向世界的启程碑,曾经是圆人生之梦的起始站。每天晨读的琅琅书声,每节上下课急促的钟声,每堂课上抑扬顿挫的教诲声,从这里随着温泉的馨香飘向了辽阔的上空,飘向了遥远的天际,飘向了振

  兴中华的梦里。老校舍的附近也隐藏着青瓦红柱,雕梁画栋、壁画绘饰、飞檐高脊、翘角飞顶,气势宏伟的文庙、武庙、城隍庙等古寺古庙的建筑群落。这是明清时期鼓励当地“多出人才,快出人才,出好人才”的大型奖牌,也是旧时县衙府所在地的重要标志。因为那时只有本县的学子在殿试省考中获取“进士”、“举人”等功名,才有资格建造这样威震八方,瞻天万里的文武宗庙,也是本县“文献名邦”的物证和荣耀。

  在老校舍的东北侧有棵大青树掩映下的“温泉澡堂”,是洱源古城里最古老,最热闹的地下直冒的温泉眼。数百年来,古城居民和外来游客爱去泡澡洗尘,爱去游泳锻炼,爱去烫洗食物,爱去挑水拉水的老地方。

  每天栖居在古城里的人们,什么都可以离开,就是无法离开这眼散发着高温而“省系辉”(白语,省柴火之意)的老温泉水了。她就像一个充满乳汁而永远汲之不尽的硕大乳房,默默地哺育着古城里一代又一代的子民。因它不求任何回报而被老城人奉称为“母亲温泉”。

  沿着青昌古街自北向南迈进,穿过已经修复硬化,且认真地刷白,再以水墨画点缀的古街道,一座座被风雨剥蚀的钢混老高楼或已修缮的高楼,鹤立鸡群般地从古朴陈旧、瓦草萋萋、壁画连连、低矮土木结构的坡顶瓦屋群间高高地从街的两侧迎面而来,大都是清一色的前铺后院,商居兼宜的院落。随意向临街,镂刻着吉祥图案而显得古朴精致的旧木大门里张望,只见并不宽大的院里,花木扶疏,争奇斗艳,走廊或厦沿上的素心兰在翠绿的枝叶间吐出一串串雪白的花儿,犹如一群群白鹭在空中展翅翱翔。沐浴着从老屋上空射下来的阳光,拄着拐杖的一对老人伫立在欣欣向荣的花坛旁,嘴里唠叨着,手里比画着,不知是在观花赏叶,还是在谈论幸福安详的晚年?

  游着走着,不知不觉地在青昌古街上遇到了一口古井。井口井沿、井周围都用洱源特有的五彩石灰岩砌就而成,且被世世代代取水的人们和如水的时光打磨得光亮如新,走近朝井口俯视,只见井壁嵌石洇湿,井水盈盈,清澈见底,倒映着蓝天白云下的自己。不时有人提着吊桶过来取水用水。它是古城里另一只硕大而丰盈的乳房,每时每刻,它都无私地养育着身边的一切生灵。出门在外的洱源游子或侠女,不知你们的梦里是否常有这口古井靓丽的影?抑或是慕名寻访洱海之源的来客,当你见到这口布满岁月痕迹的古井,会不会也联想到你家乡的那口曾经养育你长大而四处奔走的老井呢?青昌古井的东侧,也是青昌古街尽头的十字路口,正好有一座进深宽大而数层的老木楼,虽然古旧,但主体结构,门扇窗户却完整尚好。它曾经是南来北往,东进西出的商贾老板或达官贵人下榻落脚的体面首选。它是餐饮和住宿兼营的旅馆,吃住服务为一体,热情周到,客至如归,让旅客念念不忘。门前车水马龙,旅客满屋充栋,往往一票难求是常有的事。每逢农历六月洱源火把节民族物资交流大会等节日盛会期间,则要提前预订,但它始终坚守着诚信经营、薄利多销的理念,从不任意哄抬市价。然而饭店经营的规模越来越大,食客盈桌而排队,所使用的碗碟盘盆等用具都是专订专制,并印有“青昌食堂”或“青昌旅社”等字样。这就是享誉20 世纪六七十年代,驰名县内外的“青昌国营旅社”。但一代新鲜一代蔫,长江后浪推前浪。一阵喧闹过后,一切又归于沉静。青春已逝的青昌国营旅社跟当年的国有老板和员工也一起慢慢变老了,现在它的主人不知已经换成了谁?它当年响当当的名字只能永远地记载在洱源的史册里,永远活在洱源人记忆的脑海中了。千百年来,洱源古城一路挺胸、一路高歌、一路走来,尽管道路坎坷曲折、情节跌宕起伏,而历经风雨搏击,历经匪患猖獗,历经枪林弹雨,历经是是非非,但她仍像罗坪山上的腊梅一样傲然挺立,盛开在后山脚下,宁湖之滨。像城北街的古槐树一样,沐浴着春风夏雨,在古街古巷里向来者诉说着自己古老而传奇的故事。

责任编辑:王萍
    
中国农村杂志社| 关于本网| 版权声明| 期刊订阅| 免责条款| 广告招商| 联系我们|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 新闻热线:010-68251888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电话:1232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邮箱:crnewsnet@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睿思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铸京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